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阳光、懂事,成绩优秀,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另一个呢,叛逆嚣张,不仅打架斗殴进了少管所,还让未成年的女友意外怀孕;

身为父母,你会如何对待?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台湾电影《阳光普照》,就讲了这样一个家庭的故事。

本来是因为男主角许光汉的颜开始看,到结尾,却哭得稀里哗啦。

真的太扎心了,赤裸裸揭露出中国式家庭的矛盾根源——


01

那个父亲永远对外宣称:

我只有一个孩子

父亲阿文有两个儿子。电影先讲了小儿子阿和的故事。

阿和一上来就惹事了。因为遭遇欺负,忍不住喊哥们菜头去教训对方。于是菜头提了西瓜刀,径直走向火锅店就餐的一个年轻人。转眼间,那年轻人便被撂倒,血如泉涌。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在一家驾校做教练的父亲,从母亲那里得到消息后,说了一句话:

“我没有什么看法,这个儿子我是管不了了,最好就把他关进去,把他关到老,关到死。”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对亲生儿子如此冷漠的人,想必是一位无爱的父亲吧?可影片很快打脸。

一所学校中,父亲阿文拿着印有驾校校规“把握时间,掌握方向”的本子递给一位温顺的少年,并叮嘱本子里放了一些钱。

原来,这位少年是这个父亲的大儿子,名叫阿豪,整个人稳稳的、淡淡的,不急躁、不生气,是父母师长眼中的好学生、好孩子。

原来,这位父亲也会温和地和孩子说话。

这个家庭仿佛从阿和进辅育院(少管所)开始分崩离析,但其实,伏笔早就埋下了。

旁人问:“教练,你有几个孩子啊?”

父亲阿文永远都回答“一个”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阿和打小就不听话,不让父母满意。于是早早被父亲放弃,一如荒野中的野草,自生自灭,任由风吹雨打。

相反,阿和的哥哥阿豪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因此父亲便把200%的关注都给到这个大儿子。

在父亲的高度关注和控制中,这个儿子必须要有好的前程,这样做父亲的脸上才有光,才不枉此生的辛苦。

但就是这个让他自豪,且一直让他很放心的儿子,在某一个深夜,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父亲错愕、无言,一旁的妻子崩溃大哭,不愿意承认阿豪已死。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曾经用来应付旁人的话,就这样变成了事实——现在,他真的只有一个儿子了。


02

那个被偏爱的孩子,

一直活在父亲功利的期待里

在所有人眼中,阿豪都是一个极好的人。

那,真实的阿豪究竟怎样呢?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他曾跟交好的同学讲了一个“司马光砸缸”的新版本。

司马光和一群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当所有人都被找到以后,司马光却坚持:还有一个小朋友没被找到。

于是大家纷纷跟着司马光去找那个不见了的小朋友,终于走到森林深处,一口大水缸出现在眼前。

小伙伴们都很兴奋:“一定在里面!”

一贯冷静的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砸向水缸,水缸破了,但是没有水流出来。

大家慢慢走向前,才发现有一个小朋友蜷缩在水缸的阴暗处,表情惊惶地看着缸外。

站在外面的司马光一下子愣住了——那个躲在水缸里面的小朋友,就是他自己。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在后来阿豪自杀前,他给同学发的短信中,又提到这个故事: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

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

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我也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

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

可是我没有,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24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这就是真实的阿豪,始终像阳光一样,照耀、温暖着他人,却从未有人了解过他的悲伤和痛苦。

阿豪口中的阴影到底指的什么?

是无奈,是脆弱,是愤怒,是悲伤,是真实的他自己的一部分。

可惜这么重要的一部分,却被父母过高的关注跟期待生生阉割掉了。

父亲以他为荣,弟弟越叛逆他就必须越听话。弟弟越为父母做的少,他就越需要为父母的期待负起责任。

毕竟,父亲早已对外宣称过家里只有一个儿子。

这个年轻的孩子,他怕父亲失望,不愿让这个家垮掉,只得不断燃烧自己,直到能量消耗殆尽。

至死都没有人问过阿豪,他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的,他想要过怎样的生活。


03

母亲的爱虽温厚,

却从未抵达过孩子的心

那么,这个家庭的悲剧,全都是父亲一个人的错吗?

在我看来,母亲也有责任。

电影中,母亲琴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那种温柔而隐忍的好女人。

阿和进辅育院之后,一位女士带着一名叫小玉的少女来到家里,说小玉怀孕了,孩子是阿和的。

琴姐一言不发。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时隔几天之后,琴姐找到小玉的家人,说愿意帮儿子照顾女朋友,直到生产。

从始至终,琴姐没有对阿和说过一句批评。

就算小玉的家人质疑怎么放心让小玉与阿和在一起,琴姐也是一并承担:“至少我陪着你一起不放心。”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后来阿和出狱,找了一份洗车行的工作,还兼职便利店,琴姐想着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便要拿出和丈夫交的保险的钱租一间店面,方便小玉工作。

事事关心,为孩子铺好道路,像极了我们普通母亲的爱。

可这份爱,却从来没有抵达孩子的内心。

小玉家人问起阿和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琴姐回忆说,其实我也不知道。

阿豪跳楼前依旧早出晚归,琴姐以为他如常上学,可女同学却说已经很久不在学校见过阿豪。

电影末尾,阿和陪着母亲一起散步,突然想要载着妈妈兜风,顺手开了路边一辆自行车的锁,琴姐诧异:“你什么时候学会这个的?”

阿和说:“这个我很早就会了啦。”

若说父亲身上浓缩了中国式父母太过功利的爱,琴姐身上,则浓缩了太多父母跟孩子的疏离模式。

他们看起来一直都在悉心照顾着孩子,关心着孩子的衣食起居,但是他们从来不曾试着了解过,自己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承受了什么,内心世界究竟发生过什么。

孩子们从未曾被真正看见过。

孩子们的欢喜不曾有机会跟父母分享,孩子们真正遭遇困难的时候也鲜少有机会去及时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

这种亲子沟通严重缺乏的情形在我们育儿中非常常见,想想都觉得悲伤。


04


回过头来再看这部电影中两个孩子的命运比照。

阿豪是典型的好孩子,看起来不让人操心。

你要求他好好学习,他就天天向上。你让他往东,他哪怕不情愿也不会向西。

这样的好孩子太好了。

他孤独地硬撑着走向窄逼的人生通道,一直到走向没有任何救赎的可能。

他对父母、对权威、对外部世界不停说着:“好的”“好的”,但好到把一切的愤怒、绝望和攻击,全部都留给了自己。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比较起来,看似走入歪门邪道的弟弟阿和,为何会是畸形的家庭中幸存的那一个?

因为父亲的放手,无意中给了他一条生路。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他叛逆、贪玩、惹是生非,学习成绩总也无法让父母满意。

但他不必背负任何人的意愿捆绑。他可以安心地坏。

尽管有时会失控,但他的情绪起码一直是流动的。

所有成人眼中的那些“坏毛病”,比如贪玩,比如逆反,比如打架,等等,实质上是排解压力的渠道,是自我救赎的方式,是生命的活力迸射出的小火苗。

所以,这部看似平静实则血淋淋的电影,给我们的育儿启示是什么?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也许好孩子阿豪跟坏孩子阿和加在一起,才是一个正常且完整的孩子的样子。

也许父母最该做的,就是放下“好”“坏”的评判,为孩子做下面这些事:

跟孩子说“你要乖乖吃饭”“你要好好学习”,这都不算尊重和看见。

看见是指,去询问孩子“你最近开心吗”“你的想法是什么”,以及要给孩子多一些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力,当然还包括要给孩子他自己的时间,哪怕他只是发呆,睡懒觉,玩游戏。

这个时间里,要让孩子自己说了算。

这种做法,才能让孩子有机会做自己,而不至于被父母的期待填满,不得不完全地出让掉自己的领地,压抑掉自己的所有需要。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比如,孩子体能好,可以充分地给孩子提供运动的机会,而不必强调孩子必须要在家里好好看书。

比如孩子唱歌好、跳舞好,武术耍得好,甚至游戏玩儿得好,这些都该成为孩子一个值得骄傲的资本,和他值得自信的东西。

这样,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境,或者某些原因成绩下滑,他们总不至于整个的自信和自尊,完全崩溃掉,以至于自暴自弃。

大儿子自杀,小儿子进监狱:这位父亲的做法,让所有人惊讶……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注定此生是平凡的。

我们的孩子当然也有平凡和失败的权利。

父母可以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但是当孩子失败的时候,请不要劈头盖脸一顿批。

比如,面对一个考砸了的孩子,你可以温柔而坚定地说:“比上次考得至少有进步,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比这一次考得更好。”

如此的温暖,就像是给孩子吃了一颗定心丸。

它会让孩子知道,失败的时候父母的爱也是在的。

顺境、逆境都不是要命的事。

将来孩子遇到挫败,就不至于走入狭窄的绝境。

永远记得,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的养育方式更是决定了孩子一生幸福的底色。

愿你和你的孩子,有阳光普照,阴暗时,也可以有依靠。


- END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少管所   父亲   好孩子   水缸   大儿子   惊讶   小儿子   监狱   小玉   小朋友   阴影   所有人   做法   儿子   走向   父母   母亲   期待   孩子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