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通用后,福特也跑路了,印度的人口为什么不能成为红利?

9月9日,福特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公开表示,将在今年年底前关闭Sanand组装工厂,并将在2022年6月底前停止金奈发动机和组装工厂的生产。汽车巨头福特在亏损超过20亿美元后,决定撤出印度。

在印度艰辛地支撑了26年之后,汽车大佬福特表示扛不住了,要跑路了。据该公司高层声称:一方面多年来亏损太过严重,一直没能在印度找到一条“通往长期盈利的可持续道路”;另一方面福特汽车始终没能在印度争取到消费者,如今该公司生产的系列汽车在印乘用车市场份额占比还不足2%。

继通用后,福特也跑路了,印度的人口为什么不能成为红利?

当然,像福特这样大型的企业,说撤离不可能像普通人搬家一样,一车就打包拍屁股走人。卖出去那么多的车,还需要各种售后服务。因此在印度依然会有一些业务,为了重组这些业务,福特还要付出20亿美元的代价。

2017年,通用汽车退出印度以后,虽然印度政府一直表示要激励外企在印度建厂,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2020年,丰田汽车在多次协商和考虑后表示:不再寻求更多投资,不会扩大现有规模。

继通用后,福特也跑路了,印度的人口为什么不能成为红利?

如今,印度这个世界一致看好的下一个“人口红利市场”、下一个“世界工厂”,正在不断地打大家的脸。尽管印度政府一再鼓吹“印度制造计划”,还一边在国际上编造中国制造业撤离的谣言,但终究恐怕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外来制造企业来到印度,一方面在产品制造上没有获得高性价比的劳动力红利;另一方面也没有从人口数量巨大的印度获得同样巨大的消费市场。印度的所谓人口红利,不但没有为印度带来红利,反而成了印度的巨大负担。

继通用后,福特也跑路了,印度的人口为什么不能成为红利?

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个原因是印度支离破碎的国家管理体系,没有能力为制造业安家落户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基建落后,能源奇缺,交通水平太低,行政效率低下。更让外企胆寒的是,印度政府一方面高喊着要吸引外企进来,一方面又毫不客气地把外企当猪宰。

第二个原因就是印度的基础教育太过落后,国家没有建设好教育体系,人口受教育水平低下,素质自然低下。庞大的人口数量没有能成为劳动力资源,而当国民都难以养活自己的时候,自然就反过来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继通用后,福特也跑路了,印度的人口为什么不能成为红利?

人口数量越庞大,国家的管理难度也会呈几何级数上升。纵观世界就可以发现,那些百十来万人的小国,光靠旅游业就能把日子过得很滋润。而人口数量到了过亿的时候,一个人一口饭都会成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很明显的是,印度政府还没有管理一个13亿的超级人口大国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福特   印度   红利   吉姆   大佬   法利   人口   外企   劳动力   低下   工厂   人口数量   政府   国家   体育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