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导读:现象级不惧“吐槽”,影响力未完待续。

文 | 黎河

五年前,《吐槽大会》第一季上线,演员周杰在被“人身攻击”了一晚上后,用一段漂亮的脱口秀进行了有力回应。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人站上这个舞台,开启了用语言进行勇敢者游戏的潮流。

有人说,脱口秀文化不适宜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人们大多好面子,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人们也就不敢发出批评的声音。但《吐槽大会》却通过每一季、甚至每一期节目的创新实践,摸爬滚打到第五季都要收官了,找寻本土语境与价值潮流的平衡也越来越驾轻就熟。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吐槽逻辑不变,

模式创新加倍

在中国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史上,似乎没有一档节目比《吐槽大会》面对更多困难。第一季需要冲破阻力,把一个完全新鲜的节目、甚至对文化带有挑战性的表达方式带到大众面前。待观众被培养起来,综N代这顶“高帽”却绝非“免死金牌”,市场不会因资历和过往成绩对其温柔以待,“变”是绝对迈不过去的课题。

节目做到第五季,前期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声音的质疑,要创造新高度,就必须改变和精进。《吐槽大会》之所以能成为声量渐增的现象级综艺,除了其依靠每一期大胆而真诚的话题与独特的对话形式,这档节目通过每一季在工业程序上连续的升级,在创作文本、表达手法、嘉宾选择与创作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十足的创新。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第五季一上来就大变样,改赛制,几十位嘉宾直接通过“自爆”来竞选主咖,然后再在三位队长的带领下战队“互相PK”,其中还穿插“补刀”等环节,王建国也用“吐槽”回应像“高端赛制斗地主”,甚至李诞也曾在首期节目自我调侃,“也许有幸跟我一起见证一个节目改版失败的全过程。”但调侃之外,我们更加看到这档节目成为现象级的原因所在——不停的创新和内外一致的精神气质。

节目行至大半,最新一期节目邀请的大司马、五条人乐队、罗翔等也不断给人带来惊喜。这场表演中,很多人都谈到了法律,罗翔老师更是金句频出:“法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超越个人情感。”“不过话太多,法律允许,但是不提倡。”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近年来,国内观众对脱口秀既有更广泛的接受,还有更深刻的认识,这和《吐槽大会》这一类节目持续地唤醒与普及关系密切。伴随第五季节目半决赛、决赛的到来,这种现象级吐槽所带的社会态度也不断溢出、不断被发现,有人把它比喻成一本视听态度的“教科书”,慢慢深入人心的《吐槽大会》第五季也将迎来高潮的狂欢。

凭借完全新鲜的赛制和模式,以及嘉宾阵容,我们在高密度、高浓度的语言表达中看到了异化的理想与现实,人们情绪上的释放,应对真实生活动力的增加。

多元融合是新动力,

圈层碰撞才能走向大众

最新一期节目,又出圈了。

王建国对大司马开启了连环“吐槽”,包袱一个接一个,像“你看这些问题多浪漫,它们是彼此的答案”“大司马游戏打得很下饭,啥意思?打得好‘菜’啊”之类的金句也频出。而大张伟为了吐槽五条人《问题出现我会回答大家》歌名的“奇怪”,直接在节目中唱了起来,“告诉大家,我踢到瓶子是故意的,你以为我出了状况,但是你猜怎么着,都是我安排好的梗……”不仅有说,吹拉弹唱的出现也不断丰富着“吐槽”的形式和内涵。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不管是四强选手大张伟“音乐式吐槽”、易立竞“审问式”吐槽、阎鹤祥“相声式吐槽”、王建国传统脱口秀表演,还是像法律学者罗翔、文化学者许知远之类的不同领域代表都能在发声。

《吐槽大会》通过对多元形式的探索,不断与不同的群体建立联系,在圈层与破圈之间找到了语言的最大公约数。比如每一期节目来自各行各业的人,让受众可以在吐槽内容中看到熟悉的一面,更让吐槽变成全民的文化和娱乐。熟悉的知识结构和通俗的表达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对话和张力。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从形式到内容,他们都在表明:吐槽不是门槛,关键在于沟通和打动人心。

节目中展现出的不同社会群体,呈现出了更多的真实、多元与美好。这档现象级综艺的高关注度始终离不开深层次的个性坦诚与社会议题剖析,这种夹杂着“吐槽”中的相互映射在《吐槽大会》里有了更广阔的延伸。

当阎鹤祥谈起罗翔被网络暴力退出微博的事,“您一个教法的在保护自个的时候为什么不用法呢?”他用传统相声式的技巧反问,继续把节奏推进:“后来罗翔说用啦,用的是孙子兵法啊”观众已经开始领悟到这一个包袱的笑点,他继续加上手势往后一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台下彻底笑成一团。虽未言及过多网络暴力的危害,但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便极大地讽刺了乌合之众。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能够看到,随着嘉宾选择范围的扩大,从职业到个性等各个方面,都更加丰富,讨论的话题自然也覆盖了更全面、细分的圈层文化。吐槽归吐槽,段子间多了一些温情,观众笑过之后心中会留下更多耐人寻味的深刻意义。

勇敢表达一步到位?

与社会同频共振才是核心

“苏格拉底让我看到了我的无知。”罗翔接着说,“马思纯让我看到了张爱玲”,他又顿了顿——“想说、但没说过的话”。节奏刚好,包袱也在停顿与推进中变得更有笑点。

除了罗翔,这一季靠着“文化人吐槽”标签再度出圈的许知远,也凭借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圈粉无数,像“审美的偏挟,是一种智力的缺陷”等金句不仅有着体现着知识分子的新视角,也在用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向现实的偏见抗议。以至于有人呼吁:“我们需要类似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不需要多么高深,甚至只需要展现实用主义的一面——云淡风轻又深入骨髓地吐槽别人。”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近年来,综艺节目出现了一种从娱乐观赏到文化培养性的转变。当前观众在快消文化碎片充斥手机屏幕的当下,对深层滋养也有了更多的需要与满足。现象级节目有一个亘古不变的标准——通过好的节目内容展示社会不同层面、各个群体的风采,通过反思引导正确的价值观,为全社会注入新鲜活力。

易立竞用吐槽回应当下时代的身材焦虑,“好多女性为了实现穿衣自由,都在病态的减肥。因为女装的尺码,只有永远赶不上的S码、XS码、XXS码,连瘦死的骆驼都比S码大。”王建国则直切最流行的情感问题,“有人说女人一生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结婚生子,这有点片面,你劝人生孩子,不得看人家两口子感情好不好吗,感情好生一个还行,感情不好,那后悔了咋整?”黄奕也直接剖开自己的伤疤吐槽道,“女人就要找准自己的人生态度,谁对咱不好就淘汰谁,不用怕受伤,敢爱敢恨。”《吐槽大会》成为沟通屏幕内外、连接线上线下的纽带,许多人通过这个渠道亮相发声,尽管言辞犀利,但却引领新风尚、成为传播正能量的新“网红”。

“吐槽”之后呢?这档节目制造反思,然后成了现象级

当以“吐槽”嬉笑怒骂的形式来做表达,也是一个跳出来去看见自己的过程。对自己真实,对自己坦诚。也真实地做事,坦诚地做自己。有评论说,“吐槽彰显出一种直面的勇气和趣味,它有一种‘脱敏’的作用,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讽刺、冒犯、挑战、批评和解构,经由吐槽的形式扩大言说的自由度。”

《吐槽大会》第五季之所以能成为现象级,不仅在于它凝聚起大众的注意力,更取决于它激活了大众的行动力,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影响。与这档节目同频共振的是,更多年轻人开始在社交媒体和现实生活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果时间回到五年前,节目第一季还未开播之时,“吐槽”还只是一个流行词,但随着节目每一季与大众的互动,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特殊语境的“吐槽文化”,有认可,也有参与,还会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一档节目变成一种肉眼可见的社会思潮。

我们也期待着,现象级会制造更大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脱口秀   现象   节目   赛制   大众   坦诚   嘉宾   观众   形式   现实   大会   法律   社会   更多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