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风格,教练宗师,两岸交流——上海足球教父包瀛福的人生写照

北京时间昨天,上海足球名宿包瀛福因病去世,享年87岁。他为上海足球和中国足球贡献良多,终生矢志不渝。


海派风格,教练宗师,两岸交流——上海足球教父包瀛福的人生写照

出自上海轻工业队

作为港口和工业城市,上海曾为足球人才提供了大量展现才能的机会,上海足球名流辈出。中国足协元老陈成达讲过一段话,概括出了上海足球的作用和地位:“现代足球传入上海,已有百余年历史,而且与中国人发生关系,也远在清末。从学校之孕育,而逐渐普及至社会各阶层,确有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荣战史。1949年前的上海足球,堪称国内佼佼者,风云人物荟萃,剩余远播海外,曾享‘远东足球重镇’、‘中国足球摇篮’之称,值得缅怀。”

在这个远东足球重镇,包瀛福从顺昌铁工厂走出,最后成为上海足球教父。他出生于1933年,青少年时期正值上海足球的鼎盛期,因为人才太多,一些上海球员外流到其他省市,在1953年夺得全国冠军的解放军队,18名队员有10人来自上海。当时上海足球的兴盛,部分依托于发达的民间足球,即陈成达所说的“普及至社会各阶层”,来自各行业的球队为专业队输送了大量人才。

上海轻工业队成立于1953年,由上海的工厂球员组成,其中包括来自顺昌铁工厂的包瀛福,这支队伍在1955年夺得全国轻工业足球赛的冠军,包瀛福等队员入选了后来成立的全国轻工业队,全国轻工业队随后更名为红旗队,参加过甲级联赛。1958年,因为中央决定撤销产业体协队,而且红旗队有多名队员是上海籍,所以这支队伍被下放到上海仪表厂,更名为上海三队,由包瀛福担任教练。

塑造海派风格

不久后,包瀛福开始担任上海一队教练,他请来参加过1936年奥运会的孙锦顺担任顾问。包瀛福注重实战,训练运动量大,以“实战体能、射门命中率和传控成功率”为重点,提倡“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力争中场、全力攻防”,初步形成了海派风格。在他的带领下,上海队夺得1961年和1962年两届全国冠军。

在上海,包瀛福发掘和培养出众多人才,最有名的是王后军。王后军在虹口体校时就被包瀛福相中,后来他成为国脚,绰号“飞将军”,受到邓小平的关注,他退役后,被包瀛福安排到上海二队执教,后来执教一队。2012年王后军去世,包瀛福非常难过,回忆说,“我最开始见到他,觉得他懂礼貌、人很谦虚、好学,另外呢踢球有冲劲、训练刻苦、身体素质也很好,水平是很高的,连邓小平都特地问过,‘当年的7号还在不在呀?’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呢,就是会动脑子,所以到后来当教练的时候都叫他‘小诸葛’。”

包瀛福在上海队一直执教到1980年代初,担任过主教练和总教练。接替他担任主教练的,主要是方纫秋和王后军。方纫秋保持了上海队细腻、灵巧的传统特点,采用433阵型,充分发挥球员的进攻特点,在1981年带队重返甲级,在1983年夺得全运会冠军。方纫秋功成身退后,王后军接过帅位,他善动脑、勤钻研、注重细节,推出了创新的532阵型,他带的上海队战术丰富、战绩出色,而且球员的技术特点非常鲜明,比如以头球著称的现上海足协主席柳海光。这三位教练,再加上刘思义和徐根宝,一起被上海媒体称为上海足坛五大历史名帅,在海派风格的塑造和发扬光大的过程中,他们功不可没,他们的风范和弟子传承至今。

尽一份责任

除了执教,包瀛福曾在上海足协和中国足协担任行政职务,身在其位,有时得力求稳定。1991年3月,他主持了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的竞选,徐根宝和王后军呼声最高,最后徐根宝在17票中得了13票,成功当选。会议即将结束时,一直沉默的高丰文说,“我讲几句。”包瀛福说,“会议已经结束,下次再说。”

足球是包瀛福一生的理想和追求,他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边钻研学问、撰写科研论文,一边参与训练和比赛。1994年甲A开幕,他先后在上海申花和上海中远担任技术顾问,辅佐徐根宝。2002年,他被国家体委评选为“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这是莫大的光荣。

2004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包瀛福远赴南昌,担任八一南昌衡源的技术顾问,当时他已年过七旬,还患有高血压。吸引他的,是昔日的学生、正在执教衡源的李晓,还有培养年轻球员的机会,他说,“我看着他(李晓)从小长大直到进入国家队、中远队。他现在当了主教练,我有义务帮助他,为培养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而尽一份责任。”而李晓尊敬地称他为“教练的教练的教练”。

包瀛福在晚年仍然没有离开足球,从很早的时候起,他就关心和支持老年足球,支持东华元老队的组建。东华足球会历史悠久,成员以爱国知识分子为主,重建后一度成为两岸交流的纽带。1989年亚洲长青杯创办,参赛者是亚洲华裔足球名宿,台北奥委会主席徐亨致函东华副理事长贾幼良,“频年浪迹,辄增登楼作赋之感,故人久违,常咏落月停云之诗。虽时隔四十寒暑,心情仍如斯矣。”

1994年,第六届亚洲长青杯在上海举行,由上海东华足球会承办,包瀛福致欢迎辞,后来他担任东华元老队的常务理事长,做东华足球会的当家。


海派风格,教练宗师,两岸交流——上海足球教父包瀛福的人生写照

贾幼良曾说,“余生之年不忘足球,愿尽此终生。”这是多位上海足球人的人生写照。包瀛福的去世,让人想起上海足球的昔日盛景,也激发出对未来的期待,“谓语青年诸俊秀,后来居上创新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海派   顺昌   上海   远东   教练   足球   球员   亚洲   王后   宗师   元老   轻工业   教父   东华   足协   写照   主教练   两岸   风格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