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教小朋友急救技能,不如教他们正确的求救方法

我曾是一名灾害教育培训师

我曾在中小学所参与、教授的应急知识中,主要的内容包括“家庭应急卡片、地震逃生知识、风险排除、止血包扎技法、心肺复苏和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在这些项目中,我觉得最有实际意义的是最后一个——“如何拨打急救电话”

家庭急救卡其实是一个鸡肋,做起来麻烦,也不便于时刻携带,到了还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实用性还不如一个防丢手环。

地震逃生知识和风险排除主观性不是很强,因为灾害来临时非常的迅猛,很难在一瞬间就作出最正确的判断。

止血包扎和心肺复苏对于小孩子来说难度过大,普通成年人不经过反复练习和加强巩固,也很难掌握要领,这对于小朋友来说,更是如此。

反而是如何求救,如何拨打常见的110、119、120,对于小孩子的教育意义更大。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其实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常不得要领,包括成年人。

一个急救电话,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准确可标识的地点,可判断的伤情要素,可视的周边情况一一准确的反映给接线员,这些信息对于及救援的准确有效抵达至关重要,但是人在事故中的时候,大多的表现是慌乱、痛哭、大脑短路,嘴里喊的最多的是救我救我快救我,很难考虑到怎样去引导急救人员抵达现场。

孩子之所以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呵护,就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能力不足以担负起保护自己的重任,所以相较于教导他们如何自救,不如教授他们求救。

当然这针对的是中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能全盘否定所有未成年人。

因为在具备一定行为能力的高年级学生面前,他们才是更好的自救教授对象,甚至是可以寄希望于他们进行“他救”,因为比起成年人的瞻前顾后,怯懦胆小而言,他们很多时候变现得更加的勇敢大胆,勇于担当,并且层面对于他们的宽容度也会更高。


我所见到的一些境外灾害教育

去年中秋节我去了一趟台湾,就在中秋节当天,我去内湖防灾馆学习他们的一些经验做法。

本以为今天是人迹罕至的,但是没想到在准点的免费讲解时间前,还是来了很多的小朋友,不是学校的旅行团,而是自发的家庭“派对”,要么是父母,要么是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最后竟然有二三十人之众。

这个防灾馆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两点:

一是讲解员的声情并茂,

二是体验馆的逼真呈现。

对于每天重复同样一件事,一段话的讲解员来说,如何在不是领导视察、工作组检查的时候,面对平民百姓,还能保持讲解的质量,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场馆利用高科技,实现灾情实景再现体验,让没有经历过灾害的人能够尽可能地感受到实际中危险,获得灾害体验,更有利于他们学习吸收灾害防御、避险知识。

其中地震平台和火灾逃生的模拟,大家学的格外认真仔细。


对于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呼吁

首先应该以求救教育为主,防灾自救知识为辅。不要过分高估孩子的能力,社会去承担更多的责任,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孩子远离灾害,是社会首要的责任。

然后就是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提高灾害防御认识。枯燥的只是永远难以达到实景体验所带来的深刻理解,利用现有的灾害教育馆,给孩子上一节生动的灾害教育课,是孩子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堂课。

最后希望我们的环境和建筑不再脆弱。把能做的做到最好,其他的沉着面对。这是日本防灾的经验,希望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内湖   小朋友   讲解员   中小学   实景   中秋节   灾害   成年人   行为能力   教授   准确   技能   正确   孩子   家庭   电话   方法   知识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