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

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come on~

快来这里看看

你就能get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章红老师的育儿秘籍哦~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名 家 阅 读 课

本期嘉宾:章红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嘉宾简介

章红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新锐教育专家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

童年时代迷恋上阅读

从此长成一个天真生涩的人,

诚恳安静的人

在现实生活之外还必须拥有精神世界的人

十八岁来到一个街道两旁遍植悬铃木的城市

从此再未离开

为了把读小说变成专业

从南京大学化学系转到中文系成为文学硕士

成为少年杂志的编辑和主编

还成为快乐的妻子和母亲

身体力行养大一个很棒的女儿

并将每一段生活用文字记录、定格童年的故事,

在《白色的大鸟》中青春期的故事,

在《白杨树成片地飞过》中陪伴女儿成长的经历,

变成会让人咯咯发笑的《放慢脚步去长大》

得过一些奖:冰心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金陵文学奖等等

但为儿童写作过程中最大的奖赏

是再次感受到童年的欢乐与创造力

那个世界里一切不可思议的新奇

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孩子只看某一种类型的书怎么办?

孩子X岁,该读什么样的书?……

这些接二连三的问题,充满着家长们的焦虑和无措,纠结于太多的“应该”怎样、“不该”怎样,仿佛对孩子来说,阅读是一件不得不做的正确的事,是必须要达成的任务。其实很多问题出现的原因,就出自于此。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新锐教育专家、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章红,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而她的女儿也在她的影响下,把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们的生活中,似乎很少为阅读而烦恼——因为对她们来说,阅读只是因为爱,是自然而然的精神需求。

今天,我们邀请章红老师分享了她对女儿秋秋的阅读教育心路。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放慢脚步去长大》插图 秋秋父亲绘

在你的背包里放上一本书

我一直记得一个故事,是一位妈妈讲述的。

她有一个念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在班上不起眼,很温和,不会与人争执,迷迷糊糊地游离在她自己的世界。她是班上公认的书呆子,不喜欢看娱乐节目追星,不会说女生中的小秘密,成绩不算突出,还经常因为忘记做作业被老师批评。她唯一突出的优点是,她的作文经常被当成范文。

有一次,课间休息大家都在打闹,这个小姑娘拿着一本课外书在看。有个男生很喜欢揪她的辫子,她觉得很烦,就到处躲。后来实在太烦了,她索性躲在讲台桌底下看书。看得入迷,上课铃响了也不知道,老师进教室了也不知道,最后是老师把她从讲台桌底下拉出来的……结果她出名了,全年级老师和全班同学家长都知道了她。

我想象着那一幕,觉得这里面有特别动人的东西。女孩沉浸在书里,铃声、班级里的喧嚣,没有什么能影响她。庇护她的不仅是桌面与桌腿形成的那个空间,还有书本。打开的书脊,多像一个拱形的屋顶,这真是一个隐喻。事情就是这样:只要打开一本书,沉浸其中,你就能拥有一个世界。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放慢脚步去长大》插图 秋秋父亲绘

我这么大了,但常常,觉得自己也是那个藏在桌肚子底下的小姑娘。我当过几年《少年文艺》杂志的主编,那段时间忙碌、焦虑、自我加压,每天的生活都像一场战斗。那种情况下,不看书反而是不可能的。哪怕早饭桌上争分夺秒都要看上几行。就像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阅读是解除精神饥渴的方式,是与身体本能需求同等重要的精神需求。在阅读这件事上,父母对于孩子有着巨大的引领作用。如果一家人去旅行,准备行装的时候你总是会考虑带上一本书在路上阅读;如果乘坐地铁、去办事、去会见朋友,你都习惯于在包里放上一本书,在等待的空隙拿出来看,这些举动你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他会因此意识到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且模仿你的方式。

我写过一本小说《放慢脚步去长大》,它的主人公杨等等的原型是我女儿。三年级因搬家的缘故女儿转学。在一个新环境,开始她没有熟悉的同学朋友,就每天在书包里放上一本课外书,下课用看书来消遣。当然她很快交到了新的朋友。但在没有朋友的日子里,是书籍帮她度过孤独。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放慢脚步去长大》 章红著

现在女儿大了,是一名软件工程师。她依然有读书的习惯,我指的不是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书籍,而是人文书籍。她说看书这件事,就好比有一段时间没吃水果,身体就会提醒她该补充点维生素了。

小孩子是新生的生命,每天都在生长:肌肉、骨骼、心肺等等。需要生长的不仅是物理生命,还有精神生命。阅读的过程,就是不断吸纳精神养分建构精神生命的过程。在这方面他们同样需要父母的帮助。

“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背包里放一本书,我相信,所有人的生活会更美好!”这句话是哥伦比亚作家、《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的,对此我深信不疑。那么就从我们自己开始,在背包里放上一本书吧。

允许孩子寻找自己钟爱的书籍

在节假日,经常看到家长把孩子带到书店,孩子们席地而坐,拿本自己爱看的书入迷地看起来,这种场面真的非常棒!

女儿读小学的时候也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那时候她对选择书籍就有了自己的一些主张,她会在意书籍装帧是否合心意,封面和插图能否打动她,她会看看书籍获得的奖项,翻阅前言后记,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做出判断。她带回安徒生的《月亮看见了》,仅仅因为爱里面的插图;她买回《银河铁道之夜》,从而让这位日本童话作家也走进我的视线。

《可怕的科学》和《大森林里的小木屋》都是她自己在书店发现的。先买了一两本,觉得好看,便陆续购买同一系列的书籍,慢慢收集起全套。整个小学时代,这两套书成为她最喜爱的读物,反反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此外还有加拿大的儿童小说《布鲁诺与布茨》系列、《哈利波特》、安房直子的童话都是她的至爱。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一直觉得,童年期的孩子是天生的阅读者,能够打动他们的作品,必然有一些特别的东西:真诚的态度、幽默感、新奇的知识、引人入胜的悬念等等。你只需把他放进书籍的大海,让他自由游弋,他会逐渐建立起对书籍的判断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体会,自己发现的东西总是格外让人兴奋,格外显得珍贵。每当从书籍中发现一本令他喜悦、兴奋、沉思、激动、热爱的书籍,都是孩子生命中的一件大事,是成长的一次小小拔节。

只有在不间断地读的过程中,他会渐渐知道喜欢读什么、不喜欢读什么。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将逐渐意识到:我不能不读。他将从爱看、乱看、好看就读,到慢慢建立起自己择书、看书的标准。他挑选书籍的段位会越来越高。 一个孩子找到自己钟爱的书籍,本身便是很喜悦很有成就感的事情,这将大大鼓励一个孩子独立发现的勇气和兴趣。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始终保持清醒意识和独立姿态,这种品质是多么难能可贵,这可贵的品质注定会从读书这件事延伸到他们人生的各个层面。

最大损失是败坏孩子的读书胃口

到这里,问题来了,父母有很多担心,比如下面这些问题都是常听到的:

我们家孩子只爱看漫画或者搞笑肤浅的书,怎样引导他阅读更有价值的书呢?

我们家孩子爱看书,可是让他复述什么都说不出。

看完书阅读理解还是会答错。

看完书不会写读后感。

孩子挺喜欢读书的,可是看了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

…………

诸如此类。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章红与女儿秋秋

有位妈妈简直心急如焚,她说:

“昨天让儿子看书,他爱看的却只有漫画书,都是他缠他爸买的。我是不会买这种书给他看的,就是看着玩的书,一点作用都没有。我买的《水浒传》也是他缠着买的,可是买回来看了几章就扔在那儿理都不理了,一本漫画却是看了又看。还有家里的童话书啊、成语故事啊,他都不爱看,随便翻几下,根本坐不住。我让他从头看《水浒传》,他一听眼泪就流下来了。唉,该如何培养他爱看书的习惯啊……”

这位焦虑的母亲想培养十岁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与观念正在败坏孩子的阅读兴趣。

阅读是孩子开启认知自身和外部世界的一把钥匙,入门后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浪费一点时间,走一走岔路,这是成长中应有之意。相比读了多少东西,阅读的兴趣是最主要的。重要的不在于他现在读了什么或者读了多少,而在于他以后自己会不会去读。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只要去读,他们最终将把自己教育为一名对书籍有鉴别能力、能够享受阅读的好读者。

压制、命令、强迫,只能败坏他们读书的胃口。由此带来的损失是不可逆转的,所以父母们要有定力,不能把读书变成功课的一部分,变成竞争的一部分。只有不再担心阅读的功利效果,阅读才能成为真正有益的事情。

对于儿童来说,读书首先该是享受的事情。在阅读上我最喜欢的一个观点来自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作家黑塞,他说: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喜欢的和能够理解的作品入手开始阅读。在阅读上要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把阅读变成家人亲密相处的时光

在我们家,大家一起读各种各样的书。比如,一本菜谱。秋秋读了《维多利亚女王的秘密厨房》,就会举着书来找我:“妈妈,家里有桃子吗?我想做个桃子布丁。你看,需要这些东西……”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章红与女儿秋秋

只要你们经常相处,经常一起读书,一定会自然而然生出许多方法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

有个妈妈说,我们家孩子只愿意听我念书,自己看就不乐意了。

那就念给他听,哪怕那些字他明明认得。

当你念书给孩子听,你的行为与书籍这两样事物都会带给他温暖安全的感觉,带给他一种牢不可破的被人关爱的感觉。

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分散孩子们注意力的事物太多了:电影电视、流行音乐、体育赛事、电子游戏、网络……孩子们很可能体验过阅读的乐趣,但是又被别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有时候那扇阅读的门会暂时关闭,就像一个出口被东西挡住了一样。但事实上他们需要帮助,渴望帮助,而且也做好准备来接受帮助。

如果我们能想方设法在家庭里营造阅读时光,就有可能把对书籍的爱与热诚传递给他们,从而让他们成为终生阅读者。

听任孩子反复阅读

差不多从所有爱好读书的孩子身上,我们都会观察到一个共同的现象:他们在一个阶段内总是翻来覆去看同一本书,或者同一套书。

如果孩子反复读一本书,就说明他有这种需求,他跟这本书之间找到了通道。他爱什么,就是什么。作品中哪一部分符合孩子的本性,那一部分就会变成他的。当他写作、表达的时候,自然会采用这一部分。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章红新作

给他时间,让他充分地停留在那本书所展示的世界里,感受里面的气息,在里面做梦,然后,某一天他会走出来,走向又一个新世界。但此时的他已经有一点不一样了,那本书在生命中留下了痕迹,让他成长了一点点。当他从一本反复阅读的书中走出来,就说明他的精神生命又抽穗拔节了一点点。

某种意义上,只阅读过一遍的书籍就像没有读过一样。当你看到孩子反复读一本书,你应该为他高兴,他心底的能量被书籍唤醒了。他找到了一个知己,在一段时间内他都会享受这位知己的陪伴。他打通了通往世界的一条道路,而这全赖于他自身的发现、是经由他自己做到的,这实在属于生命的奇迹。孩子们就是靠着日常生活中这一点一滴的奇迹成长起来的。

倾听阅读中引发的思考

在和孩子一起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情绪随时随地说出来,也随时随地听取孩子的感受,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我有过一次难忘的经历。女儿上初一的时候,母女闲聊,她说起上小学时对课本中的一首小诗,“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其含义一直不能理解。

我挺吃惊:“不会吧?这首诗的含义很简单啊,不就是说一个人若骄傲自大,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眼界就会变得狭小吗?它的寓意指向是很明确的。”

女儿:“可是我一直很迷惑。它会让我想起一个糟糕的天气,下着雨,甚至是雪,很冷,这朵花孤零零地待在一堵颓墙边,一定是堵颓墙,人迹罕至的……它那么孤单,如果能喜欢自己一定比不喜欢好……再说啦,它周围也没有别的花,它去找谁交流呢?”

想了想她又接着说:“我还有第二个迷惑,大的天地就一定比小的天地好吗?比如说,小孩子的天地比大人的小,可是大人的天地就一定比小孩子的天地好吗?我觉得不见得呢……”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放慢脚步去长大》插图 秋秋父亲绘

我无法形容内心受到的震动。我最初的吃惊是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的:你的理解力真这么差吗?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对付不了吗?——我是多么愚蠢和自负啊,一个早已被三十余年的教育洗过脑的人,面对事物的第一个反应是拿出标准答案来换取分数。这是一种“考试人格”,除了标准答案无暇他顾,并且为自己能够顺应这种要求而沾沾自喜。

而这个孩子却能设身处地,化身为墙角的一朵野花,她理解这朵野花就像理解她自己。她放弃了作者的价值判断。一朵花不妨孤芳自赏,就像一个人需要对自己欣悦接纳,如果一点自赏都没有,那么剩下的只有绝望了。“它那么孤单,如果能喜欢自己一定比不喜欢好”……她去感受,而不是去裁决。人类的悲悯之心原来天生就潜藏在孩子心中,她的善良普及万物。

焦虑中的成年人能理解这些细腻的心思吗?设想一下,她依然在读小学,试卷上有一道阅读理解题:“‘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诗传达了怎样的哲理?”这个为花朵抱屈的孩子一定只能得一个很低的分数,而我这个妈妈也许会暴跳一番,责备她这么简单的东西都理解不了……

事实上,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即便是给孩子们读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你也可以看到种种让人左右为难的困境。生活中有多少困境,文学中就有多少可能,每一种可能性都指向对生活的一种理解。阅读没有标准答案,正如生活本身是那般复杂多义。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章红新作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在阅读上要注意的是不要强加,不要功利化,败坏孩子对书籍的胃口;父母要做的是提供选择的机会,创造温馨愉悦的阅读环境。

而面对正在长大的孩子,我们反而要在阅读上加强引领的力量,要更多地跟他们谈论书籍,把严肃的作品推荐给他们。

如果在阅读上始终跟孩子共同成长,会帮助你度过与青春期孩子的相处。通过阅读,你可以一窥孩子精神世界的一隅,你们之间会有精神性的谈话。这点很重要。无数父母爱孩子,却除了关心温饱冷暖无话可说,这已成为习焉不察的悲剧。我们回避谈论这种精神疏离带来的痛苦,但是每个身在其中的孩子与父母都明了自身的创伤。

在孩子迈向成年的过程中,书籍会成为你们之间强有力的纽带。父母与孩子通过书本寻找到共同语言,成为精神知己。

文/图:章红

来源:第一阅读公众号:中国陪伴阅读第一平台,有爱有方法有态度。寓教于阅读,倡导家长阅读、自省、思考、实践,带给每一个孩子最适宜其成长的教育方式。

第一阅读

阅读·陪伴·成长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为了不让您最关心的内容被湮没

防止我们一不小心走散

快把“橙长ing”设置为星标吧★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章红: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

get正确的育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都会   插图   爱看   义务   脚步   父母   女儿   作家   东西   书籍   老师   精神   生命   孩子   天地   体育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