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经济素养认知之货币篇

国内经济连老外的经济大佬都看不明白,它核心的底层基础完全跟外面不一样。套常规的思维模式找不到内层真相,也看不到主线逻辑。看经济得抓住核心,货币就是其中一条关键线,得把货币这个东西给搞明白了。

现在社会,说到钱,没有人不喜欢的,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钱也就是货币了,货币是怎么来的呢,有人会说钱是印出来的,或者从银行来的,国家没钱随便印就可以了。这个首先要说明白,钱是不能想印就印,印多印少是有讲究的。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来源。通过时间的视角,把我们现在使用的钱币来源看一下。历史上的货币种类,以铜钱和元宝类的贵金属为主,后期有钱票作为辅助。贵金属的货币受生产技术的约束,既要找矿开采还要提炼,想多弄点也不容易,贵金属本身也是有使用价值的。

到了近代印刷技术发展,开始通用印刷纸张钱币,可以不再受贵金属生产技术限制,真的做到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参考民国时期老蒋大印钱和委内瑞拉两个案例,去外面买东西不是按沓而是按捆的。这里我们会看到你可以有印钞的权限,可只要你敢乱印,市场就会马上产生反应,躺地上泼洒打滚死给你看的啊。

货币的印刷量是有标的物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参考物,当然这个参考物既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所以我们建国初期,采用的稳扎稳打的做法,以每年的粮食产出,作为标的物来印钱,这样整个社会就没有产生物价通涨,我们爷爷和父亲那一辈,就是用钱币加粮票布票,这些各种票据进行购物的,单纯的钱币在市面上无法使用。这种方式虽然把物价控制得很好,但也有它的缺点,每年地里的总产出是受到很大限制的,导致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太少,对生产和流通不利,各种建设需要的资金缺口很紧张。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所以到了88年时候,试图改变这种低印刷量模式,试着脱离参考物多印了钱投放出来,结果是市场立竿见影传导到物价上面,大幅度向上彪升,这个就很明显了,不能采取这种模式,得换思路解决这个问题。

当时找到的是全球流通货币美元,以美元作为标的物进行钱币发行。这样的环境下,造成了全民调动到东南沿海进行加工制造,将产品出口换美元,然后国内发行相应数量的货币,当然这个也是受到限制的,美元不会白白取得,想多攒钱就得靠多出口才能换取回来。但是这样做可以进行产业升级,也控制了市面上的物价情况,同时也解决了背后建设所需资金问题,在当时也算是一石三鸟的好办法。

发展所需资金问题虽然解决了,但也同时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得向老美交铸币税,二是老美在家里偷偷多印钱会造成自己手上的钱贬值,被老美不断的薅羊毛,三是这个标的物怎么说也是外面的,不是自家的东西不好控制。

时间到了2008年,受老美房屋次贷问题影响,产生的金融危机涉及全球,这个时候就发现这样长期下去也不是办法,刚好在98年的房改政策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房产市场已慢慢成为社会主柱性产业,加上住房是全民刚需和大宗投资标的,还有就是土地国有,各种天然的优质条件,一拍大腿才发现,最好的货币标的物就在自家脚下,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脱离美元,转向以商品房土地为核心作为印制量,这个时候我们有这个庞大的标的物,就可以上一个台阶发放货币,各种建设就有稳定的来源去支撑了。到了这里我们就知道,钱只是外表,我们的钱的父母是土地,土地才是真正诞生钱的地方,而不是印钞厂。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作用。将整个社会体系比喻成一块地,货币就是水源。没水流就是沙漠,再多点水可以变草地,更多水就可以变成森林。在经济领域也是一样,各个产业或部门,要发展得好,基本条件就是要有足够的货币在里面流通。货币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就像血液对人体作用一样,是给人体带来养分,维持生命的基本。所以最缺钱的从来不是个体,而是一个国家,里面需要养分的地方太多了,理解了一个国家的发钱史,就可以看透一个国家的发展里子。

英国发家史是以纺织机和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驱动力,发展这些需要的大笔资金,英国人本身不够,他们是向欧洲各海盗国里的富人融的资发展起来的,伦敦的金融中心就是这么发展起来的。美国的发家历是依靠铁路和信息为代表的电能驱动力,老美家里也完全没有那么多的资金量去支撑这些,他是前期靠大西洋的对岸欧洲,后期靠世上各个国家的资金量,才得有庞大资金量去投入,华尔街就是靠给这些行业融资做起来的。

所以每个国家前期想发展强大起来,所需的资金量都得靠外围,怎么取得这些建设资金,是各国的头等大事,事实上国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融资的历史。从机械驱动到电能驱动,目前呢,已到了智能自动化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所以看后面谁能为大数据行业融到足够的资金,大概率就是下一个胜出者。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换价值。货币印刷出来后,是通过金融体系从上往下流动,形成一个钱流,流到社会的每个角落,直到流到个人和小家庭里。人要取得钱,就得交换出价值,所以价值是从下往上流,经过层层流通最后到达国家手上。一个国家要的不是钱,而是价值,国家分配的也不是钱,而是价值,因为只有价值对人才有使用价值,钱只是一个价值的交换载体,举例说明一下这个问题,比如要修一条高铁,或建一个大型水库,又或者要建一个大学校,这些活动都是要成本的,为了能建设出来,只能以价值去抵充成本,国家通过将钱币向下流把价值吸上来,然后进行统一分配搞建设。钱本身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就是一张不一样的纸而已,纸再不一样事实还是纸,这个是没法改变的。

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想要做什么事情,成本是无法避免的,以人类和社会的视角来说,有两条基石原理,一是成本永远无法消失,只能以创造出来的价值拿去抵消,二是满足人的需求永远都需要资源去支撑。为了应用这两条原理及突破原理的约束,货币就是作为其中的核心应用媒介。世界上真正厉害的不是看得见的炮弹战争,而是看不见的金融货币战争,这个才是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真正走向的地方。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超发。货币超发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哪个国家都一样,就没有不想超发货币的国家,要是世上哪个国家不超发的,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去办,要是有条件会立马开动超发。这个本身是经济领域要发展,就必须要的事情。超发的原理就是上面说的成本永不消失问题,大家都知道金融有一个时间威力功能,可以向未来借钱,用于今天的投资建设或满足需求,向未来借的不是钱,实质是未来的创造价值,表现形式就是债务,国家的债务,企业的债务,个人的债务这些是很多的,债务的成本就是利息。债多了利息就多,要还的钱就更多,支出多没钱还咋整,继续印钱呗。就这样债务滚下去,债越多印钱就越多,超发没法停止。

哪为什么不怕呢,要继续印更多呢,里面是大有讲究的。先说稀释债务,欠一百万是吧,每次印多百分之十流下来,数字还是还一百万,实质变成还九十万了,多印几次就变相把债务给赖掉了,全球各个部落同一个德性,都是以这个办法赖掉债务的。可成本原理在哪里起作用,它不会消失,哪由谁用价值来承担呢,这个就是核心问题,强不强大也看这个地方,可以由内部承担,也可以由外部承担,就是把债务转移出去,由其它的国家地区承担,这个事情台面上叫做一个国家在全球的货币流通量,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也要将自身货币加大流通到国际市场了吧。

还有一个就是囚徒困境原理,在全球村时代下,货币领域解释就是你不多印,别人多印,自己吃亏,大家都多印,大家打平都不吃亏,别人不印,你在自家印,别人吃亏。这个原理经过科学论证的,在三选二情况下,理想情况是大家都不印才是最好办法,但现实情况是多印为上策,所以各国面对这个问题都没有理想主义,是从现实出发选择多印。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贬值。货币超发的结果是什么,这个不用想就知道是货币贬值了。说原理可能太干,大白话就是看看以前的万元户,现在能干什么?现在手上有一百万,又能过上多好的生活,好的城市一套房都买不下来。所以对普通大众来说,货币超发不是社会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它必须这样做,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核心是搞清楚货币与购买力和资产的问题。

货币超发与工资上涨及购买力三者基本是持平上走的,也就是说你挣的钱定期向上增加,但物价也是跟着往上走的,十年前你每个月挣1000块,玉米1块钱一个,十年后你每个月挣6000块,玉米5块钱一个,是不是生活变好了,因为你到手的钱翻了六倍,物价才翻了5倍。这里就要把资产问题加进来了,生活嘛大家都知道也感觉到,现在的生活水平确实比以前好了,可压力没变低,日子还是艰难,这个就是因为大宗资产的价格不止翻了六倍,翻了更多,需要的钱更多,薪资升价完全跑不过它,并且资产数额大,折算成金额差距就更大了。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流通:社会上的钱是万不能流入民生领域的,更何况是在常规货币超发环境下,那会引起基本的稳定问题,没有人能兜得住。钱也不能大量存入银行转为存款。看看世上各个生活水平高的国家,大国强国为什么有存款的比例人群那么低呢,有些是因为国家福利好,存钱没必要,有问题社会有福利给广大人群担着,有些是真存不着钱,各个地方的大宗商品成本都不低,生活消费指数也高,不是那么容易存到钱。是不是很奇怪,那么多地区的国家为什么不让人存钱,这个其实很简单,人有再多钱不花出去,钱的价值是无法体现出来的,人要满足欲望就得花钱才能满足需求,有了足够的需求才能带动经济活力,把生产和流通搞好,整个经济才能循环。

钱存入银行,银行是要付利息的,对银行来说是成本,只有借出去钱才有收益。试想一下,人们挣的钱都不拿去消费,全存在银行里,也不向银行借钱提前消费,结果会怎么样,时间久了银行单交利息都会形成一个大窟窿。银行压心底的想法就是人少存钱的同时还能多借钱出去,多收入少开支的帐是个明白人都会算。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流向:所以每个国家面对这些问题,都会形成一个吸收大量货币的终点蓄水池,既然不能是民生领域也不能是银行,那么选什么东西好呢?老美是选证券化,社会财富都大量集中在哪里,多发的货币一脑袋往里涌,加上其它国家的热钱,每年把指数往上抬,国家的财富,人民的财富,就这样往上走,所以每次出事第一时间他们的大佬都要站台,稳定住证券市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道理就在于此,财富大池子可不能出事了,影响太大了。

那我们呢,我们是另外一个池子。上文说过,我们找货币标的物的时候找到了自家脚下的土地。自然我们的池子就是土地上的房屋,知道我们这么高的M2水平,物价却没有过高上涨了吧,钱在各领域转一圈,通通都给吸纳到这个池子了。这里既是我们货币的诞生点,也是我们货币的接收点。猪肉上涨过快为什么要想办法按住,因为猪肉占了物价指数百分之四十,影响太大了,不能一直涨上去。为什么房产从开搞到现在可以涨个几十年呢,那是因为主要依靠房地印钱搞建设,所以房价压根就没算在指数里面,要是算在里面的话,嘿好家伙,那就不是涨个十点几十个点那么简单的了,直接给你来N多翻倍,那情况辣眼睛你都没法看。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未来发币标的:现在是住房不炒时代,可是各种大项目要上,要搞各种配套项目提高人们生活水平,那钱又去哪里弄呢,所以现在也在转方向了,后面有两个选项,一个是学老美的,社会资源证券化,以这个来对标印钱,我们未来社会这个基本是要搞,未来你看着吧,现在已一步步在落实了。二还是土地,我们除了目前的商品房用地,加上18亿亩红线农业用地外,其他的还有广大没利用的土地,这个是我们的王炸,你想一下,那种规模量的土地,印的钱会比现在更上几个等级,想想这些年的全国不动产测量是干什么的,其中道理不言而喻,等着吧,里面机会肯定是有的,就看谁能吃上肉了。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如何应对:这种货币环境情况下,我们怕不怕呢,我们其实不用怕,因为我们时间点到了,综合实力有优势,不但有强大的产业链优势,还有庞大消费力市场,未来谁有强劲的消费力市场,谁在国际上就有话语权。现在提出的打造新四亿中产,消费升级,做好服务业,提高城镇化率,户籍开放,其实说的和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货币多发了,工资给你翻倍,不行的话给你翻个十倍,直到普通大众年薪百万不是梦,这不是开玩笑,你有生之年就可以看到,这些事情只要货币能走出去,你的生活成本就会有人给人担着,相信部落的人多力量大好办事。记着,中国梦正在实现。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货币作为经济里的主线问题,钱其实不是印钞厂来的,那它从哪里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货币   标的物   经济   钱币   主线   债务   物价   原理   成本   土地   资金   领域   价值   银行   社会   国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