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更适合朝鲜战场

林总前期护卫中央,必须有七成以上把握才能打,而且装备,人员各方面都比较好。所以显得打得比较好,比较顺。但是遇到硬茬就讨不了好,看看打四平,门牙都掉了。反观粟总长期在南方,处于被围困的境地,与中央较远,各方面较差,有五成胜算就可以一博,所以善打险仗,恶仗。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不是粟总和华野不重视战术,而是根本没有时间休整,而且地盘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虽然不断打胜仗,但是苏中七战丢了两淮,宿北莱芜丢了莱芜,孟良崮之后七月分兵,也是因为解放区日益缩小,战争破坏严重,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不是不想集中兵力,而是想把战火引开,避免解放区被完全摧毁,东野则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山东解放区的破坏程度骇人听闻,一些国军/匪军暴行罄竹难书,这都是有不同视角史料验证的。同样的还有一野,不是一野不行,而是西北养不起大兵团,彭总打仗最发愁的是粮食,直到1948年底,西北野战军也仅有6万人,有时候要依靠晋绥和吕梁的客军助战,打完仗再东渡黄河回去,为何?为了不给西北解放区造成大的压力,老百姓养不起这么多军队,军队少则避免疲惫,使用频率高则无法训练,工业基础差则打仗寒酸,敌人也差则锻炼缓慢。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林总进攻努力营造局部优势,尽量避免高风险状态,快狠准又求稳,为虑胜先虑败,风格属于现代化将领,现代的白起,以正合。粟总类似于韩信,打的都是神仙仗,高风险高回报,踩在钢丝上跳舞一直没出事,各种不可思议大胜,非常人,以奇胜。林总的风格可以做现代将领教材模版,粟总就完全没法模仿也不推荐学习。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说林不战是假说,林当时在武汉成立了自己的赴朝指挥部,但得知在东北重组13兵团(38,39,40,司指原15兵团邓华)并成立东北边防军司令是粟总时,林解散了,而粟称病北上青岛疗养,无奈图书员命彭去,彭是反对的,但是命令,无耐才去。明白吗,图书员一招边防军司令,三大司令都离开了老家,粟离苏北,东南三野地区去青岛,林回北平去苏治病。而彭离一野,兵帅分离,彭到东北根本指挥不了邓华,因彭还没有指据几十万军队的能力,所以彭把13兵团司指当志愿军司指,并且第五次战后至结束两年,都是邓华指挥的,彭在朝充分暴露了其没有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三,四,五,损失大都跟他的弱点有关,内部对他怨气大,也是他五次后回国的原因,大陆能指挥大兵团的只有林,粟,邓华,刘帅,彭总长期指挥几万人作战,都不如四野一个大纵队人多,能把30万野战军展开作战不是用红蓝铅画一下就行的。

幸亏是彭总挂帅,林总粟总等人的用兵,或许更适合朝鲜战场

四野作战时,林总最多一天给下边发39封电报,每一支部队何时出发、何时到达战场、何时参加战斗等都有详细的指示,甚至要求后到达战场的师长、军长听先到的团长、师长的指挥,都说四野的悍将多,而四野的悍将居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为什么?跟着林总打胜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一次又一次打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莱芜   战场   大兵团   边防军   野战军   朝鲜   解放区   悍将   作战   青岛   师长   将领   兵团   司令   军队   四野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