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象棋让子让先,比赛方式,着的一些术语

高手 也称“上手”。对棋艺较优者的称谓。与“低手”相对。在让子棋或让先时,由高手让子或让先。

低手 也称“下手”。对棋艺较低者的称谓。与“高手”相对。在让子棋或让先时,由对方让子或让先。

让先 也称“饶先”。指在棋艺水平有差距者对局时,由高手让低手先走一步、两步或三步。凡让两步以上,先走方不能连续走同一子或吃对方的子。前辈名手带徒授艺时,都采用一种“升降”方式,即由让子棋(让双马)开始,逐步递减至让先,以双方的胜负成绩作为彼此间升降的依据,并借以指出学艺者的得失关键。

饶先 术语。见“让先”。

让子棋 也称“饶子”,即在对局双方棋艺水平有差距时,由高手让低手一子或数子。一般以让单马或双马为多,也有让单马一先、单马二先、单马三先的。使双方可势均力敌,而增弃趣并收循序渐进之效。明朱晋侦《橘中秘》与清薛丙增订本《梅花泉》中都收有让子局例,着重突出高手方的精思巧构、布置陷阱和速决制胜。

饶子 见“让子棋”。

对子棋 也称“换先”、“分先”。比赛方法之一。指在两局制比赛中,对局双方各先走一盘棋。

长先 也称“常先”。指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每局都为先走。

常先 术语。见“长先”。

子不重行 术语。对局让先时让二先以上者,先走方在两步棋中不能连续走同一子,称为“子不重行”。

让单双马 术语。指让子棋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第一局单马,第二局双马,称为“让单双马”。

停车问路 术语。即是让双马局的高手一方先走,起手第一着为车一进一或车九进一,以后按车不动,伺机出击。

让一夹二 也称“让单双先”。术语。指让先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第一局先走一步棋,第二局先走两步棋。

让单双先 术语。见“让一夹二”。

让二夹三 术语。指让先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第一局先走两步棋,第二局先走三步棋。

让三先 术语。指让先对局时,由高手方让低手方先走三步棋。一般规定:低手方的三步棋中,已走过的棋子不能再走,也不能吃对方的棋子,以及棋子不能过河界等。

活马三先 术语。指让先、让子对局时,高手方让低手方第一局先走三步棋,第二局让单马,由高手方先走。

先相先 术语。双方棋艺水平稍有参差,在对弈的三局棋中,第一、第三局由低手方先走,第二局由高手方先走。

关于象棋让子让先,比赛方式,着的一些术语

象棋比赛现场

擂台赛 也称“坛场”、“棋杆斗”。比赛方式之一。由一位棋手担任擂台主将,公开应众比赛,如武林中以技会友之“摆擂台”。也有在主将外另设“先锋”先后应战的。规定由攻擂者先走。近代陈崖在温州,黄松轩在广州,周德裕在上海,都曾公开设擂应战。1988年起,中国象棋协会主办了数届象棋国际擂台赛。

坛场 比赛方式之一。见“擂台赛”。

棋杆斗 比赛方式之一。见“擂台赛”

闭目盲棋 也称“蒙目棋”、“口弈”。比赛方式之一。不看棋盘,凭记忆心算,用口述进行对局。能增强逻辑思维,促进灵敏反应,判断分析各种复杂、疑难的棋势。早在南宋末期即有记载。《文山别集,纪年录集注》:“公(文天祥)暑月喜溪浴,与弈者周子善于水面以意为秤,行弈决胜负,愈久愈乐,忘日早暮。”现代棋手胡荣华、柳大华、李来群等均能表演一对多人的“盲目车轮战”。

蒙目棋 比赛方式之一。见“闭目盲棋”。

口弈 比赛方式之一。见“闭目盲棋”。

双打赛 也称“双人赛”。比赛方式之一。每方由两人为一组进行的对局。有“轮流制”和“商议制”两种。前者两人交替下子,互相不能商量;后者可经商量后下子。1991年,成都曾举办“蜀都杯”象棋国际名人双人赛。

双人赛 比赛方式之一。见“双打赛”。

联棋 比赛方式之一。每方由数人为一组进行的对局。一般采用“轮流制”,一组中各人依次轮流下子,互相不能商量。如以两人为一组,则称双打赛。多为公开表演赛采用。

腹背受敌 象棋表演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一名棋手分别与两名棋手对弈两棋:一盘明目,一盘为闭目盲棋。因进行闭目盲棋的一盘,对方在该棋手背后,故名。

车轮战 象棋表演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一名棋手轮流与十余人乃至数十人对弈。比赛前可将各局棋盘排成一个环形,以便于主战的棋手循环往返,不致过分疲劳。有些规则规定:每逢主战棋手到某一台棋盘前,该台棋手必须立即走子,以控制对局时间及提高参加者的灵敏度。表演中,可选择其中精彩的对局用大棋盘挂出。

观棋不语 术语。指日常对局时,旁观者不能发表意见,参与对局。

先手 术语。有二义:(1)也称“先走”。开局时的先走者。(2)也称“得先”。棋局形势中的主动者。

得先 也称“先手”。术语。《橘中秘·全旨》有“弃子须要得先”之说。参见“先手”。

后中先 也称“似后实先”。术语。指对局中,一方所弃出的一着看似处于被动地位,实际上已暗中掌握主动权。

假先手 术语。指对局中,一方所弈出的一着看似占了主动,实际上却处于被动地位。

后手 术语。有二义:(1)开局时后走者。(2)也称“失先”、“落后”。棋局形势中的被动者。

落后 术语。《橘中秘·全旨》:“捉子莫教落后。”参见“后手”。

失先 术语。见“后手”。

均势 也称“并先”。术语。指对局中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并先 术语。见“均势”。

反先 术语。一般指对局的后走方,由于开局、中局时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反而占到“先手”。

术语。对局中轮到走棋的一方,把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其交叉点,即为走了一着。按《中国象棋竞赛规则》,对局开始,由执红棋的一方(习称红方)先走(此项规则于1981年起执行。1956年至1980年,规则规定由执黑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局为止。

回合 术语。对局中,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起手 也称“起着”。术语。指开局第一着。

起着 术语。见“起手”。

一着棋 也称“一步棋”。术语。对局中一方走动一只棋子,称为“一着棋”。棋谚有“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之说。

一步棋 术语。见“一着棋”。

变着 术语。含义有二:(1)指全局、中局、残局的各种变化着法。在对局中,一方走出“禁止着法”,按规则必须变着,否则判负。(2)在棋谱中,为了通过对比来系统分析,辩证地介绍各种着法的优劣、得失,按次序冠以“变二”、“变三”等字样(现代则用“注二”、“注三”等字样,或在着法中夹叙夹评予以解说),以表明为第二种、第三种等变化着法。如明朱晋侦《橘中秘》卷一“得先”第一局,有二十三种变着,均用数字标明次序。

谱着 术语。指棋谱著作所载各种变化和着法。可供读者借鉴参考,并运用于实战。

闲着 也称“停着”。术语。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走子不起进攻作用,目的在于等待时机。如“一将一闲”、“一捉一闲”等。因不是连续威胁对方,属“允许着法”。一般多出现于残局阶段。

储备着法 也称“步数储备”。术语。一方为避免因闲着而导致出现于己方不利的局势所采用的着法。

关于象棋让子让先,比赛方式,着的一些术语

储备着法

如图红方先走:1.炮三平六,卒1进1。2.炮六退一,将6退1。3.炮六进一,和棋。

步数储备 术语。见“储备着法”。

停着 术语。见“闲着”。

等着 术语。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目的在于等待时机。有时与闲着相仿,但较为积极,稍具进攻作用。

正着 也称“官着”。术语。指正确的着法。与“错着”相对。走此一着棋,以后即使棋局有变化,也不致造成被动失势。亦指在当时棋局形势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棋。

官着 术语。见“正着”。

好着 也称“妙棋”、“精妙好着”、“巧着”、“佳着”。术语。指对局中成功的着法。如“争先”、“夺势”、“得子”、“追杀”等战术。有些棋谱中记录此类着法时加一“!”符号,以利读者领会。

妙棋 术语。见“好着”。

佳着 术语。见“好着”。

巧着 术语。见“好着”。

关于象棋让子让先,比赛方式,着的一些术语

象棋

紧着 术语。指中局、残局中步步进逼、环环扣紧的着法。一般包括“捉子”、“封锁”以及“困将”、“追杀”等战术。可使对方无喘息余地。

诱着 术语。对局中一方弃子为饵,或故露破绽,引敌深入,从而加以围歼的着法。

冷着 术语。一般指中、残局阶段,一方在平淡局势下奔出富具威胁性的一着,如冷箭之突发,称为“冷着”。可使对方措手不及,从而克敌制胜。

错着 也称“漏着”、“败着”。术语。指对局中的错误着法。与正着相对。走错着后往往因失子、失势而致失败,故有“棋错一着满盘输”之说。棋谱中注解时也称“劣败之着”或“错漏之着”。有时还加一“?”符号,以利读者领会。

漏着 术语。见“错着”。

败着 术语。见“错着”。

劣着 术语。指一步比较抽劣的着法,其后果往往造成失败。

软着 术语。指一步消极而无力的着法,其后果往往影响局势或失子。

空着 也称“废棋”。术语。指毫无作用的着法,往往不仅损失了一步棋的时机,甚至导致局势不利而遭败。

因水平有限,文中出现疏漏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欢迎评论转发,关注我带你一起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象棋   术语   盲棋   方式   先手   棋谱   棋艺   擂台赛   棋手   棋局   残局   闭目   棋子   局势   高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