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这两天,我重新认识了一个男人。


这个男人,名叫孙武。


以前我只知,他是《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兵圣。如果这个男人能活到现在,光凭他这本著作被翻译成了数十种语言在全球畅销,版税也要拿到手软了吧。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可看过最新一期《典籍里的中国》才惊觉,孙武的一生超越传奇,妥妥的“大男主”,远比晦涩历史书上记载的内容要精彩许多。


谁能料到?两千多年后,孙武凭一期文化节目再度“封神”,破圈揽获无数迷妹。


毫不夸张地说,追了六期《典籍里的中国》,越来越佩服“典籍大神”讲故事的能力。


尤其《孙子兵法》这期,内容之精彩、对孙武其人诠释之鲜活,让人再次“破防”。对我们这些苦等了近两个月才盼来更新的人来说,未尝不是最有诚意的补偿。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孙武怎么就“大男主”了?

“典籍女孩”们的热情说明了一切


为什么我要说孙武拥有“大男主”体质?


大男主,大抵有着不凡的身世,且无论在校园、商场抑或江湖,看似吊儿郎当,实则潜力爆棚,关键时刻总能制造惊喜反转,成就大事。如此契合爽文画风的男主,拥趸自然众多。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典籍里的中国》视角下的孙武,恰恰是这样的大男主。节目通过戏剧还原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孙武热血、赤诚、洒脱却又难免令人“意难平”的一生。直面如此有路人缘的男主,我们会被原地圈粉,一点儿也不稀奇。


首先,我们来看看孙武优质的原生家庭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孙武出身于军事世家,祖父孙书是齐国战功赫赫的大将军,父亲孙凭是善于靠外事手段保得国家安宁的外交官,而叔父田穰苴更精通兵法的齐国大司马……


成长于这样的家庭环境,孙武从小就坐拥学习兵法和外事的双料稀缺资源,“起跑线”自然远远优于常人。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再来看看他的天才人设


请注意,《孙子兵法》并非孙武穷其一生才完成的兵法巨制,孙武在20多岁时就已经写完了整本著作。


说他是少年天才一点也不为过。更凡尔赛的是,别人享用锦衣玉食都长不出的脑力,孙武从齐国“移民”吴国,住在小茅屋里就搞定了。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而且,在随后的伐楚实战中,孙武借助“兵法十三篇”,五战五捷,仅以3万人马便打败了楚国20万强兵,创下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更玄妙的,是孙武的制霸实力与质朴田园梦之间的强烈反差。


对孙武来说,他凭实力完全可以制霸列国,但对他来讲,高官厚禄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隐居世外,种田、熬粥的田园初心。


明明可以闻达天下,却甘愿做与农家汉子为伍的“田夫子”,怪不得吴王夫差要气得跳脚却对他无可奈何。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更值得关注的,还有孙武的朋友圈


孙武不仅自己牛,连兄弟都很牛。随手在水沟里救上个奄奄一息的汉子,没想到,对方在孙武的茅屋里喝了两碗粥,又被《孙子兵法》的初稿震撼,于是发愤图强,成为了辅佐吴王阖闾灭楚的大将军。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最令人羡慕的,是孙武和伍子胥的“刎颈之交”。孙武和伍子胥的交情始于孙武的救人善举,但二人的友情“和而不同”。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孙武说“我不想称霸诸侯,我只想把我田氏一族的兵家之道著称这部书”,而身负血海深仇的伍子胥却一心想成名于诸侯,为父兄报仇。


虽然梦想不同,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交情。伍子胥辅佐公子光登上王位后,一日七次向吴王阖闾举荐孙武,这才有了后来孙&伍比肩战斗,成就灭楚大业的刎颈之交。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但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为报家仇,伍子胥掘了楚平王熊居之墓,做出“倒行逆施”之举,又不听孙武的劝解,二人兄弟情破裂,最终背道而驰。


可感人的是,当吴王阖闾和夫差两父子想对孙武痛下杀手的时候,豁出政治前途和性命保护孙武的人,依旧是伍子胥。他挡在孙武面前,那份义气不知点燃了多少人的热血。侧面也证明了孙武的人格魅力。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可以说,《典籍里的中国》精准拿捏住了剧情发展和人物冲突的精髓,让隐藏在《孙子兵法》典籍背后,孙武和伍子胥这份深刻到骨子里的兄弟情得以呈现。


总的来说,“大男主”孙武集高能、豁达、超脱等人格魅力于一身,怪不得能无差别“杀伤”热血青年、佛系青年、“典籍女孩”(类似“德云女孩”,《典籍里的中国》死忠粉,大家自行领会)。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千年一梦,脑洞还原历史

节目组对细节的较真,我全看在眼里


《典籍里的中国》不仅讲好了历史故事,更打破一板一眼的历史课“严肃脸”,让典籍里的人物穿越千年,有血、有肉、更有梗,节目的优秀基因,再也藏不住了。


在豆瓣,近万人打分的前提下,《典籍里的中国》最高评分高达9.4分。


节目中,演员演技、剧本创造、舞台现场调度、服化道等细节被一一拿来品鉴,好评不计其数。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有人观后感悟颇深,直面己短:“我的天,这舞台剧的魅力。与古人相见,告诉他未来皆好,光这样就很动容。身为青年,心里有愧。”更有一大票“催更党”专注催更,毫不掩饰自己对节目更新的渴望。


的确,《典籍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输出了无数“古今对话”的名场面,充分彰显了节目组对细节的把控与对创作的走心。


演员演技方面,开播以来,倪大红、李光洁、王学圻、王劲松、王绘春、保剑锋等一大票戏骨轮番坐镇,阵容强悍。《孙子兵法》这期,吴镇宇、吴樾更凭借极具代入感的演技塑造,无数次戳中观众泪腺。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尤其是孙武和伍子胥的“决裂名场面”,孙武痛心无奈,伍子胥愤懑决绝,吴镇宇和吴樾将人物的情绪精准传达给观众。


无论演员大开大合的肢体表演,还是情绪激动时夸张的面部表情,都令人拍手叫绝,非常契合所饰演人物皆领兵打仗的行伍气质。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当伍子胥喊出那句“你是君子,我悖逆人伦,我不配做你兄弟”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跟着两位演员一起泪目。如此难磨合的戏码,两人彩排时竟也一条通过,吴镇宇和吴樾的沉浸式表演太绝了!yyds!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还有伍子胥奉旨自刎那场戏,吴樾聚光灯下的独白令人扼腕。拔剑之时,孙武奔赴过去,声嘶力竭地大吼“不要”,却依旧来不及阻止,吴镇宇的表演让孙武无能为力的遗憾情绪呼之欲出。


影帝的强大气场了解一下~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如果说第一次的“生离”已经足够悲悯,那么老友这一次的“死别”就实属诛心,吴镇宇流泪,撒贝宁流泪,观众同样泪崩,皆因为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太过震撼。


对不起,请给我三分钟让我擦一波眼泪~


要我说,《典籍里的中国》导演的选角眼光真的很“毒”!每位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演员,他们的演技都足够加分。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同样能给人带来惊喜的,还有《典籍里的中国》的剧本创作。视角独特,故事起承转合张弛有度,不仅主线交代得足够精彩,更时不时暗藏惊喜。


例如《孙子兵法》这期就借孙武之口,通过楚国、吴国之间的纷争,让大家认识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始末,打开了观众的历史格局。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留下浓墨重彩的还有《典籍里的中国》的舞台设计,几处运镜绝绝子。


青年孙武拜别祖父、父亲、叔父那场戏,祖父“止戈为武”的嘱托过后,谁知镜头一转,依次打在父亲、叔父身上的聚光灯陡然亮起,给人不小惊喜。


再加上后来经典的720度旋转摄影,搭配孙武叩拜亲人告别的台词“武儿记住了”,将舞台氛围烘托到了极致。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印象最深的还要数“孙武与伍子胥的生死对话”,镜头在他们二人老年与年轻的时空之间进行切换,感染力十足。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伍子胥当年的心愿是“成名于诸侯”,但经历一世风雨最终与孙武达成共识——“让暴戾之剑化为太平之犁”。伍子胥扛犁告别,背对孙武挥手的情景,深深触动了观众。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更绝的还有穿插在剧情中的喜剧元素,如“彩蛋”般存在,有效调节了戏剧节奏,为《典籍里的中国》增添了独特的配方。可别说你没被伍子胥喝粥“再来一碗”的梗逗笑过!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精心“安排”《孙子兵法》

“央妈”的心意,你真读懂了吗?


咱们不妨再大胆揣测一下“央妈”在八月安排播出《孙子兵法》的用意。其实节目中很多细节都精心为这份“心意”埋下了伏笔。


从剧情方面来看,幼年孙武对祖父的“两问”就是个线索,看懂了这段,答案呼之欲出~


梳着哪吒头的可爱小孙武问:“为什么要打仗?”


祖父答:“别人要打我们的国,我们就要打败他,这样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国,我们的黎民。”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孙武再问:“为何给我取名为‘武’?”


祖父再答:“止戈为武,祖父打了一辈子的仗,就是为了让你过上太平的日子。”


这么温馨又接地气的生活场景其实暗藏玄机!表达了中华民族向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却也不惧怕以战止战的立场。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再有,哪吒头改成丸子头的老年孙武,跟随“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到两千多年后,在《孙子兵法》沉浸式课堂见证学生们齐诵的场面,也实在令人热血沸腾。


这一幕更表达了中华民族代代传承孙武的兵法之道——止戈为武、以和邦国,这些思想早已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基因。


燃!实在是燃!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再来看看导演和编剧的“小心机”~


《典籍里的中国》借专家对《孙子兵法》中诸多金句的反复解读,让我们了解到安国、强军的战略前瞻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比如这句写在《孙子兵法》开篇的第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我看节目认真记笔记了,我来翻译一下:战争是国家大事,是国家兴亡的紧要之处,是千万生民存亡的关键,是必须要认真考察研究的。


是不是听出了些许“重战、慎战”的要义?厉害了!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在《典籍里的中国》里,这个金句出镜率超高,从主创们围圆桌诵读,到在戏剧中鲜活运用,都表达了中华民族将和平融入血脉基因的坚定。


还有这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意思就是:天下虽已安定,但若忘记战争的可能,轻视战备,必酿成巨大的危险。


居安思危,睿智!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而“央妈”精心布局,在全国人们众志成城以求国家安定、百姓安康之际排播《孙子兵法》,这份良苦用心也值得我们动动小手点点赞~


写《孙子兵法》的孙武,他一生可比“大男主”精彩多了


可以说,《孙子兵法》的播出“让典籍活起来”的节目内涵达到了全新的高度。目前虽然才播出了六集,但好在期期都是经典。节目的含金量,在于对典籍价值的深度挖掘和精彩演绎,正是这份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让观众等得心甘情愿。


如今,《典籍里的中国》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封神之作”,我们自然乐于多一分耐心,静待花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孙子兵法   吴王   哪吒   楚国   止戈为武   叔父   齐国   典籍   祖父   兵法   演技   中国   观众   演员   节目   精彩   体育   孙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