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太阳雪




看了电影《长津湖》,我想起了杨根思和宋阿毛。


71年前,在志愿军赴朝作战前的动员会上,身为一连之长的杨根思,喊出了振聋发聩的“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毅然奔赴战场。




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1950年11月28日,时任志愿军第9兵团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的杨根思,奉命带1个排的战士,执行攻占并坚守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阵地的任务。


这里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也是志愿军必须死守的阵地。


11月29日,美军陆战一师开始向小高岭发起猛攻。


猛烈的炮火使我军阵地上的大部分工事被摧毁。


杨根思立刻带领全排抢修工事,并很快击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


美军迅速组织起了两个连的兵力,并在9辆坦克的掩护下,再次向小高岭发起进攻。


敌军的攻势异常地凶猛。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杨根思喊出“人在阵地在”的口号。


杨根思带领战士先后击退美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冲锋。


最后,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弹药即将用尽。就只剩下杨根思和另外两名伤病员了,而他们的子弹和手榴弹也已经全部被打完。


恰在这时,杨根思看到又有40多名美军爬了上来。


杨根思命令伤员带着重机枪撤下阵地,他毅然抱起仅剩的一个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纵身扑向敌群。


伴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杨根思连同迎面而来的美军一起消失在了烟雾之中。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杨根思带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信念,用青春年华和宝贵生命捍卫了小高岭阵地,铸就了钢铁防线,实现了“人在阵地在”的钢铁誓言。


他在战火中永生!




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战斗结束后,杨根思被追授“特级英雄”称号。这支连队被命名为“杨根思连”。这也成为我军第一支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队。


电影《英雄儿女》中抱着爆破筒跃入敌军的王成的原型就是杨根思。


脍炙人口的《英雄赞歌》,就是杨根思赞歌!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为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一道电光裂长空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双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说过了杨根思,再来说说宋阿毛。


宋阿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第20军59师177团6连的一名上海籍战士。


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9兵团发起长津湖战役,宋阿毛所在的59师177团6连负责防守美军从柳潭里撤往下碣隅里必经之路的死鹰岭高地。


当时气温低至零下四十度,极度缺乏御寒衣物的6连125名指战员全部冻死在阵地上,6连战士宋阿毛在死前留下了绝笔诗。


志愿军在收拾遗容时,从一位叫宋阿毛烈士的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张卡片,上面写道: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什么是一字千金?什么是意志如钢?什么是不屈不挠?什么视死如归?什么是高贵的灵魂和冲天的豪情?


七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记住了宋阿毛的名字,记住了他纯洁高傲的灵魂,记住了他永不屈服的顽强,记住了他伟岸耸立的形象,记住了他对祖国和荣誉最深沉的爱……


我的眼泪,不可遏制地奔涌而出……


在静穆无声的长津湖,为了祖国,为了和平,志愿军战士踏冰卧雪,紧握钢枪,至死都保持着战斗的姿态,进而凝固成一个个洁白晶莹的冰雕……天地间,他们浩气长存,英灵永在!


看完电影《长津湖》,不少人都热血沸腾。


有网友说:“一代人,吃完了五代人的苦,做出了五代人的事,打完了五代人的仗,建立了五代人的功!”


也有观众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深沉。为什么我热爱这片土地,因为我深知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被先辈的鲜血浸染过。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但先辈的付出永远不会被忘记。”


那么,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战士呢?


我们可以在毛主席1945年4月发表的《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找到答案。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当时,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前夜,一场关乎国家、民族、人民命运的伟大变革即将出现。


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主席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准备应付大事变”作为基本方针,科学回答了战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并运筹帷幄,周密做好了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以高度的战略思维,引领形成七大正确的路线、纲领、策略,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坚实基础。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政治报告,即《论联合政府》。


在论述人民军队时,毛主席说了以下的名言:




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里还说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的信心,现在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基本要求的时机,已经到来了。这一点还有疑义吗?我以为没有疑义了。”




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在《论联合政府》的最后,毛主席充满感情地说道:


“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原创 | 长津湖之战,为什么会有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志愿军?




毛主席作为人民的领袖,人民军队的统帅,作为最伟大的英雄,他的英雄主义气概,是惊天地、泣鬼神,也是有深厚基础的。


在革命初期,即使在最为艰难困苦的时期,无论环境如何艰苦条件,环境如何恶劣,压力如何巨大,他都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都能“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毛主席的英雄主义气概,藐视一切敌人的气势,让一切帝王将相,所谓的“英雄豪杰”都黯然失色!


伟大的人物,孕育伟大的精神。毛泽东思想就是伟大军队的军魂!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的哺育,才有了杨根思和宋阿毛这样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志愿军战士,才有了无数个抗美援朝的英烈,才有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志愿军战士用英勇顽强、血战到底、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生动诠释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抗美援朝精神.


他们的形象就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最好写照。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抗美援朝一战,打出了中国的威风,打出了长治久安。


抗美援朝的胜利,也震惊了整个世界。


抗美援朝是立国之战,打出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志愿军的拳头,向世人证明了:


已经被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也是惹不得的。


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世界军界流传这样两句话:


“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麦克阿瑟)


“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蒙哥马利)


抗美援朝的胜利,还证实了毛主席那句:“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断言。


抗美援朝战争,一战定百年国运!


致敬伟大的抗美援朝英雄!


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


致敬伟大的领袖!





END


如果文章能引起您的共鸣,请您点赞和关注《落花时节读华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志愿军   战旗   抗日战争   人民军队   联合政府   敌军   毛泽东思想   气概   兵团   阵地   美军   战士   敌人   困难   英雄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