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雨绸缪犹未迟——石毅

文/作者:石毅

我是一个象棋爱好者,从8岁爱到80岁,时间不可谓不长。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体委1956年把象棋定为正式比赛项目。1956年5月广州《象棋》创刊,同年12月在沈阳报刊亭第一次见到《象棋》12月号,封面是一则《大空城》排局,从此对象棋排局产生了兴趣,便试着为《象棋》投稿,并在1958年第9期发表了第一则排局。同年12月代表丹东市棋手,出席辽宁省1959年首届全国运动会象棋运动员选拔赛。从此走上省、国家象棋比赛裁判员道路直到1984年。1962年发起成立并任丹东市棋类协会主席直到2005年。1984年作为丹东市棋类协会主席与辽宁省体工队象棋教练孟立国共同发起创办《棋友》杂志,一直办到今天。

已雨绸缪犹未迟——石毅

中国政府1982年决定把象棋作为向世界推广项目,至今已有35年。应该说,从我们国家、从我个人,对象棋不能说不重视,不能说不热爱。遗憾的是,毋庸讳言,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一个古老的中华国粹象棋,一个爱好者上几亿人,群众基础如此雄厚的象棋,竟然沦落到被边缘化,后继乏人,没人爱学,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悲惨境地,多么叫人伤心,多么叫人丧气!

为此,我在深入研究之后,早在四五年前就想到了是不是可以借用国际象棋的棋子图形、记录方法以实现“老汗王借地养民”。并和棋界名士朱鹤洲、周明华、柏瑞国等做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表示赞同。其中柏瑞国还提出是不是把“后”改称“卫”,不然一个王两个后不好。但因没有资金支持,就暂时停了下来。

苦心人天不负!感谢江苏淮安棋界前辈孟宝林,2017年3月7日推介青年企业家杨国能来京会面。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听完小杨的来意后,我随便提了提制作“世界象棋”的想法,竟得到了杨国能的高度支持,并承诺:把企业交给助手,全力投入人力财力制作推广世界象棋,并把它当成今生的唯一重大任务!

现在的问题是,有了世界象棋,怎样来推广、靠谁来推广?解铃还须系铃人,求人不如求己。己是谁?己就是我们这些“既得利益者”。这里所的“既得利益者”就是我们所有热爱象棋的领导干部、工作者、所有棋手谁叫我们爱象棋呢?既然我们把一生为之奋斗的象棋,爱到没人爱学、后维乏人的地步,我们不挽救,还能靠谁?

已雨绸缪犹未迟——石毅

怎么挽救、怎么靠?《棋友》编辑部文章:《热烈祝贺“世界象棋”光荣诞生》《就本刊着力推介“世界象棋”《棋友》编辑部发言人答海内外棋者问》已经讲得很清楚。请大家仔细看看。有不妥处,尚希教正。

这里要着重推介《棋友》、棋界老朋友——人民日报体育部主任、体育版主编李中文,2017年6月1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象棋推广从青少年抓起》。

这篇文章发表的日期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无意巧合。但我认为是有意而为之。因此我在微信转发时加了一段导语:“当年棋友杯的全力支持者教文部记者老朋友李中文说得真对真好!我等老棋人应该认真反思严重注意切实对待。不能被一时的热闹繁荣冲昏了头脑”。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为全国棋王赛、尤其是蒋川的1对26盲棋车轻战确实很热闹。而李中文作所说的“能否在青少年中播下喜爱象棋的种子,决定着象棋发展的未来不然不管现在的赛事办的多红火,都难免给人留下只顾吃老本、不懂打基石的不良观感。尽管在青少年中推广象棋并不容易,但现在不做这项着眼长的工作,今后再做这项工作一定会更难。更何况,象棋作为国粹,有着传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生活的双重价值。如果任由象棋群众基础日渐萎缩,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该说是一大损失。”这确实是点到了象棋人的致命穴不能不让我们象棋人心灵震撼!

已雨绸缪犹未迟——石毅

但愿李中文的这段话,令正浸沉在热闹气氛中的有功人员,似有大冬泼凉水,浑身发抖的感觉。但这的的确确是实话。而我和石秋励、杨国能导的世界象棋,或许是一剂良药。但愿支持者众,力推者广。

本文原创作者归石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国家体委   全国运动会   丹东市   棋友   辽宁省   既得利益者   人民日报   棋手   棋类   国粹   支持者   象棋   青少年   群众   体育   世界   石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