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尼采说:“人是一根绳索,架于超人与禽兽之间。”


世上最难捉摸的东西,非人性莫属。


当你相信人性本善的时候,总有一些出其不意的恶,让你后悔自己过分善良;


当你相信人性本恶的时候,又总有一些突如其来的善意,让你对人性重燃希望。


人性复杂无比,自私与无私,卑鄙与高尚,懦弱与坚强,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


作家刘墉说:“我从来不相信世上有圣人,只知道无论贤人、伟人、好人、坏人、大人、小人,大家都是’人’。脱去外衣,每个人都是’双肩承一喙’的生命。”


古往今来,所有可歌可泣、可爱可恨、可悲可耻的事,都脱不开人性。


当你了解了人性,就会发现“万变不离其宗”,遇到多么耸人听闻的事,也不会大惊小怪,因为你学会了用平常心去面对这些人世的现象。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里,刘墉用十几个“身边的小故事”和古今实例,一层层剖析人生,像一把手术刀,切到人心深处。


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辛德勒的名单》里有个故事,集中营里盖房子,德国军官搭建的方法不对,一位被关押的犹太女工程师站出来,说这么搭一定会垮,应该如何建造。


德国军官听完,一枪打死了那位犹太工程师,再告诉下面的人,照她说的方法去改。


每每看到这一幕,都感叹纳粹的暴戾,其实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


公司要做一个新项目,上司兴致勃勃地动员大家为此而努力。有人一听,就察觉到方案里存在的漏洞,坦率地说:“这么做一定会失败,应该怎样怎样......”


上司当众被反驳、被指点,心里不舒服,但是会要求自己兼听则明,要有容人的雅量,没有对他做出制裁。


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三国志》记录,袁绍要攻打曹操,手下的田丰劝诫说:“曹操用兵变化多端,不能小看,不如跟他打持久战。”


袁绍不听,田丰还是力谏。


袁绍火了,说他是故意泄士兵的气,于是先把田丰关了起来,再出兵。


袁绍果然大败,有人向田丰报喜:“果然一切如你所料,这下袁绍一定会重用你了。”


但是田丰听了很沉痛地说:“要是打赢了,我还能活;现在战败,我非死不可。


果然,袁绍回来之后就把他拉出去杀了。


田丰为什么自知会被杀?因为他了解人性。


我们听过很多“厉害的人有雅量”的美谈,比如唐朝名臣魏征以直言不讳著称,而李世民就把他当作一面镜子,可以知得失。


但是我们忘了,越是有能力的领导者,越心宽,越能容得下人。


有李世民这样功业的人,本来就屈指可数,有他这样心胸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在一个团体里,你不是不能发表跟上司相反的意见,只是发表前要先想想,对方有没有接受指摘的雅量和本钱。


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国画大师黄君璧在世的时候,一位贵妇拿了四幅从国外买的古画请他鉴定。


黄君璧还没看,先问她这些画已经买下吗?


贵妇得意地说:“真是花了不少钱,才抢回这几件国宝。”


打开第一幅画,黄君璧看了摇摇头:“假的。”


第二幅,黄君璧也叹气:“假的。”


第三幅,黄君璧看了半天,说:“这画家的作品,我不内行,虽然说不准,但是看得出画上的笔法相当老练。”


最后一幅才展开三分之二,黄君璧就叫好:“这幅好极了!”


贵妇虽然有些失望,但想想有两幅八成是真迹,也算安慰,高高兴兴地走了。


才走,黄君璧叹气说:“冤枉啊,花了那么多钱,四幅都是假画。”


刘墉问他:“既然您知道是假的,为什么不说呢?”


黄君璧说:“她对自己的眼光那么有自信、又已经花了那么多钱,我能说全是假的吗?钱对她来说,是小事;伤了她的自尊,可就是大事了!


如果她还没有买,国画大师八成会告诉她:“千万别买,全是假的。”


她已经买了,就不用再说了。


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孔子说“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发现一件事已经无法挽回,说什么都于事无补时,就不用再说了。


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说:“这辈子真是一事无成。”


有人跟着附和:“是啊,你这辈子就这样了。”


不管两人之前的关系怎样,之后怕是老死不相往来。


无论多么卑微的人、多么年幼的孩子,都需要自尊,这是人性。


伤了对方的利益可以弥补,但是伤了对方的自尊,换来的一定是恼羞成怒。


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最近流行拍一种段子,原本父母绝不让孩子养宠物,放言如果把猫猫狗狗带回家,就把他们一起逐出家门。


等到孩子把宠物抱回家之后,父母却一下倒戈,把宠物当宝贝。


是宠物的魅力太大吗?什么魔力能让人从拒绝到爱得不得了?


刘墉说:“爱”这个字的繁体,是在“受”字中间加个“心”,“爱”是“你接受我的一颗心”。


爱是“施”出来的,它绝大部分表现在“付出”。


父母照顾孩子,付出得多,所以父母爱子女,远比子女爱父母来得深。


你会因为在这个人身上付出了爱,而爱得更深,却不会因为得到对方更多爱,而爱上对方。


这就是爱来自付出的道理。


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孩子喜欢在墙上涂鸦,而且把脏手印印得到处都是,你怎么骂都不听。


但是有一天,你要他拿着刷子,去漆他自己的房间之后,他却可能宝贝得不得了,为它花了心血,所以才会爱他漆的墙壁。


要一个人爱一个人、爱一只宠物或爱一样东西,都不难,只要你制造机会,让他为此付出。


他不爱弟弟妹妹,你偏交给他去带,他起先很不愿意,但是渐渐地,他付出越多,就越爱。


付出,只能让自己爱得更深,而不会感动对方;


你会因为爱而付出,也会因为付出而变得更爱,这就是爱的真实模样。


三个故事,看穿人性


刘墉说:了解人性,不是为了让你变得冷漠无情、瞻前顾后,而是提醒你对人生要做正面的思考,拥有更大的面对人世的勇气。


庸常的人,只看到人性的恶,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受害者;


阳光的人,看到了人性的善,即使遍体鳞伤,也相信总会有不期而遇的善良;


而通透的人,看懂了人性的两面,拥有“在复杂世界里简单做自己”的能力和底气


作者 | 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刘墉   成事不说   犹太   人性   雅量   故事   德国   贵妇   国画   军官   人世   上司   父母   孩子   宠物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