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挺长一段时间里,每次打开头条,总是能看到有好几条“评论”通知出来,打开一看,大多都是早些时候写的这一系列的文章。有些甚至是一年多前的了。其间依旧有不少水平很高的看官,给出的评论与观点非常有“嚼头”,引得我赶紧翻书查资料的,倒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自然,同时还是有一些俗不可耐的“地域黑”啥也不说,过来吐口痰,放口气,撒点印记就走的。要真有些东西也就得了,连文中写的是啥都没搞明白,能拼出来几个字就觉得站在真理那边了,当个玩笑看也就得了。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昨天看到,有个朋友在回复中提到关于对“二里头遗址”质疑的问题,原本我是不想对于这一类问题来展开说的。一是本身不是专业干这个,不少问题也是从不同公开渠道获得,本身就更多是观点而非定论;二就是觉得这种动辄去质疑官方界定的东西,未免有些妄想的意思,世间并非那么多阴谋论存在。但是,也是想起,不仅是“二里头”,还有不少看官曾经对“丰镐遗址”提出过质疑,乃至还有朋友煞有介事的提问:“成周”遗址在哪的问题。关于问“成周遗址”的,权当个笑话。不过在前文中,确实有不少朋友质疑过“丰镐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规模的,和对于“二里头遗址”的存疑观点相似。索性,在重开这个系列之前,先以我的观点,聊一下这种“质疑的声音”。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当然了,也不可能过于长的篇幅来深度分析这个事儿,咱也没有这个专业素养。为啥敢于聊,因为在我看来,认可和质疑其实从不同的角度上看都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形成这种质疑的主要原因,主要就在于对于所获取信息的过滤与甄别。现在网络上对于“二里头遗址”的质疑,抛开部分心存不轨的纯粹“地域黑”之外,大多所引的论据,是前两年网络上盛传的《国家文物局对于夏都命名的审批回复》,不少人以此来判定,洛阳市甚至是河南省是在置国家文物局的命令不顾而自行其是。殊不知这种揣测有多么的可笑。可知,这份《批复》标注的时间是2017年,而在2019年的10月份,“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已经正式开馆并向公众开放。具体博物馆的审批流程咱不了解,但它的建设工程,必然是有章可循的,起码要比一般咱们可见可知的工程要复杂繁琐得多。而且,像这一类“国家级”考古类重点工程,国家从审核到批示,是非常之严格的,岂是短时间内能够决定的事儿。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以另一个同样被认为是“夏商”时期考古遗址的国家级考古博物馆:四川省“三星堆遗址博物馆”为例。“三星堆”的发现始于上世纪20年代,发掘工作的初步完成是在1986-1987年,在1987年的10月和1989年的5月先后有过两份“简报”。1988年,四川省开始讨论申报建立博物馆,与一二号坑的挖掘工作距离仅有一年。1988年8月,四川省编委批准建立“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的建设方案,然而,直到1993年,国家文物局方才下发了《关于建立三星堆博物馆有关事项的批复》,其间一些周折可想而知。直到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的名称才正式确认。从申报建设到建设完成确定名称,已经历经10年!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再看“二里头”。199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偃师二里头1959-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问世。实际上等于是国家对于“二里头”考古发掘工作的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报告。其间不仅对“二里头遗址”的地理概貌、发掘经过、文化分期、一号和二号宫殿基址、一般居住遗迹、墓葬,以及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文化遗物有着颇为详尽的介绍,同时也对“二里头文化”的渊源、类型、性质、去向和“二里头遗址”的性质等问题作了探讨。我曾经有幸在一大哥那里看到过初本,翻看几页,几近天书。但是,通过查询也可知,“二里头”的发掘工作已经持续了几十年,2014年10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纂,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五本考古报告:《二里头:1999-2006》,一时间震惊国内外考古界。2017年博物馆正式奠基,2019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这之间经历的时间还是过程,都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像这样一个国家级的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开馆前后,国家文物局局级重要领导,以及国内外众多知名博物馆、考古界及文化界大咖纷纷到场参观、指导、祝贺,你说国家层面不认可?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相同的问题同样出现在西安“丰镐遗址”的发掘上。前些年,但凡提及“丰镐遗址”,必有别有用心之人拿出遗址的发掘发现“规模”的质疑说事儿。乍一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压根也经不住推敲。一说“丰镐遗址”面积过小,基本大都是一二百平方米的区域,还列举了不少网上“新闻”的截屏。且不讲真伪,仅从部分的发掘“面积”来判定遗址规模,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而且,这种观点大多是源于1998年和2007年前后的一些考古新闻中的“片段”,根本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一些过于学术的佐证就不在文中例举,就拿一些更加通俗易懂地来探讨。对于商周时期所谓“王城”的规模,不少网友也有着一些被影视作品影响后的“偏见”。在那个时间段,受限于生产力,王城的规模根本不可能像一些影视文学作品中那样气势宏大。西安的“丰镐遗址”是这样,洛阳以及其他在同历史阶段有城市文明存在的地域,很多同时期遗址其实也是这样,根本不会有臆想出来的那种大规模城市建制存在。我们所需要关注的是,以近年来不断地考古发现,可见“丰镐遗址”实际上也并不是类似于“兵马俑”那样集中的历史遗迹,虽然被定性为“王城”,但它更倾向于一个有相对较为广泛范围的,有中心,有组成,有构架的城市遗址。对于三千多年前的城市遗址,是无法要求它具有与现在城市规模或者组成结构的。所以,单从“规模”来论证,也是有悖于客观的历史观的。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那就是始于2001年,非常著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工程的全称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其间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和繁杂,是几乎囊括我国近代所有重大考古发现的一项综合性的发掘、研究、讨论与归纳总结的工程。一些被我们所熟知的,如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这几个重要的、距今5500—3500的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并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还有通过研究所被列入重点考察范围的中原文明“六大都邑”——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夏代中晚期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河南郑州大师姑遗址。而其中的“二里头遗址”,则更是重中之重!有这种极具说服力的“官方解释”作为背书,真搞不懂,为什么一个“夏都博物馆”的名号,竟会引来众多心怀各种目的的质疑,足见一小部分的居心叵测了。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内容,过于庞大也过于专业,咱自然是不敢过多延伸,有很多渠道都可以查到一些非常详尽的内容。至于我,也只能看到什么写什么,理解什么说什么。至于那些常怀“阴谋论”与“万事皆有黑幕”的小部分人,自然是不妄图说服什么,只是觉得,有些东西,就摆在那里,妄自菲薄,随意诋毁其,别有用心,总该让更多人知道。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文末,突然想起件事儿,还是就这个“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来说。从中可以很清楚地提到过“都邑”一词。这让我想起,在我之前写的一系列关于西安与洛阳的文章中,有不少朋友很煞有介事的用“雒邑”中的“邑”字,来论证当时的“雒邑”是一个“小地方”,而“京”才是“大王城”。当然,如果完全断章取义地来解释,就“邑”字而言,确实在一定时间段内,确实是“县”一级城市的另一种别称。可是,但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也都应该知道,“县”这个建制,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所建立的“郡县制”,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县”这一说。同时,“邑”也有部分诸侯封地的解释,那就更不用多解释了,封建制从何时起?在此之前的“邑”是作为什么象征的?我国古汉语中为何有“都邑”一词?显而易见。在“雒邑”之前,早有多处地方被称作“邑”,其中就包括古商都城以及一些尚未被考证出的“夏邑”。就连被称“镐京”的“丰镐”,本身就是“丰邑”和“镐城”的合体,还有周文王时期的“西岐”,也被被称为“歧邑”。实在想不通居然还会有人拿这个说事儿?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嗨......

本想简单聊上几句抒发下心中的感受,没想,又码出来三千多字。也罢,权当为准备开始继续地“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城市”系列文章,做个小铺垫吧。时逢“中秋”,愿,安康!

闲聊浅谈那些对“二里头”的质疑!阴谋论与地域黑请靠边站

#二里头##洛阳#

相关过往:

西安VS洛阳!史上真正的第一次王城对决!周平王真的只是东迁吗?

周厉王的日子还真不好过!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十三)

周厉王真的只是一个暴君吗?聊一聊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十二)

槐里·犬丘,懿王是迁都还是被流放!我眼中的西安与洛阳(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国家文物局   偃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   洛阳   靠边站   西安   河南   遗址   地域   博物馆   中华文明   眼中   观点   规模   国家   工程   城市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