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的消费观你真的懂吗?


最近看到一个豆瓣小组“今天消费降级了吗”简介中有这样一段话:工作10年,工资涨了8倍,还是没能买起大城市的厕所一间;黑天鹅了,灰犀牛了,人间动物园;8012年了,iPhone 6S换了电池继续等 iOS 12;理发从Koyuki换成 Tony 王;三里屯早午餐变成自己摘菜做沙拉。今天你消费降级了吗?


这些年轻人会在组内不断分享不同的省钱手段,用ta们自己的话说:自己一直在寻找各种“暴打消费主义”的方法。


现在人的消费观你真的懂吗?


一些年轻人正在逐渐意识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之外付费,本身是无意义的。尤其是一些日常消费品。


根据2020年5月发布的《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55.8%的年轻人表示消费时更倾向于“只买自己生活必需的”,40.2%的年轻人则选择“少买点,买好点”。


ta们会在1688上购买批发价的厂货;用平价代替大牌;买衣服要等到打折季;牛肉拉面比黑椒意面更好吃;买便宜实惠的水果蔬菜用淘菜菜;来自国外的车厘子不但个头甜度不如国产大樱桃,还可能有食品安全问题;如果你想运动,却不能保证自己有每天去健身房的毅力,请千万不要办理任何健身卡,你需要的仅仅是穿上跑鞋下楼。


这是这届年轻人消费的基本原则。看懂了资本的套路,你就知道了,与其打肿脸充胖子消费;选择“会生活”的消费方式,看着自己的存款一点点变多,才是真的安全感。


现在人的消费观你真的懂吗?


千万不要成为那种房间里有好几个奢侈包包,却在大城市里租房蜗居,欠了一大堆信用卡,存款却为0的人。


毕竟在疫情后的世界里,有存款真的很重要!只需要永远记住:省钱上瘾,才是人间清醒!


那当代年轻人到底有多喜欢“省钱”?


记得在《圆桌派》节目当中蒋方舟、武志红、梁文道等三位老师对于现代消费观念进行了分析,他们谈论的话题引起网友的热议,几乎在聊天过程当中看到了自己,在节目当中,窦文涛老师说到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况是隐形贫困人口,据调查报告当中显示,中国年轻人一代56%的人没有储蓄,而且已经开始储蓄的人当中,每个月储蓄才1000多块钱。而且根据银行调查,90后的负债额达到每个月收入的18.5倍,看来90后现在真的很穷啊。


《2020年度95后年轻人群消费趋势洞察》这样总结“95后”人群的消费。


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他们一方面是消费大牌的服装、美妆、潮鞋的主力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活跃于拼单、团购、薅羊毛的平台和社交群里。一边不惜花大价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边又对几元钱的配送费“斤斤计较”;他们一边爱着旅行、休闲、下午茶,一边又乐此不疲地“薅羊毛”。有人将年轻人这种似乎“自相矛盾”的省钱消费行为总结为“该花就花,能省则省”。


现在人的消费观你真的懂吗?


那么,对于现代年轻人的这种矛盾消费观念,我们该怎么理解?


一部分网友表示不理解年轻人这种消费习惯,认为这种消费方式太过于畸形、不靠谱。但其实,年轻人这种“该花就花,能省则省”的“新节俭主义”一直都有,在后疫情时代尤为突出。


现在的90后、00后基本都是温饱不愁的一代,当基本的生理需求被满足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逐渐显露,他们更愿意为自己的爱好买单。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日常吃穿上“斤斤计较”,但是在自己喜欢的物品、热爱的领域上,却又“一掷千金”。


种种迹象也表明,年轻人消费理念复杂多样,看似矛盾却实际精明,将“省”的含义发挥至极致。


“抠门”成为时下年轻人流行的消费行为


在今天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收入逐年增加,但社会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每月拿着低薄的工资,除去日常开销几乎所剩无几。从小就比父辈早先接触理财和消费观念的他们,迅速有了一套自己的“密钥”。


宁愿忍受100多秒的广告,也绝不开视频会员;网购100块包邮毫不犹豫拿下,90块+10块运费坚决不买;餐厅吃饭几百块不心疼,2块钱的纸巾嫌贵;夏天不开空调只吹风扇;出行不是步行就是骑单车;500块钱解决一个月的饭等等,和大众对80、90后固有的“月光族”、“啃老族”的传统印象不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开始“斤斤计较”,年轻人消费观这一话题也频频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现在人的消费观你真的懂吗?


他们以抠会友,交流抠技,在分享“抠门”时津津乐道、兴趣盎然。他们甚至还总结出五花八门的省钱妙招:“购物要做成本分析和竞品对比。看到专卖店在卖自己喜欢的产品,直接找到代工厂的网店购买”;“告诉自己奶茶、零食又浪费钱还会发胖,就压住了消费欲望”;“为了省钱买任天堂的游戏机,一个月的生活费只花了几百元”。


根据《2019-2020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当代年轻人消费倾向于学习充电、外出旅游、娱乐聚餐等。可以看出,在追求省钱、追求性价比的基础上,年轻人在自己喜欢的物品、热爱的领域上,却又一掷千金,表现得比“土豪”还“土豪”。在“新节俭主义”消费理念下,很多年轻人把平时省下的钱投入到某种知识、技能的学习上去,提升自己;或者是把钱用于游学旅行,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见识,这无疑都是积极的人生选择。


所谓年轻人的“抠门”消费观,换个角度看,并非年轻人思想有问题,反而是年轻人花钱有道的表现。


那这一届年轻人的消费到底是在买什么?


早在1970年出版的《消费社会》一书中,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就指出:人们购买物品不止是“当作工具来使用”,同时也是“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来耍弄”。


并在《物体系》一书中:商品中物品的实际用途不再重要,它们沦为了承载意义的符号。


《奇葩说》有这样一个辩题:“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现在人的消费观你真的懂吗?


詹青云说了实话:你不是在为你喜欢的东西花钱,你是在为“精致”这个概念花钱;你所购买的、追逐的东西,是别人定义的;你所谓的“喜欢、想要”,不过是因为别人都有。


这句话虽然很现实,但是对于现在的我们略微有点跟不上步伐,因为我们除了“当作舒适和优越等要素”,还有“愉悦自己”和“问题解决方式”。


有人说,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与价钱的高低无关,几百块钱的口红,买;上千的鞋子衣服,买;而十几块钱的视频会员,在嘛?会员有吗?借我使使。


对于吃货而言,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下午喝什么?晚上吃什么?夜宵吃什么?钱全部都花在了吃的上面了。


当然,不止这些而言,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出门,能不打车就不打车,第二份半价,再叫上一个人,等于省了一半的钱。


在网淘方面,几十,几百,几千的东西,买;但是,几块钱的运费,好贵啊,不要了;这其实也没那么好;我好像也不是那么急着用;再去看看其他店的吧。


外卖聚餐,聚餐可以花几百上千都可以,外卖必须凑满减还得加上优惠卷,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95后和00后们就大不一样了,“愉悦自己”融入到生活的每一步进程和各个粉尘化的场景中。


现在人的消费观你真的懂吗?


他们可以在《动物森友会》花一下午时间钓鱼,攒够足够的货币,给虚拟的花园里种上自己喜欢的花朵,只是为了自己坐在夕阳下静静的等待花开。他们也可以在街舞教室中挥汗如雨,真能一跳出名吗,只是为了那短期的放松和快乐。他们也可以穿着汉服旁若无人的坐在地铁上看一本书,因为他们喜欢。他们也可以一个人在撸猫馆里把玩一只猫一下午,让自己远离人类。他们也精细的拆分日常生活时空场景来整体打造理想生活;例如洗浴的时候,需要好看的产品装饰浴室,过程要有好闻的香味、柔软的毛巾,甚至音乐。


当有任何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时候通过消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今天不高兴,吃一顿什么大餐能否让心情好点;或者买个盲盒也许就高兴了;我最近好胖,我去买几节健身课,锻炼一下就好了,也许去一次就不去了;我想出去登山,我买些装备,先放起来,等我有空了一定去;我想学点不一样的知识,那就买点高人的课程听听;最近心情不好,上个插画课调节一下心情。


对他们来说:

消费是愉悦,是颜、质、智融合的盛宴;消费是意义,是符号背后的信任与温度;消费是智慧,是从玩物丧志到玩物立志的进化;消费是探索,驱动细节长出新的生活方式。


消费能赋予他们生活的所有。


就是这样,当消费成为年轻人“愉悦自己”和“问题解决方式”的时候;那么过去,销售产品、贩卖生活方式的品牌塑造理论还能否依然有效?


当“舒适和优越”、“愉悦自己”和“问题解决方式”成为消费标杆的时候;那些用一个广告语,几个活动,期望能打动现代人的目的能否实现?


这就是现在人的消费观,你懂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土豪   消费行为   抠门   块钱   斤斤计较   存款   愉悦   优越   当代   年轻人   下午   物品   东西   方式   喜欢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