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在国庆期间,有这么一种狠人,毅然决然地开着车出游,在拥堵的高速路上与其他车主比拼胆量与耐力。还有比狠人更狠的,那就是开纯电车自驾出游的新能源车主,他们不光要面临拥堵,还有着燃油车主所没有的续航、补能焦虑,双重打击之下身心俱疲,放假比上班还累。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据央视财经报道,一位从深圳回湖南的纯电车主,原本预计8个小时的路程,最终却用了16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堵车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更多是因为在充电站就花了5个小时时间。排队4小时,充电1小时,期间因为怕被插队连厕所都不敢去。好好的国庆7天乐,被返程充电的尴尬与窘迫给毁了。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现实很尴尬,数据却很可喜。国家电网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期间,高速公路日充电量达到平时的4倍,创下了历史新高。究其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截至2021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678万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新能源车型。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看似形势一片大好,一个国庆却让新能源车现了原形。新能源车型保有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会因为国庆充电的尴尬而停止吗?

续航不断提升,补能仍有焦虑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宣称自家车型已经摆脱了续航焦虑。一定程度上,这句话并没有说错,因为纯电车型续航超过500公里已经成为平均水平,续航600、700公里的车型也在不断涌现,纯电车型在续航方面已经接近燃油车。

续航不断提升,但补能依旧是很大的问题。其实我国的充电设施建设已经不再是想象中那样的低水平,截止到今年9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10.5万个,数据上看已经非常不错,但是分配严重不均。一线二线城市情况相对较好,很多车主小区停车场拥有充电条件,可以加装充电桩,市区内充电站也越来越多。但在三四线城市,小区充电桩和充电站都比较稀缺,想要充电可能还要把车开到离家好几公里的地方,非常不方便。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如果说城区短途通行距离尚不会形成非常严重的补能焦虑,那么前文提到的假期长途出行,就是补能焦虑的重灾区了。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21年已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新增充电桩439个 保有量达到10836个,这个数字看上去还不错,但与新能源车保有量比起来只是杯水车薪。

再者,充电补能的速度也是造成尴尬的一大因素。燃油车到了服务区加油站,车主上个厕所的功夫油就已经加好了,而新能源车充电半个小时起步,在人满为患、分秒必争的国庆假期,这样的补能效率无疑是雪上加霜。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新能源车型,尤其是自主品牌车型的产品力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国庆节充电难的问题却给车主和整个行业泼了一盆冷水。一边是美好的新能源车型未来图景,一边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产品发展步伐的尴尬,什么时候消费者才能安心地选择新能源车?

充电,换电,混动,还是氢能源?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不管是自主还是合资,传统还是新势力,都在努力地推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最终答案是什么,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但各大车企提出了不同的技术方向,我们可以从中窥探一二。

首先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增设充电站,建设成本仍是最大的阻碍。建设充电站,场地、装修、维护、人工、材料等一系列成本汇总之后,一个充电站成本很容易就超过200万元,在市区利用率高的地区有可能很快收回成本,但若是在三四线城市或是利用率最低的高速公路,收回成本遥遥无期。当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已经被列入新基建七大领域,依靠国家基建力量,充电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除了充电,换电也是解决补能焦虑的一种方式,相较于充电,换电能够节省很多时间成本。以蔚来换电站为例,用户实操最快的情况下只需要6分钟就能完成整个换电过程,速度已经不输加油。但换电的劣势也很明显,建设成本极高,各大车企电池也不统一。蔚来大投资建设换电站,对蔚来车主来说是好事,但始终无法拥有普惠的好处。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就目前来看,其他能源形式的产品可能是消费者最好的选择,特别是混动车型,是我们从燃油迈向环保能源路上最好的过渡。以比亚迪的秦PLUS DM-i为例,综合续航达到1180km——1245km,而且在车主和媒体的实测中,这台车的实际续航非常接近标定水平。同时,秦PLUS DM-i亏电油耗仅为3.8L,虽然没有纯电车型那么环保,但也已经非常不错。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与此同时,插混车型中还有比比亚迪更加变态的存在,即搭载本田i-MMD技术的车型。该项技术使得本田旗下的插混车型拥有非常变态的续航与无限接近纯电车型的驾驶体验。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采用了2.0L 阿特金森循环双顶置凸轮轴汽油发动机、高功率电机、电CVT、控制双电机工作的动力控制单元、以及由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和DC-DC变频器等构成的智能动力单元等,可以在电动、混合动力、发动机三种驱动模式之间平顺切换,节能优势非常突出,燃油经济性同级别全球最高,而且还兼顾了非常不错的性能。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在不久前的广汽本田锐·混动联盟第三届极限挑战赛上,获得冠军的凌派锐·混动组用一箱油(60L)开出了2994.2公里的极限续航,远超燃油车的续航水平。

插混车型这种可纯电可燃油,还能挂绿牌的车,完美符合了消费者对指标、环保、续航、补能的要求,如果你想要拥有纯电车型的体验,又不愿意有太多的焦虑,那么插混车型将是你的不二之选。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如果说混动车型是过渡产品的话,那么代表了未来,可与纯电竞争,争夺最终能源形式的就是氢能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提到了要推动充电,同时还要推动加氢等设施的建设,这也是氢能源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大车企都已开始在氢能源领域的布局。

在新能源领域比较低调的长城汽车,其实早在五年前就开始全方位布局氢能产业,在今年上半年发布了氢柠技术,总结为“1+3+5”, 即1整套车规级研发体系,3大技术平台和5大性能优势,涵盖了氢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系统及核心关键部件。而且,长城汽车宣布将今年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在2025年实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除了长城,自主品牌中,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等都早早开始接触氢燃料电池。合资品牌中,现代汽车集团也正式发布了截至2040年在交通及各个领域通过引入全新技术普及氢能的计划。豪华品牌当然也不会落后,宝马集团也在不久前的IAA展会上全球首发了BMW iX5 Hydrogen氢燃料电池车。未来,氢能源汽车的竞争态势将比现在的纯电车型更加激烈。

插混车主都回家了,纯电车主还在充电

侃车说:

今年国庆充电闹出的尴尬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抑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型的欲望,但在我看来,新能源车中的插混车型,能给给消费者带来全方位的超越燃油车的体验,对于获得燃油指标难如登天的消费者来说,更是首要的选择,当然纯电车依旧是非常不错的城市通勤、家庭第二台车选择,纯电车型的发展需要时间。只有新能源车型保有量不断增加,车企投入研发的力度不断加大,新能源车型产品力不断提升,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环保绿色未来才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电车   车主   充电站   新能源   燃油   焦虑   国庆   车型   尴尬   消费者   成本   能源   小时   未来   体育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