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机,韩国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从配合“双减”政策的校外培训机构整顿,到996的取消;从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的“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到“三孩”“四孩”政策的正式立法,其最终指向的正是当下我国面临的人口危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按照国际通行的人口数据,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维持在2.1左右是一个国家最好的新生人口出生状态,总和生育率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可能陷入“低生育率陷阱”。1.3已经是非常可怕的数据,更为可怕的是,目前来看还是继续下滑的趋势。

人口危机,韩国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根据人口学理论,如果总生育率降至1.3以下,那么45年以后,这个国家的人口就会减半,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到2066年中国人口将只有不到7亿。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危言耸听,但人口出生率断崖式下降的悲剧却正在同属于东亚文化圈的近邻韩国真实上演着。

人口危机,韩国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韩国早在2018年生育率就跌破了1, 2021年1月韩国统计厅报告显示,韩国生育率降至史无前例的0.84,为全球最低。牛津大学人口学教授大卫·科尔曼曾预言:“韩国将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因人口减少而从地球上消失的国家”。当前韩国政府急红了眼,实施各种补贴政策,但收效甚微。

韩国也曾实行计划生育,但1996年就取消,当时韩国政府把生育率定为1.7,出乎意料的是,最终的生育率一路下跌,直到现在的0.84。当下韩国社会正在流行的“N抛世代”就能说明一切。最初出现的是“三抛世代”,即在巨大生活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抛弃恋爱、抛弃结婚、抛弃生育,后来又演变为“五抛”和“七抛”,“五抛”为抛弃恋爱、结婚、生育、人际关系和购房,“七抛”是抛弃恋爱、结婚、生育、人际关系、购房、梦想、希望。事实上,与现在国内流行的“躺平”出于同一思维理路。

韩国为什么会出现“N抛”现象?为什么生育率是全球倒数第一?主要还在于生活压力,就房价来说,从2005年至今,首尔的房价上涨了89.7%,直逼人民币13万一平米。重要的根源在于韩国总人口的50%集中在以首尔为中心的首都圈。

人口危机,韩国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过度城市化带来了高房价和生活成本的飙升,普通工薪族维持自身生存就需要竭尽全力,几乎没有余力考虑婚恋和生子问题。韩国统计厅曾发布报告指出,2019年韩国结婚登记数仅为23.92万对,同比下降7.2%,创1970年以来最低值。此外,韩国女性的初婚年龄已后移至30.6岁,大大晚于上世纪90年代的25岁。而高昂的教育成本则又打消了不少已婚夫妇的生育热情。

人口危机,韩国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此外,韩国社会阶层和贫富分化差距过大,也是导致生育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韩国财阀”富可敌国,几乎垄断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中小企业无法生存。三星、现代、LG、乐天等前五大财阀的资产占据韩国总GDP的55%以上,而前20大财阀占GDP的比重更是高达85%以上。

人口危机,韩国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严重的阶级固化导致韩国就业率低、失业率高,年轻人看不到希望,靠自我奋斗出人头地的跃升路径被切断。韩国年轻人失业率为9.3%,而且多达一半的获聘者是非全职工作,29岁以下大学生的失业率足足是整体平均的3倍。财阀企业的员工工资是中小企业的2.7倍,于是目前国内的“内卷”风潮在韩国早已上演多年且更为激烈和残酷。2018年现代钢铁只开放了10个就业岗位,而求职者有5万人,录取难度为5000:1。

人口危机,韩国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高房价、教育负担重和工作压力大成为当下韩国的新三座大山,甚至出现了“地狱高丽”的新造词,意思是韩国人生活压力大的像生活在地狱中,同时贫富分化和阶层固化又像封建时代的高丽一样,普通人难以翻身。

反观中国,无论是“双减”政策的推行,明星违法行为和饭圈乱象的整治,还是中央财经委会议上提出的“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都是着眼于当下的内卷问题的解决,在把蛋糕做得更大的基础上,分得更公平,从而打破阶层固化,给年轻人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唯有如此,才能阻止人口生育率不断下滑的趋势,避免重蹈韩国的覆辙。具体成效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三星   韩国   牛津大学   人口   生育率   财阀   育龄   贫富   总和   世代   中国   年轻人   危机   趋势   明天   恋爱   政策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