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人”,到底我们是该支持还是不支持?

我们通过百度百科搜索:“职业打假人”(Professional extortioner for fraud fighting)是指一种民事行为人,由于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横行,普通民众无法识别保护自身权益,许多民众通过自身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通过法律途径主动打击市场流通的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消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

“职业打假人”,到底我们是该支持还是不支持?

很多消费者在买到假货的时候并不会使用自己手中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自己,很多都是自认倒霉。

不过,随着职业打假这一行业的出现,职业打假人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由于是职业打假,那就难免会出现知道是假货还要买的情况,最终通过上诉获得假一赔三的权益。这种行为一度让法律难以界定,有人认为这是敲诈勒索,有人认为这很合法。

“职业打假人”,到底我们是该支持还是不支持?

此前,王海打假辛巴燕窝事件让“职业打假人”这个群体走进大众视野。王海称,“打假辛巴只是打着玩,会继续紧盯带货主播”。紧接着,李佳琦、罗永浩先后中招。


“职业打假人”,到底我们是该支持还是不支持?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职业打假人算是一个稍显“遥远”的群体,但店家和公检法工作人员却对这个群体丝毫不陌生。“很多店家怕麻烦,往往同意私下协商。”林静在电商平台经营一家美妆店,因拒绝协商,她被告上法院。“中国法律文书公文网上,‘撤诉’基本意味着店家妥协”,林静拒绝妥协,打假人投诉她“进口商品没有中文标签”,她积极提供商品具体信息、进货渠道、发货渠道、与打假人的聊天记录等资料进行应诉。

以前卖家做电商最怕的就是差评了,只不过现在平台的发展,加上差评的重要性越来越低了,所以卖家才是不怕差评了。只不过现在越来越怕的还是职业打假了,不一注意就是容易中招了。

“职业打假人”,到底我们是该支持还是不支持?

一位卖家就直言前段时间才遇到职业打假,被敲诈了500块钱,好在后面没有投诉成本,最后也只是赔偿了12块的运营给他,不过也是挺气人的。

这种有真有假的时代,我们应该搽亮眼睛,理性对待“职业打假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假人   职业   行为人   货主   公检法   进口商品   大众   假货   店家   民众   视野   群体   只不过   权益   法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