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更可怕的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保卫战,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中国最为几千年以来的农业大国,粮食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就是命根子。经历过粮荒和饥荒的国人们,没有谁比我们更懂得饥饿带来的危害。甚至在古代发生饥饿的时候,都出现过“易子而食”的事情,因此,粮食作为不单单是让我们吃饱饭,更是一个国家极为重要的战略性武器。

比芯片更可怕的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保卫战,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而我国目前坚守的粮食稻田底线是“18亿亩良田”,这根红线是坚决不能触碰的,因为关系到中国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但是一些所谓的专家在网上说不用过度坚守粮食种植底线,完全可以进行“农业自由贸易”。

这句话很简单,意思就是说粮食不够的话,可以直接进行进口,去其他粮食生产国购买。但是或许很多人不知道,比起芯片自主,更为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粮食自主。

比芯片更可怕的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保卫战,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正是在2014年,我国正式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连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大国,都开始进口粮食,那么其他国家都会想到,未来粮食一旦短缺的话,这会给一个国家造成巨大的危险。

于是我国当时也做出决定:在中国未来的头等战略大事中,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的环节。

然而就在2015年的时候,此时的全球仍然深陷于世界经济危机的阴霾之中,但是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的我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大米的价格在被国外资本疯狂炒作,各种大宗粮食商品被国外资本手握大量的合约,他们一边疯狂的将粮食价格吵到天际线,收割发展中国家的财富,造成粮食危机。

比芯片更可怕的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保卫战,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同时一边疯狂做空粮食合约,造成粮食价格暴跌,以至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的收益受到剧烈波动,出现了“农民不愿种粮食”、“宁愿种花草,也不愿下田地”的景象。而特别是以华尔街资本为首的国际炒作团队,就这样用资本的力量,收割各国的“韭菜”。

此时的中国,大家根本就感受不到国际上粮食价格疯涨的迹象,大家在生活中会觉得,粮食的价格好像贵了一点,但也不会在意。而农民也觉得每年的粮食收购价,都是递增性的上涨,保证农民的收益不受到损害,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国家粮食储备带来的稳定。

比芯片更可怕的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保卫战,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而这背后的男人,就是受到万人尊敬的袁隆平院士,也正是他的杂交水稻增产的突破,在2015年后,突破到每亩1000多公斤,打破世界纪录。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保证再多养活8000万人口,同时袁隆平院士培育出各种适合我国土地环境的种子。

比芯片更可怕的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保卫战,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即便是在盐碱地、沙漠地等,都可以种出粮食。因此,这也极大地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的:与世界大国的竞争,光靠武器是解决不了问题,谁能控制粮食,谁就能控制整个人类。

因此像美国人对一些国家的制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粮食禁运,直接将整个国家的粮食销售渠道全部封死,像俄罗斯、朝鲜出现过好几次粮食危机,而但最后都平息下来,这背后的博弈,就是中美之间的粮食安全保卫战,而一战,让中国绷紧了神经,下定决心要求国人节约粮食,并且将“浪费粮食首次写入法律”。

比芯片更可怕的围剿:中国粮食安全的保卫战,袁隆平院士功不可没

而国家也推动农业高科技人才下乡,用科技来帮助农民,就像袁隆平院士说的:我招收的研究生、博士生,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到田里面去,电脑上是种不出粮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是最为可怕的,粮食是维护所有物价的重要基石。

正如国家所说的:我们要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里。一旦出现粮食危机,想要靠买,这是不现实的,也是将一个国家的命运放在别人的手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基辛格   院士   中国   粮食安全   功不可没   保卫战   美国   大国   粮食   芯片   粮食价格   资本   危机   农民   疯狂   我国   农业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