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批细改 | 三年级:青烟缭绕的春节

难忘那碗西瓜

俗话说得好“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中国,没有哪一个夜晚能受到国人的如此青睐。这个夜晚串联起了过去与未来的百般滋味,勾连起了他乡与故乡的浓浓乡愁,牵扯出了先人与我们的隔世情缘……

有记忆以来,年的序幕总是在隆重而又肃穆的祭祖中开启。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载歌载舞,有的只是几对白烛,几股高香,几沓纸钱,几缕青烟,还有爷爷奶奶的一脸庄严。在我的家乡,祭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习俗。但在我们这些孩子眼中,它总显得与轻松欢快的春节氛围格格不入。上学之后,我对它更是嗤之以鼻,“都什么年代了,谁还信这个?”

今年又逢疫情,哪里也去不了的我,竟耐下性子参观起爷爷奶奶祭祖来。与往年一样,依旧是爷爷打头阵。只见他颤颤巍巍地燃起香烛,紧接着是笨拙却虔诚地鞠躬、叩首、祝祷……忽的火光一闪,一大叠子纸钱在火盆中慢慢化为灰烬。家里其他人在爷爷的带领下,按照辈分从前往后依次跪在供桌前,照例是三个响头,照例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挪动,大家都是一样的沉默,一样的严肃。那一刻,我望着桌上那些只在照片上见过的先人们忽然有些莫名的感动。“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若干年后的某一个除夕也会有人如今日般祭奠我,思念我吗?还未等我从遥远的遐想中回过神来,耳畔已响起爷爷沧桑却温暖的声音。内容不外乎一年来家中发生的大小事件。爷爷很平静地向着家人也向着先人絮叨着,几根白发在烛光中微微颤抖,墙上的的身影瘦弱却高大。许久之后,他又代替在外地不能归来的亲人向先辈致歉,求先辈保佑孩子们平安健康……不知爷爷说了多久,也不知我们这些小辈跪了多久,只记着烧纸时的青烟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醺的人不禁有了些醉意。爷爷刚刚的话提醒了我,才发现今年祭祖的队伍中空出了许多位置,那是属于还未归来的游子。或许,远方的他们此刻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化解不开的乡愁吧!随着爷爷发言的结束,祭祖仪式隆重收尾。只见得三四排人一齐弯下腰去,“啪”,清脆的声音在头与地面接触的刹那响起,停顿,抬头,直腰,再拜。在弥散的青烟中,我忽然觉得那重复的动作不再枯燥无聊;那句“死去元知万事空”的科学论断也不再那么令人执着。

现实中的祭祖活动结束了,但我心中的祭奠才刚刚开始。终有一天,我会从爷爷奶奶手中接过那薪火相传的接力棒,竭尽所能地奔赴下一段征程。

(三年级作品)

名师点评

本文等级

一类文

得分点

本文结构严谨,立意新颖。文章切入点独特,在夹叙夹议过程中,深刻的哲理不自觉地深入人心,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并且引起深深地共鸣。“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引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直接把读者带入除夕的特定时空,“没有哪一个夜晚能受到国人的如此青睐”,突出强调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在所有中国人心中无与伦比的独特地位,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切入到新年开始的序曲——祭祖。文章衔接自然,举重若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文字运用非常纯熟,甚至找不到其它的说法和词语来替换,让人怀疑自己读的是不是学生作品,颇有毕淑敏的风格。

“都什么年代了,谁还信这个?”这句以小孩子无知无畏的语气说出的话,在文中作用巨大,不仅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是欲扬先抑的起点,与下文自己深刻理解祭祖形成照应,对比鲜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对祭祖程序的描叙,看似简单罗列,却是自己思想一步步改变的必要过程,符合小孩子对问题认识的深入过程。缅怀先人,是为了激励后人。“今年祭祖的队伍中空出了许多位置,那是属于还未归来的游子”,这句话点出了今年疫情的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响应国家的号召,坚决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就是爱国。小作者的表达,让人越品越有感触。尤其是文章最后,“现实中的祭祖活动结束了,但我心中的祭奠才刚刚开始”,这句话直抒胸臆,写出了这次祭祖活动对自己的影响之大,达到了长辈组织祭祖活动的目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本文恰到好处的几处引用,每一处都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文章亮点,值得肯定!

失分点

语言上显得累赘了些。

修改建议

本文没有明显的失分点,要是在考场上,那一定是满分作文。现在老师不给满分,仅仅是担心小作者骄傲,希望作者继续努力。

本文得分(满分30分)

29分

点评老师

葛庆峰

精批细改 | 三年级:青烟缭绕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青烟   纸钱   分点   先辈   乡愁   先人   疫情   游子   爷爷   夜晚   本文   心中   春节   作用   作者   体育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