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快餐第一名!老乡鸡火遍全国

随着“全民直播风”的兴起,企业家也纷纷加入了这一群体。而在众多企业家“主播”当中,一般都是“网红”,大力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但“网黑”者却是罕见,把自家的短处给全国人民汇报。

这几天,一名企业家在网上走红,在线直播“如何打脸”。资深蓝色棉布爱好者,老乡鸡董事长束从轩,在视频中真诚地自我检讨:年初啊,我心里也定了一些小目标;说好了减肥,我胖了;说好了早睡,我忘了;说好了讲普通话,我又学废了;哎,真是在线打脸。

对于公司目标,束从轩也敢于揭短:说到打脸,现在想想,年初定的目标,确实有点草率了;不装了,我摊牌了;说2020年必将突破1000家店,却只开到了978家;还说要北上广深杭都开店,结果只在深圳开了一家店。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迫使传统企业转型,而且把一个朴实的农民“做鸡户”,逼成了“网红段子手”,从手撕员工联名停薪信,到与小岳岳“眉来眼去”,再到请全国人民免费喝一百万份鸡汤.......让老乡鸡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老字号品牌,一夜之间红遍了大江南北。

那么,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这个“农民网红家”是如何用200块的预算,打造出1亿元广告投放的效果?又是如何凭1000只鸡起家,打造出营收30亿、中式快餐第一名的亮眼品牌的?

打从创业起,束老板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老家在安徽,彼时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正盛,各家各户纷纷种粮之时,束老板就已经很有“红海意识”,他决定把粮食转化成另一种生产力,也就是走畜牧业,干起了养鸡的生意。

中式快餐第一名!老乡鸡火遍全国

1982年,束老板拿着娶媳妇的钱,买回了一千只土鸡,一头扎进了做鸡事业。

“做鸡”的人很多,但能把鸡做到极致的却很少见。束老板索性跟鸡睡在一起,睡了七年。他说,“如果把我眼睛蒙住,放在一个陌生的鸡舍,我能知道鸡的冷暖,是渴还是饿,有没有生病,特别是呼吸道的病,大致是什么病”。

凭着钻研劲儿,束老板的养鸡事业蒸蒸日上。1990年,他就已是合肥最大的养殖户了,月均产出超过60万只,每年的利润大概有300-500万元。但这时,束从轩开始思考,“总不能一辈子养鸡吧”,怎样才能进一步发挥做鸡的价值?

既然他能“养鸡”,也能让大家“吃鸡”,再加上彼时肯德基等洋快餐开始风靡全国,他便萌生了做中式快餐的想法,打造中国版的“肯德基”。

这个朴实的养鸡专业户,也许天生就有一种“营销鬼才”的基因。要开店,店名起什么好呢?

他想到了当地一句妇孺皆知的谚语:“从肥东到肥西,买个老母鸡。

于是2003年,“肥西老母鸡”首家快餐店正式开业,凭着这句谚语,不知为他省了多少广告费。束老板的生意是相当红火,随后三年趁热打铁,开出了20多家店。

但是正当束老板春风得意之时,200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禽流感,让人们谈鸡色变。尤其是束老板,“养鸡”“吃鸡”两头受创,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他,向市长汇报求助。

一见到市场,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他向市长提了一个请求,请他到肥西老母鸡店里吃鸡,号召民众们不要害怕吃鸡。

市长看束从轩实在困难,于是点头答应了。第二天,市长吃鸡的新闻就登上了媒体头版,这可是最给力的营销,束从轩的生意很快又恢复起来。当禽流感渐渐平息之后,束从轩更是风生水起,在安徽省不断开店,50家,100家。

这时,束从轩决定要进军全国时,这时他意识到,“肥西老母鸡”虽然在当地很出名,但是要走出安徽,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力排众议,将店名改成了更为大众化、更接地气的“老乡鸡”。

据说束从轩算了一笔账,要把“肥西老母鸡”推向全国,可能要花30亿的营销成本;但如果使用“老乡鸡”,可能只要10亿就行了。

更名后的老乡鸡在市场上获得天南海北、众多食客的追捧,老乡鸡从安徽向江苏、湖北、上海等地的餐饮市场不断进军。这一点反映在营收数字上则更为直观:营业额突破10亿元,老乡鸡用了12年;突破20亿元,老乡鸡用了2年;突破30亿元,老乡鸡只用了短短1年。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18年度中国快餐70强"榜单显示,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老乡鸡为快餐品牌前4强,老乡鸡在中式快餐中排名榜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肥东   肥西   红海   老乡   快餐   肯德基   店名   安徽   谚语   企业家   市长   生意   老板   目标   品牌   体育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