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1949年11月的一天,一个穿着军装的年轻小伙子,来到了湖北黄安七里坪的徐家河村。

小伙子剑眉朗目,在军装的陪衬下,散发出一阵阵夺人的英气,走在街头上,引来了不少人的目光,私底下还对他品头论足、议论纷纷。

“这是谁家的小伙子,长得真帅气。”“新中国成立了,估计这是回来探亲的。”也有人没什么好气地说,“当兵的找上门来了,还不知道谁家要倒霉呢?”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50年代农民

就在这时候,小伙子走到了一位老乡的面前,满面带笑地说:“老乡,您知道石顺香家在哪吗?我是来给她送信的”。

老乡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对着小伙子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这位老乡也是个热心肠的人,紧接着就转头问身边的乡亲们,“你们知道咱们村有个叫石顺香的吗?我咋没什么印象”。

在场的人有的陷入了思索当中,有的皱紧了眉头,还有的连连摇头。

就在这时候,一位中年妇女打扮的老乡说:“徐家嫂子是不是姓石啊?是不是她”?旁边也有人随声应和着,“对,徐家嫂子是姓石,可是不是叫石顺香,那咱就不清楚了。小伙子,你去打听打听吧,可能就是她”。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送喜报

那位中年妇女也是热心肠的人,接着说道:“走,小伙子,我带你去找徐家婶子”。

小伙子在这位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一户破败不堪的人家,眼前是一片的萧索之象,院子的围墙不少地方都倒塌了,院子里也是长满了不少的枯草,只有一条通往正房的小路,因为走的多,踩的硬实,才没有长出草来。

这个大姐好像和这户人家很熟,刚进院子就听见她嚷嚷上了:“徐家嫂子,有个当兵的小伙子来找你,说是给你送信的,你出来迎一下吧”。

话音刚落,就听见屋子里有人勉强地应了一声,声音略带嘶哑,透着些虚弱。

不一会儿,就从屋子里走出一个鬓发花白的老太太,身躯有些佝偻,脸上也有着不少的沟壑,一看就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农村老太太非石顺香

老太太说,“谁来找我啊?”穿军装的小伙子赶紧迎了上去,一把扶住了老太太,略带关怀和温存地说:“老人家,您是姓石吗?是叫石顺香吗?”

老太太稍微愣了一下,半开玩笑地说:“对,我是石顺香。这名字都快半辈子没人叫了,我自己都快忘了,我夫家姓徐,乡亲们都喊我徐家嫂子”。

当兵的小伙子一听老人叫石顺香、夫家姓徐,这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那准没错了,就是您老了,我是受我们首长所托,来接您老人家进北京的,让您过好日子的”,小伙子说着从包里拿出了一封信,递到了老太太的手里,“这是他给您写的信,您看看”。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徐深吉

这位石老太太没上过学,大字认识不了几个,就让小伙子念给她听听,念着念着,老太太的脸上有了些许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平静,逐渐的露出了一丝的悲伤,紧接着又有些激动。

还没有念几行字,老太太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泪珠,等到小伙子念到落款处“儿子,徐深吉”的时候,老太太再也控制不住激动的情绪,啕嚎大哭了起来。

跟着这位老乡和小伙子来到徐家的人还不少,一听徐深吉还活着,一下子就炸了锅了,纷纷议论了起来。

“早在17年前,徐深吉不是就死了吗?怎么今天又活过来了。”也有人说“好人好报,这么多年了,这徐家总算是看到出头之日了。”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老妇人非徐深吉母亲

也有人赶紧扶住了老太太安慰她。“您老人家就别哭了,儿子还在,这是天大的喜事,您老还哭什么啊,从今以后,您可就是享福的人了。”

可谁又明白石顺香心中的那份苦楚呢?听到儿子还活着,回想起过往的一幕幕,一家人的遭遇,她又怎么能不感伤呢?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要从徐深吉加入红军的那一年说起。

十七年前的噩耗

1910年,徐深吉就出生在徐家河村的这户宅子里,说起来,当年老徐家的家境,要比贫寒大众好一点。

这从他小的时候上过几天学,而且和不少黄安籍的开国将领一样,童年不是给人放羊,就是给人放牛这一点上,就能看出来。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90年代农民种地

从上私塾到后来上小学,徐深吉前前后后读了小10年的书,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我党组织的农民夜校在各地开办,徐深吉又读了一段时间的夜校。

就是在上夜校的时候,徐深吉逐渐接触到了新思想、新思维,有了参加革命,当进步青年的想法。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党在黄安、麻城打响了反对老蒋独裁统治的枪声,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黄麻起义

早已接受了进步思想教育的徐深吉,也是起义军中的一份子,最终成长为了这“天下第一将军县”,223位开国将军中的其中之一。

1931年,21岁的徐深吉,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参与到鄂豫皖苏地区的革命斗争中。

因为作战勇猛,多少还有些文化,接受过进步思想教育,徐深吉从红一军交通班的班长做到红四军的排长,一步一个脚印。到了32年,已经成长为红二十五军218团的团长,跟随在徐向前的左右,与老蒋的国民革命军,做着殊死搏斗。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徐深吉

就在这一年的6月,对红军“三次围剿”均已失败告终的老蒋,有些气急败坏,亲任“剿匪”总司令,对鄂豫皖苏地区的红军发动了“第四次围剿”。

先后集结了26个师还有5个加强旅,一共30多万兵力,浩浩荡荡地对红军发起了进攻。

就在此前不久,四方面军刚刚打了几场胜仗,取得了进攻黄安、苏家埠等战斗的胜利,刚刚升任副团长的徐深吉,借着一次机会回到了徐家河村,和家人见了一面,便急匆匆的又回到了部队。

从家中离开的时候,石顺香把徐深吉送到了门口,望着儿子远去的背影,她内心百感交集,战场之上生死在天,儿子这一去,也不知道何时能够再次归来。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出征的战士

由于当时鄂豫皖苏地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负责人张国焘,坚决执行王明“左”的路线,盲目地与老蒋的国民党部队正面硬刚,红四方面军在武器装备和人员数量上,与敌军都有着明显的差距,导致红四方面军,在应对“四次围剿”的时候损失惨重,不少红军战士都血染战场。

就在红四方面军准备入川之时,一位和徐深吉同村的战友,得到了上级的批准,让他再一次家见见家人,石顺香听说有红军战士回村了,就来打听徐深吉的下落。这位红军战士略有惆怅,怀着悲痛的心情对石顺香说,徐深吉已经牺牲在了战场上。

由于战事频繁,各个部队之间消息并不畅通,此前的一次战斗中,就有人说徐深吉已经牺牲了,这位同村的战士也听说了这件事,但并不知道真假,当石顺香问到他的时候,他也就脱口而出了,其实并没有真凭实据。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红四方面军

谣言惑心,罪大恶极。就在不久之前,石顺香还看到了儿子的模样,摸到了儿子的脸,可短短几天的功夫,已经是天人两隔,白发人送黑发人。

石顺香一下子就瘫软在了地上,从此,儿子便成了他心中一段抹不去的伤痛,这一痛就是17年的时间。

更可恨的是,当红军开辟川陕根据地的时候,国民党对黄安籍红军战士的家属,进行了残忍的迫害,由于徐深吉是红军的团级干部,当地国民政府,更是对徐家格外“照顾”。

徐深吉的兄弟姐妹,都被国民政府迫害致死,石顺香在乡亲们的保护下,才得以保全性命。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红军家属非石顺香

从此以后,每当家人团聚的日子,石顺香总是一个人躲在只有她一个人的屋子里,偷偷地流着伤心的泪水,想起儿子的音容笑貌,可往事只剩下痛苦的记忆,时间越久,她对儿子的思念也越加深切。

然而,对于家里发生的巨大变故,跟随在徐向前身边的徐深吉一无所知,他曾试着给家人写过几封信,但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每一次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徐深吉总是想着,只有推翻了老蒋独裁的国民政府,他才能回到家,回到朝思暮想的母亲的身旁。

四方面军的好参谋

开辟川陕根据地后,徐深吉莫名其妙的,被扣上了“改组派”的帽子,还被稀里糊涂地关了两天,是徐向前为他解释,才把罪名给开脱了。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徐向前

释放出来之后,徐向前就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担任了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的参谋。在这一期间,徐深吉更是尽职尽责,对徐向前分派下来的工作尽心尽力,这期间发生的最有意义的故事,就是徐深吉找地图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四方面军向仪陇方向转移的时候,一天晚上,部队指挥部在苍溪县的一个小村庄驻扎。

这天晚上徐向前找到徐深吉对他说:“部队扩编以后,咱们要主动地消灭周围的敌人,不断地扩大根据地、开辟新的根据地。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地图。你作为指挥部的参谋,肩上的担子很重,得尽快地找一份详细的地图”。

那个年代,哪有什么像样的地图,就算有也是不怎么细致的小地图,要么标注得不怎么准确,要么就是不详细,很多村庄的名字、位置都没有标注,这可把徐深吉给难坏了,上哪找一张正儿八经的地图呢?

这个时候,徐向前看出了徐深吉脸上难为的表情,就问他怎么了。徐深吉面露愧色地说,这地图还没有找到,就没有一张像样的。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县志图

徐向前笑了笑说:“你可以从地方志、地方出版物上下手啊,从这些文献资料里找线索”。

徐深吉一听有道理啊,一瞬间脸上的愁容就不见了。从这天开始,他就没日没夜地找地方上的各种资料,最后拼接出了八个县的地图,把地理位置、村庄名字都做了详细的标注。

徐向前对徐深吉的表现,非常的满意,这幅地图不久之后,就复印出来下发到各个队伍中去了,为后面红四军的进一步作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建功立业,开国元勋

之后,红四方面军根据党中央的要求,也率部北上参加了长征。

到达陕北之后,徐深吉参与了多场战斗,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29师,担任了771团的团长,参加抗日战争。

1938年,徐深吉升任129师独立旅旅长,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又担任了新四旅旅长,准备南下支援新四军。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皖南事变之后,新四旅南下的部署被迫中止,徐深吉率部参与到了鲁西地区抗日和抵抗国军的战斗当中。

1948年,因为多年在一线工作,常年四处奔波的徐深吉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在党中央的多次劝导之下,才极不情愿的住到了医院。

新中国诞生以后,徐深吉来到了北京。离开故土17载,家中父母兄弟音信杳无,而他当年坚持抗争,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理想也终于实现。

这个时候,思母心切的徐深吉,这才派了自己的警卫员,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回到了徐家河村,也就有了咱们开头描述的那一幕。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思母心切,对儿子也是执念太深的母子两人,终于团聚在一起。那个一直靠着乡亲们接济过日子的老太太,终于得愿以偿,17年前就被人说是牺牲的儿子又活了过来,回到了他的身边。

1955年,徐深吉被授予了开国中将的军衔,随后便到华北军区担任了副参谋长。后又经历了多次职务上的变动,但一直都在我军建设的第一线上,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国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听闻儿子为国捐躯,母亲伤心欲绝,17年后北京来信:儿子接您入京

55年授衔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故事有着太多太多,只不过圆满的却是少之又少。

这不能说谁是幸运的,也不能说谁是不幸的,只是我们要感激他们,没有他们的付出也就没有今天的盛世繁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指挥部   党中央   鄂豫皖   儿子   为国捐躯   听闻   根据地   乡亲   嫂子   红军   北京   老太太   老乡   小伙子   来信   战士   部队   脸上   年后   伤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