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你敢要吗?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中国人口基数大,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天然人口的增加也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难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为了控制人口增长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人口计划生育政策。

一直到2015年,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而制定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局面,中央讨论过要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政府鼓励全国独生子女家庭积极再生育。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中国实行二胎政策后,中国的新生儿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

这一状况是不容忽视的,如果长时间保持当前现状,长此以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会更加严重。据此开始有声音提出实习三胎政策,认为从国内经济状况来看,三胎政策势在必行。赞成的不占太多数,也有不少人表示反对和无所谓。效果并不显著。

对此,很多70后都表示希望能生个孩子,但无奈年龄太大,身体状况也不理想。所以相比较而言,80后、90后更适合实行再生育。然而我国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对年轻夫妇来说,即使想再生也无法生育,毕竟经济状况只能支撑自己的日常生活开销,如果你想要一个孩子,那么孩子就要和自己一起忍受痛苦。

对此,专家们提出建议,可以增加儿童保育服务的供应,降低育儿费用,并在医疗和教育行业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在未来年轻人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担心自己的孩子。相关人士表示,鼓励二胎或三胎政策将成为一种不小的趋势。

以下是关于她们的真实故事:

为了生个男孩,我十年没睡过好觉

李晶,37岁,汕头。

说起要生三胎的原因,阿晶表示,自己已经不是很清楚了。

“谁想要那么多?那些邻居、朋友家里虽然只有一个,可那是个男孩啊!”这句话也是阿晶一直以来最清楚的目标,阿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红红11岁,小女儿琪琪6岁,第三胎已经在阿晶肚子里呆了九个月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三胎生活,阿晶并没有太多期望。“养三个估计跟养两个差不多。平常就让他们一起玩,很吵的时候,给他们一人一台游戏机,绝对能安静。”阿晶笑着说。当有人问到,如果这第三胎,还是女儿,会不会和丈夫协商只生一个?这时的阿晶深深叹了一口气,答道:“那我也没得选啊!”

三胎,你敢要吗?

阿晶的婆婆强烈要求生个男孩,为了生个男孩,这是阿晶作为母亲无法选择的命运和无奈。且不说其它的,无论第三胎是不是男孩,阿晶都要面临带三个孩子的问题,两个人带三个娃,可能吗?

许多母亲虽然没有老人、保姆帮忙,也可以照顾小孩,更何况阿晶婆婆也毛遂自荐说会帮忙带娃。但带孩子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想到这里,阿晶常常感到情绪崩溃,辗转难眠。

因为这些事情,近年来阿晶没有几个晚上能安然入睡。不是每天晚上喂牛奶,就是要给孩子盖被。阿晶表示如今自己快要40岁,两个娃现在都很头疼,而且体力显然跟不上,日子过得“没有人样”。

那时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准备早饭,叫醒两个女儿。七点钟丈夫送红红上学,阿晶送琪琪上幼儿园,然后才是自己上班。双休日不是在送红红的路上,就是在接琪琪的路上。“估计得等到红红上高中寄宿以后,可能会好些。”阿晶说。

日复一日的在忙碌的生活中打转,被推着向前走的滋味,一定不好受。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七年,面对这样忙碌的生活,阿晶有苦难言。由于与家中老人育儿理念不同,为了能照顾好孩子,在一年前阿晶辞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职妈妈。

尽管身体疲倦,但也逐渐习惯。这些年来,丈夫成为了重要的依靠,婆婆虽然对自己严厉,但是带孩子还是很乐意帮忙的。另外因为有了一胎的经验,养起二胎就容易多了。特别是孩子生病问题,如今自己处理起来也比较轻松,基本没去过医院,日常生活中照顾孩子衣食住行成为了阿晶的全部。

不过有一点还是值得高兴的,阿晶表示,养两个娃虽然累,但两个孩子都很懂事,老大会帮忙带一下老二,帮助家里做家务活,所以生活还算过得去,至少现在还算熬出了头,就算三胎估计问题也不大。

阿晶婆婆表示,目前照顾两个孩子很辛苦,但阿晶没有任何怨言,说要三胎就三胎。如果第三胎还是女儿那也没关系了,怎么样都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男孩也不重要了,一家人平安才最重要。

三胎生活虽苦,但乐在其中

胡小蝶,39岁,无锡。

因为三胎政策的开放以及家里人的支持,小蝶现在是三个孩子的妈妈。

“这种生活,再坚持一下就过去了。”这是小蝶每天起床都要对自己说的话。这是一个莫大的挑战,有些人说,如果家庭条件一般,想养三个娃,基本上是不现实的,更何况现在小蝶为了三个孩子早就辞职了工作。

“二胎就被迫全职了,那时还想边工作边带孩子的,结果遭不住只能辞职,谁知后面又怀了三胎,工作基本就不用想了。”小蝶说。自己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只能更加忙碌,忙到几乎没有任何时间,甚至有时候希望自己能分身。宝妈的工作再苦再累,小蝶还是不免憧憬着另一种可能。

三胎,你敢要吗?

每当自己打开朋友圈,谁的工作这么好,谁的妆容这么漂亮,谁又去国外旅行了,心里满是羡慕。回过神后又会想起自己,除了带娃,好像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做好。比起这些,经济压力对小蝶生活来说是更加现实和直接的话题。

小蝶对此深有体会,如今自己辞了工作,只有丈夫在撑起家里的开支。想着老公赚钱也不容易,能省就省吧,也不要想这么多了。毕竟现在孩子的开支比较重要,在大女儿上小学时,小蝶就带着她报了一个兴趣班,那会出手还不会手软,后来儿子出生就节俭了不少。到老三出生以后,别说报班,就连两个上学的孩子的书本费都要数着交。

三个孩子都要上学,而且还要上好的学校,但小蝶现在也不能做什么,她只能胡思乱想,丈夫很是贴心,他劝小蝶不要想太多,安心在家里带孩子。尽管现在不能让孩子过上舒适的生活,但小蝶对教育孩子拥有正确的消费观也是非常上心。

小蝶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哭穷,当孩子们和小蝶嚷嚷着要买什么的时候,小蝶总是可以寓教于乐。有一次和孩子路过一个游乐园,孩子们突然来了兴趣说去玩。当小蝶得知一张票要将近两百元的时候她就想拒绝了。

但小蝶并没有直接回绝孩子们,而是反问他们,这门票钱够买她们几次冰淇淋?因为孩子们有自己买冰淇淋的经历,所以也知道冰淇淋大概多少钱,两百元对她们来说还是巨款。眼见孩子们算不过来,小蝶就说这门票钱够买你们一个月的冰淇淋了,你们说值吗,玩一下午换一个月冰淇淋。孩子们摇摇头,齐声说太贵了。于是小蝶就成功说服了孩子们,至于冰淇淋,现在奖励她们也不是不行。

“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听得懂你的说法,你没有命令她们做什么,她们也不会感到挨骂了。”小蝶开心的说着自己的成功实例。尽管养育三个孩子很难,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当我们再次问到生了三个孩子是否后悔的时候,小蝶表示不后悔了,更确切地说,是幸福远远大于痛苦。

三胎,你敢要吗?

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小蝶也在努力平衡自己的生活。有时,孩子们也有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成就和乐趣。如今,两个孩子都已经上学了,但是小蝶依然没有放松,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点都不含糊。孩子们虽然偶尔小打小闹的,但总体上她们会互相关心对方,会监督对方。

“我觉得目前最自豪的事情应该是我家三个宝贝!”这次,小蝶回答地很坚定。

结语

「于见专栏」表示,在落后地区或者农村地区的人群,他们大多都秉持着多生的原则,尽管当地的年轻人可能都到其他大城市打拼了,但是在这些地区的家庭基本上都至少会有一两个小孩,他们因为远离了大城市的资本与消费,所以教育成本是极低的。

同时在这些地区里资本的积累手段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一个家庭的劳动力,例如农村中需要家庭的劳动力去耕耘。在三胎放开之后,落后地区或者农村地区会响应号召,并且他们也是自愿带有希望的去生三胎,这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为何不敢生三胎?过重的经济压力,是当代父母生三胎的主要障碍。可以说,教育,住房和工作成了压垮父母的三座大山。单是教育的费用,从幼儿园到大学,学费、兴趣班、学杂费、各种大大小小的费用,一个孩子都得掏空口袋,更别说还有工作和住房问题了。

如果这三项中有一项能够得到解决,特别是教育问题,将会减轻不少压力,再辅以住房和工作政策的调整,相信三胎政策不难推行。如果基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不用说三胎政策了,仅仅是一胎对他们来说已经具有很大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百元   婆婆   冰淇淋   红红   丈夫   人口   女儿   男孩   压力   两个   孩子   政策   家庭   地区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