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锦衣卫,中国古代最大的神秘机构之一,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15年(1382年)正式创立的。不过创立之初,并不完全是大家印象中的,锦衣卫去哪家,哪家就遭殃的形象。它的前身是秦军都尉府,还管辖着仪鸾司,简单说就是皇帝的安保兼礼仪大队。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朝廷会从军队或者民间挑选身份清白,身材魁梧的小伙子,他们负责皇帝出行时驾驶御车,举举黄罗伞的一系列礼仪后勤。毕竟一群英气逼人的小伙子这么前呼后拥,皇帝的颜面也增值不少。锦衣卫平时的工作还包括驯养皇帝、祭祀出巡时所需的大象、御马等等。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既然是皇帝的第一道门面,那么锦衣卫,前面锦衣二字,说明起码衣品服装的质量不能太低。于是大家想到了锦衣卫的标配:飞鱼服和绣春刀。影视作品为了增强艺术效果,把飞鱼服设计成视觉冲击力较强的黑白二色交叉。但从明代所留存下来的画作及出土的实物来看,锦衣卫身着的是大红色和麻黄色的飞鱼服。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飞鱼服又分为两种。一种属于锦衣卫的制服,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穿,而是有一定级别的职位才能穿着。另一种属于赐服,和莽服,斗牛服一样,不限于仅一位人员,但只有皇上恩赐授予,才能穿着赐服,乱穿飞鱼服会被定为重罪。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绣春刀是明朝锦衣卫和御林军佩戴的统称,但至今没有明确的文献和实物能够详细说明这款兵器的具体造型。在明代画作《出警入靳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跟随在皇帝左右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根据画作所展示的形象,绣春刀的外观风格,仅次于苗刀和雁翎刀。苗刀和雁翎刀,也是明朝御林军的佩刀。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并且根据史料记载,只有重大活动,像皇帝祭祀获得出行时才会身着飞鱼服,佩戴绣春刀。由此可见,飞鱼服,绣春刀不仅不是人手一份,甚至连穿戴的场合都有严格的规定。


讲完了锦衣卫的衣服和武器,那“”又是指什么呢?“”其实是明朝的一种军队编制,卫所制。明朝的军队编制大致可分为小旗、总旗、百户、千户,而千户又可以称为千户所。五个千户为一个卫,所以卫所制就是这么来的。一个卫的驻军是5600人。像我们熟知的天津卫、威海卫等地名,也就是明朝曾在这里设立的驻军,这一称呼也渐渐流传到了今天。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锦衣卫作为三军仪仗队一开始就是充充门面,不过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臣子们不太信任。尤其是那些跟与他开国的功臣们。总觉得都是农民出身的大臣们会不会哪一天也来个谋朝篡位。退一步说,就算我在位期间他们不敢耍什么花招,难不保在我儿子继位后,这些大臣就不会有谋逆之心。

当时的太子朱标宅心仁厚,一看就不是干这行的料。为了保证我大明江山千秋万载都留在老朱家,看来这个艰巨的任务,还得自己下黑手。朱元璋虽然是流氓出身,但毕竟国有国法,总不能大臣今天来上早朝,因为是左腿先迈进门,你就把人拖出去斩了,这样就没人上早朝了。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那怎么办呢?虽然国有国法,但毕竟国法的解释权在我这儿嘛,朱元璋直接新设立了一个机构,绕开三司法。于是锦衣卫被正式赋予巡察缉捕的权利。锦衣卫可以直接绕开三法司,直接对皇上负责,其他人无权过问。锦衣卫还有自己的“诏狱”,可以进行不公开的审讯,所谓“进诏狱,不死也得扒层皮”,就能看出这是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人间炼狱。

就这样,锦衣卫通过捕风捉影,秘密跟踪侦查。在朱元璋对朝廷的清洗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像明初的蓝玉案,也是有锦衣卫指挥使告发,最终有上万人被牵连其中。不过随着有威胁的大臣一个个被告发,眼看行政机构都快没人上班了。这时的朱元璋对锦衣卫的需求已经没那么大,而刚好在锦衣卫审讯过程中又发生了许多刑讯逼供,冤打成招的现象。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朱元璋为了平息众怒,于是在洪武20年(1387年),将锦衣卫所有的刑具烧毁,并废除了诏狱。锦衣卫的势力开始有所削弱,1402年,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把皇权夺走。朱棣继位后,民间对于朱棣夺权的合法性一直议论纷纷,甚至在文武百官中也出现了一些刺耳的声音。所以朱棣这个暴躁老哥立马扶持锦衣卫,来监视和刺探官员们的口风和动向。

朱棣还设立的北镇抚司,专门负责诏狱。他们受皇权特许,严密监视朝堂百官。大到行贿受赂、暗讽朝廷、阴谋不轨,小到喝了什么酒,吃了什么菜,和哪些人会面。甚至连夫妻之间的枕边话都被监视上报。稍有不慎就被抓把柄投进诏狱,忍不住酷刑,被屈打成招,造成了无数的冤假错案。一时间锦衣卫遭遇这些恐怖的形象深深的落在的官员心中,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晚上小孩不睡觉的时候说对他说,锦衣卫要来抓你了,保证小孩子就不哭闹了

飞鱼服,绣春刀,带你深入了解明朝神秘机构:锦衣卫

那可能有人说了,我忠心耿耿,我不诽谤朝廷,我不喝酒,我也不交朋结友,我就一死宅,这样就不怕锦衣卫的吧。这里又要说到明朝十分著名的刑法 :廷杖。廷杖,就是脱你裤子打屁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板子,廷杖其实在东汉就有,那为什么说在明朝就这么出名呢?

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过,明清两朝是封建君主专制的顶峰,也就是官员的待遇是一代不如一代。唐朝以前大臣上朝可以坐着,到了宋朝可以站着,到了元明清就只能跪着了。换做其他朝代,你可以在朝堂上劝诫,重拳出击指出皇上不是,皇上还不太好对你下黑手。到了明清就只能唯唯诺诺,要是敢顶撞皇上就等着挨板子吧。而在明朝进行廷杖的又是锦衣卫,监官变成太监们。

在厂卫盛行时期,经常会有太监或者锦衣卫利用廷杖对官员们进行打击报复。不过后来也有人动起了歪脑筋,有些官员觉得我们的皇帝太过暴躁,动不动就喜欢廷杖。那我故意大胆进谏几句,皇帝不爱听,那挨板子岂不是可以换个忠臣的名号,指不定还能名垂青史。所以慢慢的就出现了很多冒死骗廷杖的官员。不过即便如此,在明朝几百年的历史中,还是有不少人死在在廷杖之下。

因为诏狱和廷杖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使得朝廷的官员们对锦衣卫都十分的厌恶和憎恨。但大多数都只是敢怒不敢言。不过这些大臣们心里想的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你家,看以后怎么收拾你们这帮狗腿子

正统14年(1449年),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御驾亲征结果就在土木堡大败,皇帝被人家俘虏的。土木堡事件传到北京后立马砸开了锅,朝野上下一片哗然,百官群情激奋,来到宫中纷纷弹劾王振,还要求把奸臣王振给满门诛灭。锦衣卫指挥使马顺仗着有皇帝的谕令,而王震又是自己的死党。趾高气扬呵斥群臣,让他们立刻滚蛋。可大臣们早就看这些锦衣卫很不爽呢,皇上又不在,于是众大臣一顿王八拳打向马顺,马顺就被当场打死了。

明朝锦衣卫的设立,从一方面来说,确实起到了巩固皇权的作用。但这样的机构本身疏于严格的管理,加上权力过大,求功心切而造成的冤假错案数不胜数。明朝中后期,皇帝们开始才长时间的懒政怠政,权力长期被宠幸的宦官所把持,而属于皇帝的锦衣卫也逐渐沦为东西二厂的附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明朝   锦衣卫   飞鱼   廷杖   冤假错案   机构   皇权   画作   国法   朝廷   皇上   明清   大臣   官员   皇帝   神秘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