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讲故事吗

有一个叫真相的姑娘,性格直接又冰冷,她的直白吓到了人们。

于是村庄里的每个人将她拒之了门外。后来寓言发现了她,真相又冷又饿,蜷缩在角落里。

寓言可怜她,于是把她带回家。寓言用故事为真相装扮一番,并再次送她出门。

身着故事的外衣,当真相再次敲响村民的家门时,却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和接待。

这个故事说明:用故事来包装真相,可以打开人们的心灵之门,并接受你所讲述的事实。

所以学会用故事来讲道理,是这个时代影响他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

可是并不是人人都会讲故事,如何学会讲故事呢?

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她以亲身经历的大量事例为依托,从商业活动的每个细微之处出发,详细讲述实战型的说故事技巧,她是第一个将故事思维应用于商业领域的人。

这个人就是世界级故事大师安妮特 .西蒙斯,而《故事思维:影响他人、解决问题的关键技能》是她的奠基之作,这本书畅销全球十余年,是商界推广故事技巧的“圣经”,是微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致推崇的故事课程。

《故事思维》这本书告诉我们:说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冰冷的数据和残酷的事实经过故事的包装给人以温情,可以触及对话人内心深处的柔软所在。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什么是故事思维?第二部分是如何利用故事思维影响别人?第三部分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内容:什么是故事思维?

这个时代,讲好故事比写说明书更重要,广告、营销、娱乐甚至更广泛的商业领域,要求人人都必须擅长讲故事。

例如“张瑞敏怒砸冰箱”的故事,一度给海尔公司的产品牢牢打上了优质的标签儿。而乔布斯“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故事,让苹果公司成为颠覆性创新的代名词。在苹果的产品发布会上,乔布斯一次又一次利用故事思维,创设情境,让消费者听得如痴如醉,最后掏钱买单。

就像乔布斯说的: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人是“说故事的人”,说故事的人塑造了整个时代看事物的角度和价值观,以及决定什么是值得重视的议题。

乔布斯卖的不是苹果,他卖的是“乔布斯”,他所赋予自己的价值。

作者说:说故事永远胜于讲道理。

因为讲故事比直接讲道理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所以,要给真相道理穿上故事的外衣。

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学院美国政府革新主任盖尔·克里斯托弗说:“故事思维能够打动读者的心智、灵魂,留下难以抹灭的记忆,并释放你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故事思维?故事思维就是通过讲故事这种形式,提供解释说明,用这些论据来支持你的观点,达到影响他人的作用。

作者说:“故事不会夺取力量,故事会创造力量。”

工作和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发号施令,或者言语直白,结果要么是假意服从,要么是消极抵抗。如果我们讲一个故事,有时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使问题迎刃而解,并且谈话双方皆大欢喜。

还有我们爱看的电视剧、电影都是由一个个故事情节串联起来的,一些优秀的电视剧电影会改变一些人的心志和心情,甚至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所以要影响别人,就一定要具备故事思维。

其次,我们来看第二部分内容:以不影响的姿态影响别人。

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大量的信息、事实从四面八方涌来,人们不可能全面接受和消化这些信息,沮丧感犹如病毒一样蔓延。

因此再多的事实无法帮助人们获取新知,但故事却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事实的意义。

英国小说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A.S.拜厄特说过:“事实就像一个口袋,空空的口袋是立不住的;如果要立足,必须先装入产生事实的理由和情感。”

有的时候人会为了自私的目的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有的人会用强硬的方法去迫使别人同意;而有的人则采取迂回柔和的方式去影响别人。

前者重在讲道理上,认为“事实胜于雄辩”,不停地通过讲道理试图说服对方,但这样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进而抗拒你的观点。

而后者利用故事引导对方,什么道理不说,只是讲了一个故事,让对方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这就叫“不言自明”。

作者说:用故事去展现影响力,会极大地提高影响力,而影响力正是你改变观众行为的力量之源。

比如有一则寓言故事,讲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自认为劲大,就使劲地刮,可越刮,行人却把大衣裹得越紧;而南风徐徐,轻柔又温暧,行人自觉地都把大衣脱下了。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作者说,故事会产生一种一种拉力,这不是个人利益的竞争,而是个人利益的结合。

故事的影响力,实质就是深入人的内心,从中汲取动力之源,形成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去推进力量,有着春风化雨般的神奇魔力,即所谓的“以不影响的姿态去影响别人”。

说到这里,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是讲故事的典范,他提出的“启发式教学法”堪称世界第一人,还早于西方的苏格拉底。

讲故事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很好地方法,通过故事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人,可以达到乐学好学的目的。

最后.我们看第三部分内容:“我是谁?”的故事。

当我们站在人们面前,还未开口,人们就有可能在心里嘀咕一个问题:这个人是谁?如何消除人们的疑问和戒备心理,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最好就是讲一个故事,让他们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你。

书中有个例子,一位部门经理刚上任,在就职演说之前先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他刚走上管理职位时,由于一心想把工作干好,对员工过于严格苛刻,员工们愤而反抗,指责他独断专行。

如果你是员工,听到新来的领导这样反省自己的不足,会对他有抵触心理吗?

一个领导敢于正视、剖析自己的不足,也是在展示自己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想把自己看得高大上一点,但有时效果却恰恰相反。

当我们初入职场应聘时,总想在自己的简历里面,堆砌了大量华丽的辞藻,宣称自己很聪明、品质很优秀。

但应聘者越是这样自我感觉良好,反而更可能引起招聘者的怀疑,而不是信任。

其实,如果在个人简历中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更能让别人了解你是“谁”,你有哪些优秀的经历?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业绩?讲一个“我是谁”的故事,更能使别人认识你、了解你,信任你。

所以,要想改变你自己,就要训练你的故事思维;要想改变别人,就用故事去影响他。

只要你拥有了故事思维,就像佩戴了一把利器,在社会上行走时脱颖而出。

复杂世界,故事为王。

这本书除了告诉要用故事的思维为我们的职场和生活打开新的局面,人人都需要掌握六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语气、表情、手势等方式使我们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想要与众不同,必须创造不同。”

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只会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僵化,不断创新,发现新的机遇和方法,才会让人生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

愿我们每个人学会讲故事,人人成为故事家。


你会讲故事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南风   个人利益   目的   部分内容   寓言   大衣   行人   影响力   真相   道理   思维   事实   力量   作者   故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