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柏拉图说:人类的本性将永远倾向于贪婪与自私、逃避痛苦、追求快乐而无任何理性。

《我的姐姐》开播以来,热评不断。据说,不少人把面巾纸哭成了面膜。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这个故事是有生活原型的,其中,撕裂的亲情,真实的人性,无奈的现状,催人警醒,教人反思。

1,父母高龄生二胎,需不需要听取老大的意见?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原型故事中,那对父母50多,女儿都21岁了,他们又怀上了二胎儿子。

正在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儿得知消息后,强烈反对,态度坚决,甚至明确告诉父母,胎儿和她二选一。

从法律层面来说,这对夫妻拥有合法的生育权,任何人都无权剥夺。

但是,那位姐姐表示,两人年龄差距太大,她不能接受。

这里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父母年龄原因。中国人平均年龄70多,部分省份才60多。养孩子既需要时间去陪伴,又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孩子生下来很简单,但养好则是个繁复漫长的过程。假设孩子还没成年,父母就已离世,养育他的责任交给谁?

第二,利益原因。长久以来,她是家庭惟一的未来,她享有父辈祖辈所有的爱,继承他们所有的财产。现在,突然降临了一个弟弟,这是在和她争抢利益 ,她心里极度不平衡。

再者,心理原因 ,她内心既痛苦又别扭。觉得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了儿子,有没有女儿也就无所谓了;再说,父母一大把年龄,还在生孩子,她在人前甚至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羞耻感。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自二胎开放后,有不少家庭碰上了这样的问题。

说说我两名同事的情况吧。拥有独女的他们,在孩子上高中时,又怀上了二胎。其中一个顺利生下了儿子,可以说是心满意足。但另一个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家闺女和这位姐姐一样,反应强烈,说如果再生,就死给他们看。这夫妻俩想了各种办法,费尽口舌,最后终于向女儿投降了。

养育孩子,终归是希望家庭幸福,孩子快乐。如果老大坚决反对弟弟妹妹的到来,父母还是要谨慎。一意孤行,恐怕悲剧多多。

2,高龄生子,是福还是祸?

50多岁,早过了生育的最佳年龄,又怀上了,也算是奇迹。从某种角度讲,这是命运对他们的馈赠,在“知天命”的岁数里,“一儿一女”,刚刚凑成了一个“好”字,而且香火的继承终于有望了,这样想着,的确是老天赐予的福气。

但是,普通之家,有没有那么大的财力能保证两个孩子的未来呢?有没有人力陪伴,能让孩子成长无忧呢?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如果是豪富之家,家境优渥,佣人成群,多养几个都没问题。你看,像王刚,张纪中都是老年得子,这种情况对有钱人说,太过平常。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但普通人就不一样了。没有相应的保障,孩子的未来,谁来买单?

日后,他被亲人视为累赘,成了孤儿,无人看管时;或者姐姐担起了父母未尽的职责,照顾幼弟,而误了自己的学业,工作,恋爱,婚姻,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下一代,这种不幸,不痛苦吗?

3,手足之间,仅有血缘关系,会有难以割舍的亲情吗?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故事中的这位姐姐,显然对幼弟是没有感情的,甚至,还怀有深深的敌意。

她说,弟弟是带着她的怨气来到人间的;她对弟弟没有一点感觉,有的只是深深地憎恶;她拒绝和弟弟一起拍“全家福”;甚至,她怪罪弟弟的到来,让她和父母恩断情绝,让家庭遭遇了不幸。总而言之,她对自己的痛苦是极其敏感。

她说,如果在她2岁时,有了弟弟,他们之间有足够的时间培养亲情,她一定会爱他,愿意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他。

不管这是不是她不接纳弟弟的借口,但是必须承认,仅仅有血缘关系,若没有时间的沉淀,人与人之间很难拥有难以割舍的亲情。

所以,生活中,我们会有种亲人不亲,亲不如友的感慨。

4,“长姐如母”是人性美德,还是道德绑架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变故面前,亲戚们很快替姐姐设计了自以为妥当的未来,对她进行道德绑架,说弟弟是她惟一的“血亲”,说他长大后可以帮衬她,保护她。

“血亲”固然不假,但是这么一个尚在吃奶粉的幼孩,伺候他长大,还需要多少年!即使姐姐此生不嫁人,不工作,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拿出来灌溉他的生命,长大的弟弟一定会帮衬她,保护她么?不见得吧!如今普通人立足社会本身就很艰难,房子、车子,结婚,生子,都需要父母的帮衬。许多父母将毕生的精力和全部的财富都投注到孩子的身上,在晚年时却难换回孩子几年的孝顺。由此可见,这种说法明显底气不足。

后来,姐姐将弟弟送人了,一对喜出望外的来自农村的父母。接着,亲戚纷纷指责,小舅打了她耳光,还差点拿刀子捅了她,骂她不得好死……

“长姐如母”的确是传统,更是无私的奉献。但问题是时代不同,女性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也不同。封建社会,崇尚的是“女主内”,不管嫁没嫁人,女性可以足不出户,不用去外边忙生计,有精力有时间去照顾他人。而现在则不一样,姐姐正是追梦时期,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倘若她承担起了“母亲”的职责,她的梦想可能全破灭了。再说,带着这么小的“拖油瓶”,有多少“优质男”愿意娶她呢?她为幼弟的未来买单,谁又去为她的未来买单?

姐姐去咨询了律师,得知自己没有抚养弟弟的义务,弟弟也没有赡养姐姐的义务。

可是,责任面前,他人还是喜欢指指点点,甚至进行“道德绑架”。

5,家庭出现变故时,亲戚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手画脚,自己则有理由置身事外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其实,从人性角度讲,这尚在读大学的姐姐,她没有经历结婚生子的过程。在许多倍受双亲宠溺的家庭,在父母的眼里,她还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现在,一夜之间,要她瞬间长大,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母亲”的职责,伺候幼弟吃喝,喂水喂奶粉,给他换满是屎尿的纸尿布,着实是为难了她!

这个家庭有姑妈、姨妈、舅舅,照理说,他们有丰富的育儿经验,自家孩子都已拉扯大了,有精力代养孩子。而且,他们不是说“小孩读书用不了什么钱,两套房子可以租出,用房租供养小孩”,他们为什么不顾不管呢?

真相是这些亲戚也曾有过短暂的努力,但只一个礼拜的时间,孩子从姑妈家转到大姨家,再转到舅舅家,最后又送到了姐姐处。他们说,“你这最亲近的姐姐都不管,我们更没有义务管”。

这就是生活真相!在变故面前,我们的亲戚自己也知道付出不容易,奉献很艰辛,自己可以以种种理由置身事外,但又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发号施令,甚至咄咄逼人。

脆弱的亲情,经不起考验,更经不起撕扯。

6,父母的相处方式及亲子关系,影响着孩子的品行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相亲相爱,家庭和谐幸福;父母离心离德,家庭阴冷分裂。

这个家庭中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感情泛滥。其母担心两人离婚时男人分割到了财产,从而便宜了第三者,于是将房子暂时赠予到了女儿名下的。后来,两人又和好了 ,且生了儿子,于是又与女儿展开了财产争夺拉锯战。

培根说: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爱当家,孩子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而顺从大人。

可这位姐姐提到,其父在有生之年里,跟她说过的话不超过一百句。父母过着的是二人世界,连过年也不会接她回去,她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爷爷临终前将自己的房子转给了惟一的孙女,当时姑妈还愤愤不平。

一个家族夫妻之间,感情多变,相互提防;父女之间,因房产而生嫌隙。长辈之间,游离的关系,对房产的执着,自然会影响到下辈人的观念。

张履祥说:“家庭之间,一言一动,当思为子弟足法。”所以这位姐姐,也是极端自私,即便父母尚在,弟弟降临,有权继承财产时,她自私而冷酷地拒绝,以房屋法为名。

清朝人蒋伊在《孝友堂家训》中写道,“居家之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本之本也。”家庭关系的和谐,在于成员之间,彼此守住自己的行为规则,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彼此理解,彼此谦让,彼此彼此呵护,彼此成全。

7,法律可以制裁罪犯,人性是否选择善良,则看良知是否泯灭。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电影版《我的姐姐》结尾是温馨的,但现实原型中的故事,则过于冷酷。

虽然,姐姐有权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且按她说,她很聪明,将祖上的两套房都卖了,到了一线城市,嫁人生子很幸福。

但是不得不说,她太自私了。首先,在房产拉锯战中,父母做了让步,央求她归还一套小房子,但她断然拒绝!独占家中两套房,置父母弟弟的利益而不顾,这般自私无情,也着实让人脊背发凉;再者,父母去世后,面对幼弟,心无半点怜悯同情,急匆匆下决心将之交给农村条件贫苦之人,主动和对方说,以后不联系,就当这是孤儿。这位姐姐的心肠,不是一般的硬。

虽说,弟弟的到来,她不同意,但是小生命也无辜,弟弟有何过错!有些人,面对一个柔弱无依的小猫小狗,都不忍放下,难以割舍,何况这还是亲弟弟。都说姐弟情深,如同手足,可在这姐姐的眼中,弟弟分明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对自己的痛苦极其敏感的姐姐,而对弟弟的痛苦却是特别麻木不仁。

她占尽父母爷爷的财产,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夜深人静时,面对自己孩子酣睡的模样,不知她的良心是否会痛!

培根说:任何个人财富都不能成为个人最终的生命价值。霸道地占有所有的财富,只能给她生命增添罪责。

《我的姐姐》故事原型,真实的生活现实,诸多的人性反思

试想,大度一点,将两套房所换得的价值,留下一半给那个可怜的生命,不是合情合理吗?毕竟,人家也是父母的孩子!

不过说到底,年龄偏大的父母,在选择生育二胎时,还是要谨慎。生孩子很容易,但将孩子养大很漫长艰难。如果各方面条件都不怎么样,强行生下二胎,虽然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但可能会给两个孩子带来伤害。

两孩之间年龄相隔太远,要考虑到大孩子的想法,做好疏导工作。否则,生下小的,伤了大的,一家人,几样心,家庭不睦,糟心。

而且,父母还要努力赚钱,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自己把小的养好养大,不要指望大孩替代父母,去承担养育小孩的责任。

如果,条件不够,就不要太贪心!如果把欲望的满足看成幸福,那酿造出的,可能是悲剧。

#电影我的姐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生下   姐姐   姑妈   原型   亲戚   财产   亲情   弟弟   人性   痛苦   道德   年龄   父母   女儿   现实   真实   未来   孩子   家庭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