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古汉字


据说,上古结绳记事。这个据说是有文书记载的。《周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
据说所谓结绳记事,就是有了一件什么事情,就在绳子上打个结,这样就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了。
可想而知,应该是最重大的事情才要记录,一般的事情,比如上午上了个厕所啊,下午打回来一只兔子啦,这些平凡小事就不用记载了。因为绳结不能太多啊,否则就搞混了。
具体哪些事情是需要记载的呢?《春秋左传集解》是这样告诉我们的:有什么约定盟誓之类的事情,如果事情比较重大,就用粗绳子,如果事情比较小就用细绳子。约定或者盟誓的双方各拿一根打结的绳子,到时候来对照。
这就说得比较具体了。比如迪丽热巴和孙红雷有婚约,于是两人各拿一根绳子打结,到时候两个人都把绳子拿出来,表明曾经有过这个约定,因此可以结婚。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然而老严觉得这个说法太偏颇。因为就算在原始社会需要记录的,也不仅仅是约定或者誓言,还有很多发生在部落或者群落之类的事情是值得记下来的。
而且古人真不会笨到只会打个结。他们要记录太阳,会不会用草绳摆一个圆圈呢?要记录一条狗,会不会用草绳摆一个狗的轮廓呢?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情。老严认为,虽然没有任何考古资料佐证,但是完全可以推测,结绳是最早的文字。
只不过各部落或者各群落,他们结绳记事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出现了文字的源头上的差异。27个拉丁字母,每一个都可以用绳子很简单地摆出来。9个阿拉伯数字(最开始是没有0的),也可以如法炮制。
而汉字之所以最初出现的是象形字,也应该是结绳记事的方式创造出来的。说创造其实都不太对,就是依样画葫芦摆出来的。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当然根据部分典籍的记载,说汉字是仓颉创造出来的。其实创造一门文字并不是多难的事情。比如成吉思汗就找一个维吾尔族人创造了蒙古文字。但这是在已经有了字母的基础上的。如果凭空创造汉字,那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但是苍颉可以在已经成型的那些草绳符号的基础上,整理出一套通行的象形字。然后在这基础上,用会意、形声等方法,制造出最初的汉字来。
所以如果老严要说,最初的汉字是草绳文,可能100个人当中只有99个人攻击我,至少还有零点几个是认同的。
当然草绳因为自身的特点,已经随着历史的流逝化成了云烟,今天是再也看不到了。今天我们考古所能挖掘出来的,一般人认为最初的是甲骨文。然而在甲骨文之前,中原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些刻在兽骨上的文字,把它们命名为骨刻文。这是我们目前能找到的最初的汉字。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骨刻文破解出来的不多,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比甲骨文更古老,写法更接近于文字所代表的意义的原初形态。比如说牛字,骨刻文表现的是一整头牛,甲骨文表现的是牛角,用牛身上最具代表性意义的部分来表现这种事物。另外就是在用途上,骨刻文虽然出土不多,但也能看出跟占卜、祭祀关系不大。
甲骨文是在骨刻文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在我国出土了大量的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大多数记录的是占卜、祭祀方面的内容。可见,从骨刻文到甲骨文,是一个从人民群众走向上层建筑的过程。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在甲骨文的同时代,还出现了金文、陶文、石鼓文。有的资料认为金文晚于甲骨文,但是根据现实分析,金文倒是有可能早于甲骨文。金文和陶文是铸在青铜器或者陶器上面的文字,也就是在青铜器出现之后出现的。据说整本《山海经》,就铸在了大禹的九鼎上。
但是相比之下,金文的象形性弱于甲骨文,更具有符号特色。从这点分析,甲骨文也有可能是在金文产生之前出现的。不过最初的甲骨文我们还没有挖出来。
汉字继续由象形特色发展为符号特色,在周朝,出现了大篆。这时候竹简木简已经出现,人们可以用毛笔写字,汉字对历史的承载量大大增加了。也就是从春秋到战国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种繁荣跟汉字的承载量增加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他们已经有足够的汉字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从汉字表达的意义上来说,这个时代已经完全成熟了。当然从汉字的形状来说,还在进一步艰难发展之中。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随着战国时代开启,各诸侯国内的汉字朝着不同的道路发展,出现了同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的情况。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书同文车同轨,把所有的汉字统一了,并形成了另外一种写法,那就是小篆。
小篆推广之后,逐渐出现了另外一种写法,把笔画变得更圆润。这就是秦隶。而隶书的写法逐渐深入人心,也更接近于今天我们所用的文字。小篆是需要比较专业的人士才能够读的,从隶书开始,我们今天的一般读者就能读。所以老严认为,隶书出现之前的汉字应该叫古文字。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今汉字


据说汉高祖刘邦有一次飞马跑到自己的军中,交代了几件事之后,又要匆匆离开。这时候有人拿出一份文件,需要他签署。于是他接过笔,草草画了几笔,打马就走。人们一看,这并不像隶书,但是也能认出来,因此这种写法就流行开了。这就是行书。
按这种说法,行书是出现在楷书之前的。但是在汉朝时候,通行的主要是汉隶。这是基本按秦隶的笔法,但是笔画更为简洁的写法。这种写法完全脱离了小篆的形式。从这时候开始,汉字进入了今文时代。
与此同时,楷书也在萌芽和发展。到了南北朝时代,楷书占据了绝对主流。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主要就是楷书。有人把他们称为楷书的创始人,但是老严觉得他们也不过就像仓颉一样,在全民发展的基础上做了决定性的整理而已。人们把从楷书出现以来的文字叫做真书。这时候汉字的形状发展也完全成熟。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因此属于国学经典的一门中国特有的艺术也就蓬勃发展,那就是书法。楷书的方正形状和平滑笔法,为书法的创造铺平了道路。这是一项普适性的国学艺术。到今天,任何人都能够对一幅书法作品说出个一二三。
唐朝时候,书法家就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顶尖级的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父子,还有其他著名书法家,名字数都数不过来。当然在楷书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其他变体。比如草书,这是一门追求的人相当多,然而出效果的人相当少的浪漫潇洒艺术。虽然这样,还是出现了不少名家,比如著名的癫张醉素、米家父子。
真书出现的社会效应是,只要有条件,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掌握这门学问,因此出现了大量民间使用汉字的状况。所以唐朝开始有大量的民间诗人。不仅如此,还可以用文字来顺畅地记录我们平时所说的话,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民间文学。比如发源于唐朝的话本,其实就是最早的白话文小说。今天有人在网上提示我,中国最早的白话文小说是《狂人日记》,于是我列了一大堆清朝之前的白话文小说名字,问他这些是穿越过去的吗?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到了宋朝,汉字书法进一步向精细化、个性化发展。当时的文人们,往往都能创造一门有自己标签的书法。比如宋徽宗赵佶,他创造的瘦金体,人人都一看就喜欢,但是人人都写不好。还有一个在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大奸臣蔡京,他创造的蔡体书法,充分体现了方块汉字四平八稳的特点,中庸厚重,是书法精华中的精华。尤其是这种字笔画方正,很便于镌刻,因此成了印刷的首选。然而创造这种书法的人实在臭名昭著,所以我们没有按通行的命名方法,即欧体、颜体,赵体之类,创造的人姓什么就叫什么体,而是用朝代名来命名的这种字体,叫做宋体。这种字体一直用到了今天,而且还将继续用下去,一直到千秋万代。但是不管什么流传,“蔡京”这两个字是不允许出现在书法命名上的。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可以说到了宋代,汉字在书法上已经到顶了。后世具有创造性的不多,有代表性的可能是董其昌的董体。其他很多都走的歪门邪道,让方方正正的汉子反而变形了。当然也出现了复古潮流,即隶体、篆体等书法。
随着历史的车轮轰轰隆隆驶进21世纪,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又带来了汉字形体上的巨大变化。用电脑开发的字体不胜枚举,进一步丰富了汉字文化。当然汉字的应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随着扫盲工程、义务教育工程的深入推广,在我们国家能使用汉字的人无限接近100%。
说了这么多,人们会问了:老严你的书法写得怎么样?这个问题必须老实交代,小时候家里穷,吃的肉多是鸡爪子,吃得多了,可能DNA渐渐融入了我的系统,因此书法无限接近于鸡刨。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废汉字


汉字的发展过程,前面基本讲完了。但是老严还想写一个冗长的结尾。有一个只有几个人提出过的问题: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汉字最终会废除吗?
这个问题提出来,也不是一天两天了。100多年前,有一个名叫钱玄同的人,给胡适写了一封信,上面就提到:要想让中华民族适应20世纪的文明,就必须废除儒学,废除道教,而要废除这两样,首先要会出汉字,因为这两门学问是由汉字来记载的。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哦,类比的例子是否可以这么说:你的珠子很漂亮,所以必须把盒子卖给我,因为珠子是盒子装的。或者:我看上了一位美女,所以要买她的衣服,因为她是衣服裹着的。
除了钱玄同之外,主张废除汉字的还有谭嗣同、陈独秀、吴玉章这些人。当然叫嚣最为厉害的人,说出来的是这么一句声嘶力竭的话:汉字不灭,中国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必 亡。
他们的观点,都认为中国近代以来受列强欺辱侵略,社会经济水平远远赶不上工业革命后的西方,都是因为汉字。因此在那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运动当中,汉字成了罪魁祸首。
在那个时代,废除汉字也成为了一项运动。好像有一些不知道什么人,还发起过一个新文字代表大会,在海参崴开会,主要目的就是探讨如何废除汉字。与会的代表们不少人,还写了讲话稿,主要是抨击汉字的副作用,提出替代方案。
而提出的替代方案,基本上都倾向于用拉丁字母替代汉字。当然不知道为什么,这项运动没有继续下去。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建国以后,也有过废除汉字的行动。老严看了一些资料,归结了一下,当时废除汉字的大致思路是:首先简化汉字,以便于普及,让人人都认识,然后发明汉语拼音,并最终以拼音替代汉字,实现汉字拉丁化。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简化汉字完成了,我们今天用的就是1958年简化的那一套汉字。汉语拼音也出来了,到今天依然是低幼儿认识汉字的辅助工具。但是第三步没有实现。为什么不能实现呢?
汉字不仅是中国在用,我们周边受到儒学影响的国家,也长时间使用过汉字。越南和朝鲜废除了汉字,当然韩国也废除了汉字。现在的状况是,一直保留了汉字的日本是发展得最好的(不愿意提出的,人家是作为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上发展起来的)。韩国最新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当然几乎同时也出现了这么一个新闻:韩国正在逐渐恢复汉字。

汉字全面知识:为了融入新世界,我们需要废除汉字吗?

汉字是一个工具。从产生到现在,几千年来,给我们保留了多少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多大发展?中华民族有今天,汉字功不可没。有人说使用什么样的文字会影响人的思维。这几乎是肯定的,使用哪种文字,会形成一定的群体性格,会形成民族间的文化差别。这也是废除汉字的理由之一。但是,没有汉字,我们还是中华民族吗?
老严想说,提出废除汉字的观点,是一种时代局限性的产物。当我们跳出那个时代,用今天的观点来看,用将来的观点来看,汉字是永远不灭的。
你们同意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汉字   仓颉   新世界   小篆   草绳   白话文   楷书   隶书   甲骨文   写法   绳子   中国   书法   最初   事情   文字   知识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