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的迎宾桥/开封迷

今天无事跟学友们,网友们,朋友们,闲聊一下开封市的迎宾桥。原来的包府坑中间是没有路没有桥的,因为外宾要来开封参观,所以在包府坑中间才用土垫出来一条路,后来又铺上柏油。随着时间的发展,今年又在包府坑的马路上建了双向四车道的“迎宾桥”。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市的变化真是大,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风景越来越美,这里很适合百姓居住。我们今天闲聊的迎宾桥,它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迎宾桥上有408个小石狮子,它是模仿北京的卢沟桥上的小狮子雕刻的。新建的迎宾桥有17孔,它是模仿福建省惠安的洛阳桥建造的,“洛阳桥"有47个孔。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正如古时的“天津桥”不在天津,是在洛阳。而“洛阳桥”也不在洛阳,是在福建省的惠安。它是我国最早的跨海大石桥。说起洛阳桥,它与开封也有一些关系。北宋四大书法家蔡襄曾在开封府当过府尹。但蔡襄在福建省惠安任官时,号召当地商民筹集白银万两,历时6年建成洛阳桥,桥长1106米,宽5米,桥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上有28尊石狮,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因洛阳江的入海口处水面宽阔,江底遍布淤泥,无坚实基岩可依托,加之海潮涨潮落,咸水侵蚀,因此,在这样的地方建桥实属考验,建桥过程可谓艰苦。正因如此,洛阳桥在很多方面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建桥史上的先河,有诸多方面值得借鉴,细数有三: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第一是采用筏形桥基。若要在洛阳桥所处位置建造稳固桥基十分困难,工匠们先是沿着桥的中轴线往江中抛入大量石块,使这些石块形成一条可以连接到江底的矮石堤,再在上面建造船形桥墩。这种桥墩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尖,以分水势。桥墩大小不一,中部水流湍急处采用大桥墩,两侧水流较缓处采用小桥墩。这种桥基建造方法使得洛阳桥千百年来十分稳固。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第二是利用牡蛎固基。由于抛入江中的巨石散乱,空隙不一,故桥的稳定性较差,需要加固。于是当地人想到了牡蛎,因为牡蛎具有固着性特点,它的壳可以附生在岩礁甚至其它牡蛎的壳上,繁殖能力强。利用牡蛎这种特性,能够把原来松散的石堤胶结成牢固的整体,防止基石被潮水冲走,相当于给桥基穿上一件“金钟罩”。这种以牡蛎加固桥基的方法,开创了将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建筑的先例。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第三是发明浮运架桥。洛阳桥的每一段桥面均采用大小相同的花岗岩石梁构成。全桥共计石梁百余根,每条石梁重达数吨,要在风大浪急的水面上架设如此巨大的石梁,这在古代确实是大难题。聪明的当地人想出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浮运架桥法,利用潮汐涨落,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上桥面,既减轻人力负担,又方便石料运输,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据传说唐宣宗在游乐洋江时,览山川之胜景,有“类我洛阳”之语,遂将江名改为洛阳江,江上蔡襄指挥下建的那座桥才叫了“洛阳桥"。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的迎宾桥/开封迷

今天无事跟学友们,网友们,朋友们,闲聊一下开封市的迎宾桥。原来的包府坑中间是没有路没有桥的,因为外宾要来开封参观,所以在包府坑中间才用土垫出来一条路,后来又铺上柏油。随着时间的发展,今年又在包府坑的马路上建了双向四车道的“迎宾桥”。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市的变化真是大,道路越来越宽,楼房越来越高,风景越来越美,这里很适合百姓居住。我们今天闲聊的迎宾桥,它也是有一定意义的。迎宾桥上有408个小石狮子,它是模仿北京的卢沟桥上的小狮子雕刻的。新建的迎宾桥有17孔,它是模仿福建省惠安的洛阳桥建造的,“洛阳桥"有47个孔。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正如古时的“天津桥”不在天津,是在洛阳。而“洛阳桥”也不在洛阳,是在福建省的惠安。它是我国最早的跨海大石桥。说起洛阳桥,它与开封也有一些关系。北宋四大书法家蔡襄曾在开封府当过府尹。但蔡襄在福建省惠安任官时,号召当地商民筹集白银万两,历时6年建成洛阳桥,桥长1106米,宽5米,桥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栏,上有28尊石狮,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像分立两端。因洛阳江的入海口处水面宽阔,江底遍布淤泥,无坚实基岩可依托,加之海潮涨潮落,咸水侵蚀,因此,在这样的地方建桥实属考验,建桥过程可谓艰苦。正因如此,洛阳桥在很多方面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建桥史上的先河,有诸多方面值得借鉴,细数有三: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第一是采用筏形桥基。若要在洛阳桥所处位置建造稳固桥基十分困难,工匠们先是沿着桥的中轴线往江中抛入大量石块,使这些石块形成一条可以连接到江底的矮石堤,再在上面建造船形桥墩。这种桥墩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尖,以分水势。桥墩大小不一,中部水流湍急处采用大桥墩,两侧水流较缓处采用小桥墩。这种桥基建造方法使得洛阳桥千百年来十分稳固。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第二是利用牡蛎固基。由于抛入江中的巨石散乱,空隙不一,故桥的稳定性较差,需要加固。于是当地人想到了牡蛎,因为牡蛎具有固着性特点,它的壳可以附生在岩礁甚至其它牡蛎的壳上,繁殖能力强。利用牡蛎这种特性,能够把原来松散的石堤胶结成牢固的整体,防止基石被潮水冲走,相当于给桥基穿上一件“金钟罩”。这种以牡蛎加固桥基的方法,开创了将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建筑的先例。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第三是发明浮运架桥。洛阳桥的每一段桥面均采用大小相同的花岗岩石梁构成。全桥共计石梁百余根,每条石梁重达数吨,要在风大浪急的水面上架设如此巨大的石梁,这在古代确实是大难题。聪明的当地人想出了“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浮运架桥法,利用潮汐涨落,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上桥面,既减轻人力负担,又方便石料运输,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据传说唐宣宗在游乐洋江时,览山川之胜景,有“类我洛阳”之语,遂将江名改为洛阳江,江上蔡襄指挥下建的那座桥才叫了“洛阳桥"。

开封的迎宾桥 文/开封迷

作者简介:

赵祥,男,现年75岁,原在开封市公安局工作。因是开封人,非常热爱故乡,所以网名叫开封迷。为了过好老年人的生活,发挥余热,为宣传开封出一把为,经过在市内扫街(即走街串巷采集有关资料),自己背熟后,再向各界朋友义务导游。文中图片拍摄:开封迷

编辑:蒋顺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船形   卢沟桥   开封市   惠安   桥基   桥墩   桥面   福建省   条石   洛阳   牡蛎   石块   当地人   稳固   水流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