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其国家民族成分大多数是华人。而华人群体又是一个乡愁很重的群体,台湾的余光中老先生说过: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是的,无论新加坡华人们漂泊多远,但他们的祖先是来自大陆的,他们传承的是华夏的文化。不过,由于某些原因,新加坡华人的处境很是尴尬。而学习汉语就体现了新加坡华人们的这种处境的特点。

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新加坡人居住人口560多万,而新加坡公民大约有400万左右。新加坡公民主要分为4大族群,华人、印度裔、马来裔以及欧亚混血族群,其中华人人数大约占74.2%,占主导地位,马来族13.3%、印度裔9.1%、其余占3.4%。

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新加坡华人群体的祖先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南方,还有少量来自台湾及海外;主要群体为来自福建、广东、海南等地的民众,尤其以闽南、广府等地居多。

我们知道,中国南方多山,古代交通不便,语言的差异很大,不似北方那样相似统一。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南方众多的方言的将这些特征体现的淋漓尽致。

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所以,老一代移民们到了新加坡之后,大家各自说着自家的方言,这对华语群体的交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统一华人群体方言的行动势在必行。

不过,当时由于国际局势的影响,李光耀为了新加坡能够与西方国家进行更便捷的交流,将英语定为第一语言,在全国大力推广。虽然华语、马来语与泰米尔语也同样成为官方语言,但在推广英语的同时,无形中就压制了其他语言的发展。

李光耀在推广英语的时候,坚持执行双语政策。对于这点,做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华人群体间,由于方言太多、太杂,所以,即便推行双语政策,仍旧不能将华人群体拧在一起,解决华人间交流的问题。但是对李光耀而言,他视其为自己的最大成果之一。

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2013年,李光耀在会见德国总理施密特时曾经说,新加坡实行的双语制度是自己一生中最得意之作之一。将双语制度抬到如此高的位置,足见李光耀对此事的重视,言语中也慢慢的自豪感。

李光耀虽然是新加坡的总理,但是他同样首先是一个华人,他也有自己的根。

李光耀年轻时曾经到西方留学,但是在接触西方文化之后,李光耀认识到,自己对于西方的文化、理念、行事准则等都有不同的见解,更确切的说,是不认同。

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李光耀既没有接触传统文化的全面熏陶,又对西方文化来说属于半路出家,所以,他很难对两种文化有着全面的认识,更形成不了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文化的个人观念。他很矛盾,夹在两种文化之间左右摇摆。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没有归属感,新加坡就在眼前,大陆就在不远,但李光耀仍旧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这种现象说明了,华人在文化传承上的模糊不清。

另外,李光耀作为新加坡华人的一份子兼最高代表,他需要得到民众的支持,李光耀不会说汉语,但是面对占据绝大多数的华人选民,不会汉语,就成了李光耀的硬伤。

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李光耀曾经多次提到,新加坡华人如果只说英语,这就属于让华人们放弃了自己的根,放弃了民族文化,放弃了价值观缺,却了这些,那么,华人们将会彻底丧失斗志,丧失骨气,作为一个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国家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导致一个国家丢掉奋斗、陷于堕落更可怕的了。

所以,一方面是为了现实的需要,眼前的利益;另一方面是为了新加坡华人能够重塑民族文化,找到回家的感觉。李光耀此后发动了著名的”学习华语运动“。

留住华语,留住根,李光耀说新加坡华人要保住骨气

李光耀已经去世几年了,但是他在新加坡开展的学习华语运动一直延续了下去,直到如今,这一运动仍旧在政府的主导下轰轰烈烈的进行着。

从另一方面来说,随着远东地区汉文化圈的再次复兴,新加坡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定位,入欧还是脱欧,下西洋还是回家,这一切都等着新加坡去做出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华语   新加坡   多山   马来   华人   汉语   印度   乡愁   台湾   骨气   英语   双语   方言   群体   语言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