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来源: 正解局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互联网扶贫让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走进贫困地区,让优质产品走出大山。

01

农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浩瀚的星空就是一部壮阔绚丽的史诗,诱惑着人类的好奇心。

当地球上第一个人类仰望星空时,也就迈开了追寻文明和真理的脚步。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来没有停止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探索激情。

东方红卫星、神州飞船、嫦娥工程、天宫空间实验室……近几十年,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步伐迈得更快、更远。

前几天,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又成功发射升空。

这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根据计划,“天问一号”探测器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会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着陆、巡视等任务,开展火星科学探测。

如果任务成功,中国就将是苏联、美国之后第3个降落在火星上的国家,并且是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任务的国家。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天问一号”发射升空的时候,无数双眼睛仰望苍穹。

在其中,有一些很可能被我们忽略的群体:农村地区的青少年。

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更加闭塞,获取信息的渠道、技术、手段更加有限,对外界也更为好奇。

“探测火星到底有多难?”

“发射为什么选在7月?”

“为什么探索火星非长征五号莫属?”

“我们未来真的可以移民到火星吗?”

……

谁能来回答他们的问题呢?

02

十一省挂零背后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真相

这些在我们看似随手一搜,既有文章,还有视频、动画来解答的问题,而对于农村地区的青少年来说,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天问”。

这并不夸张。

著名学术期刊《当代青年研究》发表过一篇论文,在对安徽省10城市的3045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后发现,尽管农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和城市青少年差距不大,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是城乡青少年的共同追求,但是城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平均水平却要高于农村青少年、城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发展性强于农村青少年。

哪怕到今天,城乡青少年科技素质差距,也没有完全弥补。

举个简单的例子。

看看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这是目前国内面向学生级别最高的学科竞赛,如果能拿到好的等次,也就意味着拿到了北大清华等名校入场券。

下面是从官网查询的第33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一等奖情况。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全国一等奖共评出107人,浙江、湖南、山东最多,都是10人。

这其中当然人口基数问题,还有竞赛传统积淀(比如湖南这块一直都不错)等因素影响。

但还有很根本的原因:区域差距、城乡差距。

比如,黑龙江、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都挂零。除了黑龙江,其他省份都在西部地区。

如果我们再仔细看,拿到一等奖的学生又几乎都来自城市地区的学校。

比如,湖南10个学生都来自省会长沙,江西6个选手都是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当然,这只是精英学校和精英学生的情况。

如果推开来看,城乡普通学生在基本科学素养上的差距更加具体。

2017年高考全国课标Ⅰ卷作文题,列出了12个关键词,要求考生“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这12个关键词中,共享单车、高铁、移动支付,也就是其中1/4,农村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

但城市学生却已经司空见惯,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理解自然比农村学生要深刻。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一项关于科学知识与探究能力的调查,来源:周静静,《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及分析》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现在大家很熟悉他,他创办了特斯拉、SpaceX。

但他的青少年却有些“黑暗”。

他出生在南非,8岁,父母离婚。

在学校,他是班里年龄最小、体型也最小的孩子,经常被霸凌。

用他的话说,自己的童年一点也不快乐。

但他疯狂地读书,后来把学校以及邻近图书馆的书都看完了。

他尤其迷恋天文,用他的话说,“打14岁那年起,太空我就去定了!”

现在,他拥有了和美国、俄罗斯等航天大国相媲美,甚至技术更强的重型运载火箭。

他造出了现在世界上最好的电动汽车。

但他最终的目标是,让人类移民火星。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少年时代的马斯克

03

真正的平等是梦想的平等

马斯克无疑是幸运的。

虽然少年时代,他和父亲关系很一般。

但他父亲是一名很棒的电子工程师,受父亲的启发,马斯克从小对科学技术就十分感兴趣。

10岁时,他用自己攒的零花钱和父亲赞助的资金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电脑,开始学习编程。

12岁,马斯克成功设计出一款游戏软件,并卖了500美元,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他第一次领略科技、商业的巨大魔力。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人都是有梦想的,有时需要的只是小小的花火,把它点燃。

点燃马斯克梦想的,也许就是父亲赞助买的那台电脑。

可,点燃农村千万青少年的梦,又能是谁呢?

发出这样的疑问,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农村地区现在有大量的留守儿童,父母到城里谋生,孩子只能留在农村由爷爷辈的亲属或者其他亲戚照顾。

因为统计口径不同,全国留守儿童的数据也不同,最高的数据说全国有6000多万,还有说有690多万。

但不论数据是多少,我们能确定这些孩子在接受父母的关心上,肯定会有缺失。

那么,靠学校呢?

中国科普研究所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动态》上发表的一篇调查文章就显示,农村地区学校的媒体设施普遍落后,还是以投影仪为主要授课工具,农村青少年在正式的科学学习情境中,仍是单方面地接受知识而无法使用更多媒体设施开展自主学习。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除了硬件差距,更重要的是软件上的鸿沟。

去年一条新闻引发巨大讨论:深圳中学新聘了35名教师,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不少还是博士或者博士后。

和深圳中学这样延揽顶级英才相比,农村地区要配齐科学老师都很困难,由数学甚至体育老师兼任很普遍。

有农村地区老师也反映,科学课最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方式是“动手做”和“观察”。

但因为软硬件条件限制,农村地区的很多实验都是教师讲,学生记:最终还是为了考试。

学生很难领会到其中的乐趣。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04

山村孩子特别的科技课程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被看到了。

随着许多科技企业的加入,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解决方案。腾讯整合自身教育品牌发起智能教育“光合计划”提升校园信息化能力。阿里则专注乡村教育工作者赋能。发力“金融+科技”的中国平安,利用其专业能力,在农村学生科技素质教育上深耕数年。

1994年,中国平安在安徽六安捐资修建第一所平安希望小学。从那时开始,中国平安就投身到中国教育扶贫之中。

在这二十多年间,设立希望奖学金、校长培训、支教、捐赠图书、校舍援建……中国平安帮助了几十万乡村孩子圆了“上学梦”。

其中科技素养提升成为了重点项目与核心驱动,通过研发科技素养校本教材、设计科学试验包、援建科普实验室、培训师资等方面来重点支持全国贫困地区小学,建设“全国科技素养实践学校暨平安智慧小学”,提高乡村孩子们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并最终实现科技素养的提升。

以科技力量为乡村教育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撑,弥合城乡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鸿沟。

7月27日下午,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统筹主办,广东省委网信办支持、中国平安承办的“村暖花开·互联网扶贫行动”首站在广东河源启动,就给河源紫金县龙窝镇莲塘小学的学生带去一堂“发现身边科学”的互联网直播情景课程。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活动邀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编审庞之浩老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一起追“天问一号”的热点:

探索火星的意义和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探索火星为什么这么难?为何7月扎堆去火星?各国准备得怎么样?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在莲塘小学教室里,广东省委网信办、中国平安志愿者、校方等一起协同担任指导员,分组带领学生组装“火星车”实验包。在动手实践中,让这些仰望星空的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到航天科技的魅力。

同时,来自中国平安的科学家为学生带来机器人展示课程,让学生了解到AI科技的最新应用与发展。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在这其中,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广东省委网信办、莲塘小学等多方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多方的协调与合力下,才呈现出这一堂精彩的科技素养课。

除此之外,课程全程在全国平安智慧小学、希望小学进行直播,同步通过平安寿险金管家、平安私人银行等业务渠道进行直播,借助互联网力量将科学知识传递到更多地方。

在科技资源贫瘠的河源紫金县和众多贫困乡村,这堂“发现身边科学”主题情景课,点亮了孩子们心中梦想的火花。

05

科技,点亮更多中国乡村

中国消灭贫困,这将不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第一次,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也意义非凡。

解决贫困问题,目前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产业扶贫,最直接;二是医疗扶贫,最底线;三是教育扶贫,最根本。

为什么说教育扶贫最根本呢?

因为,只有教育扶贫才能从根源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就像上面已经分析过的,贫困地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也在教育,师资缺乏、资源有限。

直接的后果是,贫困地区学生见识的窄化,丢掉梦想。

事实上,真正的平等不是资源的平等,恰恰是梦想的平等。

而现在各方所做的努力,正希望让乡村儿童也能平等拥有梦想的机会和空间。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而其中,培养科技素养又最为关键。

因为,科技不仅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科技也能提供跨越鸿沟的最强力量。

提升乡村孩子科技素养,有效、可行的方法就是互联网。

互联网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它能轻而易举地突破时空限制,为各地提供平等机遇,促进各地和人群的均衡发展。

这些年来,中国平安创新扶贫模式,以云平台等技术为信息桥梁,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提升乡村教育水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获得平等的教学体验和接触机会。

这次的“发现身边科学”主题情景课只是中国平安互联网扶贫的一个缩影,背后展现出的是多面的社会效应。

一方面,平安联合多方力量正在帮助乡村儿童科技素质教育问题,是以业务特色与科技实力直击当下素质教育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科技能力发挥着愈加重要的能力,平安以科技能力拉动,结合基金会、学校、政府等各方资源加入,助推互联网扶贫。

以科技能力为力,科技素养为鼓,让科技成果的共享传到更远的地方。

别忘了,乡村也有仰望星空的人

到现在,中国平安1054所智慧小学遍布全国各地,援建实验室120个,培训村小教师13987名,惠及贫困学生30余万。

中国平安还在开展线上教师与校长培训,提升村小教育工作者在科技素养教育方面的教学水平。到2019年底,线上线下培训教育工作者超过1.1万人。

接下来,中国平安“村暖花开·互联网扶贫行动”还将在三区三州及其他贫困地区落地,通过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齐头并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助力脱贫攻坚战。

诞生于半个世纪前的互联网,重塑了今天的世界。

今天,互联网正在悄悄改变着千百个还处在贫困中的中国乡村,帮助着无数仰望星空的乡村孩子,点亮他们的科技梦想。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就能让世界变得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乡村   火星   平安   贫困地区   素养   中国   青少年   平等   星空   能力   农村   梦想   地区   科学   体育   学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