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母亲的味道(修改稿)


儿时的年味/母亲的味道(修改稿)

儿时的年味,早已陈酿在岁月的烙印里。纯真岁月令人无法忘怀,那些少年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时光!

我的儿时,是在七十年代的农村,贫穷、落后,有的家庭还吃不饱肚子。自从79年农村土地将一部分划分了联产承包责任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天公作美,雨水欢快,那年的庄稼收成还好。

80年土地完全承包给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农民就像庄稼一样、生长在灿烂的阳光下,呼吸着泥土的芳香。慢慢的年关不紧了。

记忆中的过年,随着小年腊月二十三的到来,清早,母亲忙碌着烙灶干粮,二十三个小烙饼,散发着麦香味...盛在盘子里,献在灶神爷像前,母亲虔诚的上香、叩头。夜幕降临,母亲再次上香、化表、扣头,嘴里念叨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吉祥话语。小小的灶干粮,完成了它的使命召唤。我迫不及待的抓了两个小烙饼,麦香味的诱惑太强了。

小年已过,年就迈着轻盈的脚步前来报到。

农历腊月二十四全家总动员忙着扫去屋里、院内外的灰尘。早晨,大人小孩忙着把屋里炕上的铺盖,一件不留的搬去院子里,开始扫尘。从炕上、地下、房顶、墙壁,角角落落打扫的干干净净。每一间房都仔细、认真的打扫,扫去尘埃,扫去旧年所有的烦恼与忧愁,来年会有好兆头。

虽然那时的生活困难、拮据,虽说不能做到人人焕然一新,但屋内院子的卫生搞干净了。清新的院落里给人一种温暖、舒服之感,增添了浓浓的年味气息。

厨房里母亲忙碌着,时时都会飘出浓浓的肉香味和淡淡的蒸馍味,加之叮叮当当的剁馅声,汇聚成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

母亲过年蒸好多包子,各种味道的,有麻腐馅的、地软菜馅的、油瓤馅的、甜菜馅的等等。都是舌尖上的美食,是年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

油炸的食品,更是油而不腻,酥软可口,咬一口炸油饼满嘴余香与味蕾结合,一点点嚼,细细品尝,有着淡淡的白面的芳香味。还有咯嘣脆的油馓子、洋芋泥丸子、萝卜丝丸子等。这些舌尖上的美食,至今想起来,那香甜的滋味回味无穷。

记忆中糯米粘糕是儿时太好吃的美食,母亲腊月二十九日晚,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花生仁、葡萄干一层一层的隔着干净的布装在蒸笼里,记得上锅蒸好几个小时,方能蒸出粘糕的灵魂来。沾着蜂蜜吃,口感丰满而醇厚、新鲜而细腻柔顺、余味清爽绵延。满满的都是母亲的味道!

母亲将杀的年猪,做成各种美味菜肴,我最爱吃的是红烧排骨,年三十晚上,母亲做一大铁锅排骨,色、香、味俱全,闻到肉香味就垂涎三尺;吃进嘴里就是一种幸福的味道!那是母亲的味道!还有各种凉拌猪头肉,猪蹄。虽说我从小就不吃头蹄下水肉,看着家人吃也是一种享受。

儿时的年味!一幅幅新帖的对联,一张张大红的福字,崭新的年画,无不书写年的吉祥与喜庆!

儿时的年味/母亲的味道(修改稿)

儿时的年味!一件花棉布新衣,一把糖果,一个纸风车转,漫天飞舞的雪花,街道里小伙伴的追赶,嬉戏,男孩子的小鞭炮声,这就是我儿时的年。

回首儿时过年守岁,堂屋里一家人陪着爷爷说笑,我趴在炕上看着新糊的窗花,那些漂亮的剪纸都出自四姑之手。新衣口袋里揣着舍不得吃的糖果,合着衣服慢慢的进入梦乡。

而今我再也吃不上母亲做的美食了,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

儿时的年味,母亲的味道。

儿时的年味/母亲的味道(修改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儿时   味道   母亲   修改稿   烙饼   小年   腊月   舌尖   干粮   新衣   庄稼   糯米   香味   炕上   农民   美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