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社会基础设施变迁-大众购物篇

我们现在购物可以做到足不出门,手机上操作,一顿流程下来,就可以在家里等送货到门了。

今时今日的便捷性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把视角往回拉,看看我们的购物习惯是怎么改变的一个过程。


零散时代

我爷父辈时期代,国内购物是三大渠道,供销社,国营商店,集市。当时买东西是用票据。

老头子跟我说过,有钱也不好使,得用钱加票据才能买到东西。

我小时候其实没接触过这些玩艺,只是小时候大人有时聊天会说到这些粮票,布票之类的。

供销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后来一度退到市场边沿。只经营官方指定某些品种,比如种子化肥农机等为数不多的物品。

就在人们逐渐忘记时,供销社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已经在2018悄然重新激活,并已配套上金融手段,开始重新建网渗透下沉了。

城镇化,供销社激活,金融配套,扶贫,各种手段的组合,其实是为了将更多人,更深度吸纳进入经济市场,为内需内循环打造各个零部件。

这个话题有点大,这次不展开,下次有时间写一下这些政策手段的配合和目的。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国营商店我们镇我是没有怎么看到的,我一直接触到的只有新华书店。

相比于这些,我们以前最喜欢集市,一个星期两次,周边镇区统一过来赶集,这才是感觉最热闹的地方。集市统一在镇上的几条街道,人来人往,最多的是各种土特产。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生产没搞上来的时候,物资奇缺,大人一般都是在开集时候,拿东西去卖或去采购生活物品,那时娱乐生活也单调,小孩子喜欢跟着去,感受那种热闹的氛围,也好打磨一下无聊时光。

那个时代的背景是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作出让步,成全工业的发展,人均收入和物质供应都是相对低的一个阶段。


小商店,综合商场

随着对外进行对接,趋势走向发展轻工业,这个时候,迎来了一波经济发展小高潮,人们收入改变了,对物质的需求也相应提高,这个时候,诞生了小商品和综合商场。

相比集市来说,品相就好很多了,也有不少没见过的商品不断更新,进入到了有钱就可以随时购买的地步。

这个时期,有一件影响巨大。在1987年,大都市大上海发生了气候异常,市内粮肉收成大幅度下滑。

情况紧急之际,上海高层想了一个应对之法,派人到其他农业大省,进行农产品集中采购,以渡过难关。

这个模式的成功,后面改良形成生产区-运输链条-当地批发市场-终端零售店-消费者,这个成型的模式,一直影响到今天。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在务实的大背景下,以原先重工业为基础,轻工业发展了起来,开始慢慢搭建全产业链的框架。

东西南北的高速公路大动脉也已铺开,加上新流通体系的发展成型,电话线通的扩大投入,整个底层社会基础设施在一天天升级。

于1996年12月,历时10年建设的京港高速G4全线竣工通车。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超市

1992年,香港资本对接7-11便利进驻深圳,开始了国内全天候购物店的先河。1995年,欧洲超市连锁巨头,在京城开办了国内第一店。

过了一年,全球最大巨头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第一间店。

随着国际两大巨头落地,后面在国内快速增长店面,在一北一南开端发展下,对国内的购物市场冲击力是全方位的。

那种全方位的理念,刚开始简直是吊打国内零食同行,从前端的商品展示,结算服务,促销手段,到后端的补货配送中心,再到看不见的整套运作管理系统。

大块头沃尔玛还有自己的卫星通信系统,那时的感觉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真是见了世面了,差距大到让国内同行喘不过气来。

这时候,还带进一个不怎么起眼,但很重要的技术,就是商品条形码和配套别识设备。这套东西相当于给了每一个商品一个身份证,商品有了身份证,在商品物质大发达时代,就有了大用场。

这个时期,综合商业消费体,外资超市,合资超市,国内公私资本超市,综合商品,小商品店,批发市场,各种线下形态基本已完全有了。

一个多渠道立体购物网络就此形成了,这个时期,人们的消费体验还是不错的。天气热许多人还可以在里面享受空调,一家大小过去可以当个游乐园放松心情。

平时去商场,可以看到整齐规划的商品,轻松一站式购物。在此背景下,是国民收入的不断增长。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这个时候,国内零售行业,从刚开始被摁着打,市场空间一度萎缩。在通过学习,摸索,策略跟上,以时间换空间,然后再近身反杀,最后夺回市场,其商业竞争过程异常精彩。

这个时期,国内于2001年底正式加入WTO,此后外贸加工业飞跃式发展,在其带动下,轻工业快速填充血肉,重工业产能调整产能后也快速适应过来,一个全产业链已初步浮出水面。

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也在经济重镇地区,和各省市连接铺开。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为了满足工业发展,并配合东南沿海工业巨增的用电需求,电力运输网进入快速期。同时个人手机的普及,各种通信塔也被不断竖起。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线上电商

1999年,当当成立,2001年开通网上业务。

1999年,易趣在上海创立,后在2002年结盟形成eBay易趣(淘宝早期最主要竞争对手)。

2000年,卓越网创立,后在2004年被收购后变成亚马逊中国。

2003年,淘宝正式上线。

2004年,京东商城上线。

时间一点点过去,一个网上交易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各个网上购物平台也一步步走向综合零售卖场。国内线上线下双重购物网络最终形成。

随着双11购物节的营销宣传,网上购物习惯在人们心中形成。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互联网行业一直是边角料行业,2019总GDP99万亿,IT占2万亿,占比2个点,倒数第四。行业迅猛发展,得益于不断涌入的大量热钱支撑。

所以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相对自由的行业,也造成也其市场竞争厮杀程度很激烈。

2007年京东投入物流,累计投入金额不详,但亏损额按百亿级别算。

阿里系在流量饥饿期,就几年时间,可统计的投资买流量,投入金额超过六百亿人民币。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网购的爆发,也倒逼了互联网企业数据收集,处理,分发等能力的提升,也将物质调配,仓储,运输整个物流网打造了出来,可以做到信息随时响应,跨省市线上零售畅通无阻。

随着后来者美团同城餐饮配送,滴滴打车随时呼唤,不知不觉,我们的购物,饮食,打车等生活方式已走在了世界前头。

这个时候的背景是国内已形成了4亿人数的中产阶级,国内消费市场蛋糕也很大了,在越过温饱线的同时,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上了一个台阶。

从农村集市到网购平台,这些世事的转变,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此时我们的工业全产业链体系也全面建成,是联合国唯一的具有产业分类大中小齐全的地方。

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市市通高速,村村通道路计划实施,再加上快速发展的高铁运输网络,物资的快速下层已达到镇村级。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投入不计其数的成本,换来的社会基础设施升级,带来的好处无疑也是巨大的。

在疫情最困难期间,在良好的组织能力下,以工业体系的高产出、铁路公路的快速通道、物流的完善体系网、强大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能力配合下。

将人员和物资有序调动,打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世上其他地区,没钱的只能瞪着眼睛看,没有这样的实力去响应这种突发情况。

发达经济体,钱是可以拿出来,应对的标准答案也从东方大国拿到了。答案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组织能力,一条腿是强大生产能力、物资收集配送能力、快速运输通道、数据大通量快速处理模式。

每个发达地区一看标准答案,手上满足的没几条,全部满足的一个都没有。只能抬头仰天望,失望的机会都没有,只有绝望。

不是他们不想管,要采取全民免疫的路子,那是没得办法的选择。面对弱小的对手,一般都是嘲笑,面对强大的对手再嘲笑就老脸丢光被人嘲笑了。

在差距太大之前,为了挽回尊贵的内心失落,最好的办法就是抹黑,这也是转移恐慌的社会大众的一个好办法。

所以那时看到外面铺天盖地的抹黑报道,就知道那边内心在面对别人走得太前头时,他们的内心是受到一万点暴击的。


社区

随着对市场的渗透,现在已经进入到了社区模式。社区团购,拼货模式已进行了好几年了。

随着社区最后一公里的争夺战中,上一年因为事情做得太过火了,导致出现了不同行业间的讨伐事件,最终是上层出面按了一下,热度才稍微降了下来。

现在不少人微信里,都多多少少被周围的亲戚朋友,拉进各种优选群里。社区模式没分出胜负和地盘前,商业的竞争是一时半会停止不了的。

其实在后半场,我个人是看好拼多多的。因为在红海中,活生生成功地演示了一场市场渗透模式案例。

真正的消费升级,是在不同阶层人群,同一价格区间,加入更多适合的产品种类。

将更多人群纳入现代经济体系圈内,拼多多正在做的,就是我们下一步的社会基调,是一个新的中产群体和基本盘,那是后面的商业大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集市   重工业   供销社   世事   物质   时期   能力   农村   快速   超市   模式   时间   社会   商品   国内   体育   行业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