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心善的太监, 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 挽救上千条人命

提起“太监”二字,相信大部分人的脑海中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这样的字眼:如尔虞我诈、阴险狡诈等。的确,历史上擅长勾心斗角的太监不在少数,比如明末宦官魏忠贤,仗着明熹宗宠信,排除异己,专断国政,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反派太监了。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良心泯灭。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太监,就是历史上公认的好太监,曾因“一字活千人”而名垂千史。

古代最心善的太监, 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 挽救上千条人命

此人是谁呢?他就是后唐宦官张居翰。那么“一字活千人”又是何典故呢?搬好板凳听小编给大家慢慢道来。张居翰出生时,唐朝早已不复当年的繁华,或因出身寒门,为自保张居翰才选择进宫当了太监。因其做事小心谨慎,懂得察言观色,又顾全大局,所以深得唐昭宗信任,并赐予他绯色官服。

古代最心善的太监, 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 挽救上千条人命

后来朝廷外派张居翰担任幽州节度使刘仁恭的监军,因为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所以两人私交甚好。唐朝灭亡后,张居翰投奔到晋王李克用麾下,因其作战勇猛,平时又为人仗义,所以很快便与大家打成一片。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任命张居翰为枢密使,官位等同于宰相,可见李存勖对他的器重程度。

古代最心善的太监, 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 挽救上千条人命

后唐灭前蜀之后,唐庄宗李存勖曾口头承诺:保证前蜀皇帝王衍一家大小的生命安全。但在押解王衍入京师的途中,李嗣源突然反叛,唐庄宗李存勖匆忙中带兵平叛。因当时的太子远在成都剿灭叛乱,李存勖又将出征,所以京中便成了一个空巢。李存勖宠幸的伶人景进进言道:“王衍族党不少,要留下他恐生祸患。不如现在杀掉,以免除后患”。李存勖觉得此言有理,便想反悔斩杀王衍一行人。

古代最心善的太监, 宣旨时故意读错一个字, 挽救上千条人命

很快,李存勖便下达了斩杀王衍一行人的圣旨。圣旨宣读前,张居翰照例进行复查诏书,被“王衍一行,并宜杀戮”这8个字吓了一跳。他认为王衍既然已经投降,且并无反叛之意,李存勖出尔反尔斩杀王衍一行人,实在不是一个明君应该做出的事。于是,为了这些无辜的人,张居翰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把“王衍一行”改成了“王衍一家”,宣读圣旨时,也故意读错了这一个字,成功挽救了一千余人的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国政   太监   枢密使   排除异己   后唐   专断   官服   寒门   祸患   节度使   幽州   宦官   圣旨   人命   唐朝   千人   古代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