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课外班建议(一)

客观于社会层,有国家大力提倡的减负背景;主观于家长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恨不得孩子都能培养成全才。因此,各类课外班如火如荼。

自孩子出生,就开始规划早教了,这部分因家庭而异吧,有条件还是不能错过吧,虽然没有绝对的科学依据,个人觉得当作给孩子的锻炼也是好的。

之后就是3到6岁,幼儿园阶段。这个阶段是兴趣班阶段,尤其5岁以前,只要引导得当,孩子都能积极并快乐的参与。如果在这两年里能够挖掘和培养出孩子的兴趣所在,后面的坚持就会容易很多。为啥说是5岁以前,因为5岁的阶段孩子认知和涉猎增加,已度过或正处于第一个小叛逆期,如果你5岁以后再和孩子商量的难度会增加,强制着学真的没有太大意义。

在这个期间,报班的原则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因为孩子的精力有限,在前期多涉及一些,后面要根据兴趣坚持或者放弃。不要从大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认为这个也重要那个也重要,出来真正的特长和爱好才是最终目的。

3岁可以学什么?第一个是语言类,学语言要趁着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一旦母语习惯根深蒂固则会增加语言启蒙的困难;第二个是棋类启蒙,在他可以分清黑白颜色,认知文字形状的前提下,探索可能的兴趣点;第三个是运动兴趣,比如篮球等,重点在兴趣和天赋发现,而不在运动量;第四个是声乐启蒙,旋律意识的培养。乐器类可以到5岁以后,甚至是琴类、弦乐、管乐都要因年龄段而选择。第五个是演讲口才类,个人认为这种到孩子上学时非常有帮助,包括孩子的理解和表达,包括信心培养等等都很有好处。当然还有舞蹈啊等等很多哈,就不一一罗列了。特别不建议孩子太小练习书法,手型发育阶段书法方面的练习无异于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国学类,速记类,脑开发类,建议做好甄别,其实在当下还都不成熟吧,有一点过于强调卖点而没有真正的完整的理论支撑。

怎样做减法?在这个阶段,建议同时学习的兴趣班不要超过4个,在尝试之后孩子完全没有兴趣和潜力的班果断放弃,确定一个主要的兴趣方向,确定两个次重要的兴趣班,保留一个尝试的名额用来切换。在学前班的时候,根据孩子精力和兴趣度,可以减到一主要一次要,甚至在临入学就保留最重要的。不要强逼着孩子按照家长的想法去无趣的考级,哪个也不舍不丢。

兴趣是根,快乐是源,习惯是路,成就是果。有时候,付出并享受过程也是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乐都   建议   目的   拔苗助长   关键期   减法   年龄段   课外   认知   书法   精力   家长   兴趣   习惯   阶段   语言   孩子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