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档案“波斯湾疑云”:高洪波不是第二个朱广沪

2011年亚洲杯中国队踢得最好的不是首胜科威特,也不是输给卡塔尔,而是最后一场战平乌兹别克斯坦。比赛结束后,在看台上,一名中国球迷喊了句“高洪波下课”,没有第二个人应声附和。

足协给了高洪波很长的时间重塑国家队,从这个组织以往的作为看来,这是一种极致的奢侈和宽容。“练兵说”虽然是一种“祸从口出”,相较于在外界掀起的轩然大波,足协以“亚洲杯不重成绩”淡然处之。

“过去的几年里,中国足球在亚洲已经被定义为‘三流’球队,那么为什么要求一支‘三流’的球队在亚洲杯上打出‘一流’的成绩?”申花老板朱骏揶揄高洪波的“三流论”,这更像是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的未战先怯。

亚洲杯档案“波斯湾疑云”:高洪波不是第二个朱广沪

这次亚洲杯可以从大名单说起,二十三人大名单中,队长杜威只有二十九岁,全队年龄最大的是于涛和曲波,均为三十岁。“年轻”,成为这支队伍的代名词的同时,很多人更想知道为什么没有邵佳一、郑智和李玮锋?

镇不住这些大佬级别的球员是可能的,在亚洲杯之前的热身赛里,高洪波的国家队一直都是伪传控、真防反的打法,追求地面配合和一脚出球,但球员能力有限,本质上还是防反。所以队内不能有占用球权过多的球员,积极跑动,迅速转移以达到小范围内的配合,完成进攻。

“出球一定要快,即使两人之间的距离很近,但也要把球踢起来,让球快速地滚起来。”

关于邵佳一,其实高洪波在前腰这个位置试验过很多人。执教国足的首战在前腰位置,高洪波派出的是王新欣,而当场替换他的就是郑智。包括曹添堡、姜宁、陈涛也都试验过首发前腰,但始终没有邵佳一。

在与约旦的友谊赛中,邵佳一在高洪波的国家队中才获得了首发的机会,但第八十分钟被韩燕鸣替换下场,那场比赛最终打成平手。

随后的亚洲杯预选赛,对阵叙利亚,邵佳一再次首发出场,但舟车劳顿加上不适应战术,场上表现一般,这场比赛同样打成平手。之后年初的东亚杯和友谊赛,邓卓翔开始坐稳首发前腰。

当前腰位置确定了人选之后,如果想要引入郑智,后腰成为首选。而郑智直接替代杨昊或者赵旭日,在高洪波的体系下也并不合适。

亚洲杯档案“波斯湾疑云”:高洪波不是第二个朱广沪

在亚洲杯结束之后的世预赛上,对阵老挝,后腰配置是郑智和杨昊,上半场就丢了两个球,半场撤下郑智换上陈涛,比赛最终逆转。所以并不是说郑智能力不足以进国家队,而是郑智和高洪波的体系并不搭配。

至于李玮锋,高洪波的“传控”要求对于后卫的要求很明显,以“杜威+冯潇霆”为例,杜威防高空球,冯潇霆做出球后卫,后防球员不轻易开大脚是基本要求。高洪波宁可用赵鹏、汪强,都不会用李玮锋。

所以综上,高洪波拿出历经一年多时间打磨出的国家队大名单,以及他认为最适合中国队的4-2-3-1,踏上了卡塔尔亚洲杯的赛场。

门将:杨智、关震、曾诚

后卫:李学鹏、汪强、赵鹏、杜威、刘建业、张琳芃、荣昊、李建滨

中场:周海滨、赵旭日、蒿俊闵、邓卓翔、汪嵩、黄博文、杨昊、于涛

前锋:杨旭、曲波、郜林、于海

中国2-0科威特

中国队阵容:杨智/张琳芃、杜威、赵鹏、荣昊/杨昊、赵旭日/曲波、邓卓翔、于海/杨旭

在中科战之后两个小时内,卡塔尔电视台没完没了地播放着三个慢动作:杜威在禁区内对穆萨瓦的犯规,杨智将已经过了门线的球推出球门,杨旭和纳达的互踹。

很多人不了解的情况是,执法当场比赛的是出了名的红哨,澳洲裁判威廉姆斯·克林。

亚洲杯档案“波斯湾疑云”:高洪波不是第二个朱广沪

在这场比赛中,除了无视了杜威禁区内的犯规和科威特门线上的进球,还罚掉科威特一人。科威特实力有限,加上裁判的因素,这并不是一场价值很高的胜利。

中国0-2卡塔尔

中卡之战前,因为有了之前的“杀威棒”,所以“刷卡”的喊声很响亮。

在国足下榻的洲际酒店的大堂里,多出了一块平常没见过的牌子,上面写着:“媒体不准在此”。经历了出国之初的“西装门”,到中科之战后的“专访门”,国家队的神经一直都绷得很紧。

中国队阵容:曾诚/张琳芃、杜威、赵鹏、荣昊/于涛、杨昊/曲波、邓卓翔、于海/郜林

门将的替换,证明“练兵”不是空话,“让不同的守门员在亚洲杯上场,也是为了检验他们在大赛之中发挥的水准”,锋线上杨旭被郜林取代,后腰的位置上于涛取代赵旭日。

揭幕战,乌兹别克斯坦赢下卡塔尔后,其实多数人应该明白中国对阵卡塔尔的比赛是拿不下来的。卡塔尔两连败,小组出局是不太可能的。对于亚洲杯,东道主小组出线是潜规则,也是一种秘而不宣的底线。

亚洲杯档案“波斯湾疑云”:高洪波不是第二个朱广沪

就高洪波的战术安排来说,后腰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杨昊后来谈及这场比赛时说:“当时打那个卡塔尔,人家主场,开场二十分钟,给我一张黄牌,你基本上就…这东西就没法说了。

卡塔尔主帅梅楚为球队制定的战术打法十分有效:全场紧逼,压缩中国球员的活动空间。这直接导致国足跑动数据大幅下降,除了门将以外的首发球员平均跑动距离不足八千米,全队跑动距离比对阵科威特少了九千米。

场上的劣势逼迫高洪波不得不做出对应的调整,因此早早就用完三个换人名额。比赛进行到七十分钟左右,赵鹏受伤退场。场上少一人的情况,除了直接导致了国足跑动距离的减少,更让比赛失去悬念。

中国2-2乌兹别克斯坦

中国队阵容:杨智/张琳芃、杜威、李学鹏、荣昊/赵旭日、杨昊/蒿俊闵、汪嵩、于海/郜林

这场比赛的首发阵容有一定的客观影响因素,赵鹏有伤无法出场,曲波两张黄牌停赛。

“高家军”和乌兹别克斯坦血拼,虽失去了小组出线权,但也算是最尊严的“死亡”。在这样一场“性命攸关”的较量中,要求年轻的国足拿下中亚狼,有点强人所难。

在比赛第八十六分钟,仍然是二比二平。刘建业在跳起和海因里希争顶时,被对方弯腰抗倒,主裁判鸣哨,判罚刘建业犯规。

亚洲杯档案“波斯湾疑云”:高洪波不是第二个朱广沪

在场边的高洪波显得情绪很激动,他走到第四官员面前辩解抗议,冲到场边暴跳如雷冲着主裁判用英语大声的抗议宣泄不满。

此时第四官员走过来劝告,高洪波怒不可遏地把场边的水瓶踢进场内。阿曼主裁阿卜杜拉不是叶永烈,他不会告诉高洪波为什么海因里希的出界球也能算进。他只是挥挥手,把高洪波请上了看台。

高洪波不是朱广沪

高洪波的亚洲杯战绩和四年前朱广沪是一致的,小组出局。朱广沪用两年半的时间,带出了一支不知所云的国家队,一支打马来西亚,泰国都犯嘀咕的国家队。高洪波则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证明“三流论”。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朱广沪那年还有“亚洲杯四强”的“军令状”,但到了高洪波时期,人们虽然降低了期望,却依然对“练兵论”耿耿于怀。

亚洲杯档案“波斯湾疑云”:高洪波不是第二个朱广沪

“高一期”的球员能力,无论是之前的友谊赛、东亚杯,还是之后的亚洲杯、世预赛,都没有实质的变化。“高一期”的优点是比赛内容清晰,球员执行战术时清楚自己的职责,但球员能否执行好是另外一回事。

球队的短板也明显,前锋支点能力不足,后卫防守不到位,在冯潇霆因伤无缘亚洲杯之后,很多人呼唤“召回李玮锋”。在与科威特的比赛中,赵鹏因为发挥不佳被提前换下,“想念李玮锋”的声音开始甚嚣尘上。

这些能否在之后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解决,在世预赛上打出成绩,冲出亚洲,都未可知。但可以断言的是,虽然高洪波继续执教的结果不一定会很好,但一定不会比卡马乔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亚洲杯   波斯湾   乌兹别克斯坦   卡塔尔   科威特   中国队   主裁   前腰   球员   预赛   后腰   疑云   场上   中国   后卫   国家队   战术   档案   体育   高洪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