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7·20郑州特大暴雨令人记忆犹新,当时河南省多个地区都遭受了暴雨和洪灾。时隔一个月,河南再次迎来暴雨模式,从中央气象台发布的8月22至23日降水分布预报图来看,整个河南省几乎都被雨带所笼罩,相当多的地区还将达到暴雨或大暴雨级别,为了避免泡水,郑州的一些高架路上停满了私家车。而这两天陕西多地也降下暴雨,造成西安市内多个路段严重积水。

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河南再次成为暴雨中心

陕西、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曾经气候湿润,森林遍布,后来逐渐变得干旱少雨,黄土遍地,大部分地区成为典型的北方景象。但近年来却情况有变,陕西西安及附近地区给人感觉越来越湿润宜人,而河南在今年更是迎来了百年一遇,甚至千年一遇的大暴雨。

7月20日,郑州1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总水量竟相当于150个西湖。这哪是在下雨,简直是在下海!现在一个月还不到,河南又再次成为暴雨中心,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输送过来的呢?新一轮的强降雨,会不会比上一次更猛烈?如果年年都如此的话,我国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会不会变成江南水乡呢?

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7月20日河南郑州遭遇罕见特大暴雨

其实无论是7·20暴雨,还是河南这一轮新的强降雨,都与今年夏天以来不走寻常路的“副高”有关。这里的副高并不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职称,而是指副热带高压,是地球天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副热带高压是怎么形成的呢?

原来,在炎热的赤道地区,地面附近的空气被加热,密度变小。较轻的空气会上升到高空,结果地面附近的气压就降低了,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而这些上升的热空气到达高空遇冷后又变重,在距地面4至8公里处聚集,并向南北两个方向移动。

在地转偏向力(科氏力)的作用下,气流将在南北纬20至30度的区域转向与纬度平行的方向,阻碍了气流运动,空气再次发生聚集,并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到地面附近,形成了高压区,这就是副热带高压的由来。

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副热带高压的形成

全球范围内存在多个副热带高压系统,而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当属西太平洋副高,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国夏季的季风和降雨模式。在每年6月份之前,西太平洋副高西部的脊线位于北纬20度以南,沿着副高脊线北上的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地区南下的冷空气交汇,使我国华南地区进入雨季。

到了6月中、下旬,副高脊线北跳至北纬20~25度之间,雨带也随之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梅雨季节。到7月上、中旬,副高脊线再次北跳至北纬25~30度,将雨带向北推向黄河下游区域,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被高压脊所控制,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7月末8月初,副高跨过北纬30度,华北、东北进入雨季。随后的时间里,副高脊线将迅速后退,雨带将南移。

那么7·20郑州暴雨事件中,副高起了什么作用呢?原来,2021年的气候比较异常,例如美国、加拿大就出现了热穹顶,气温飙升,而7月份,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也出现了异常,比往年更加偏北,在副高的南边,恰好又形成了台风“烟花”,于是在台风与副高之间的区域,就形成了一个水汽输送大通道,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被源源不断的送到了河南地区。

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副热带高压和台风烟花共同形成水汽输送通道

而此时的河南正好受到冷涡的影响,遇上从东边输送过来的大量水汽,就开启了暴雨模式。而河南的地势西高东低,暴雨中心就位于郑州附近,并且降水不仅强度大,持续时间还长,内陆地区排水不畅,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与上次相比,这两天新一轮的河南暴雨,虽然也受到副高的影响,情况却又有所不同。这次是典型的季风降雨:副热带高压西伸,暖湿气流沿着副高的西部边缘向北推进,与冷空气在河南地区相遇,引发暴雨。但这次的降雨过程是移动的,不会像上次那样停在河南,因此防汛压力不会比上次更大。

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河南省本轮降雨分布预报图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夏天河南的雨是下得太足了!不仅是河南,华北、西北的降雨都比较多,连新疆一些地区都出现了罕见的暴雨。网络上关于我国北方将变湿润,“重回盛唐西周”的说法也十分盛行。假如现在这种气候持续下去,我国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真的会变成江南水乡吗?

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也许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应该说,自夏商以来的几千年时间里,我国的气候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出现过多次冷暖、干湿交替的现象。在商周时期,河南地区曾经非常温暖湿润,到处都是森林,还有很多犀牛和大象。在盛唐时期,雨带也比较偏北,在西北地区造就了许多塞上江南的景象。

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北方地区曾经出现过“塞上江南”

到了现代,我国北方总体上偏干燥,很多河流断流,湖泊见底,地下水位也下降了。如今随着全球变暖,雨带如果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北抬而北移,我国北方地区确实有可能变得比以前更湿润。不过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地区在变暖,雨带能北移到什么程度还搞不清楚。

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在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下,北方地区降雨的增多,很可能会以极端天气的形式出现,就如同上次河南暴雨一样,这样就有可能造成洪涝和地质灾害。例如全球变暖导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频率升高,极端天气事件会增加。美国得州年初就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夏天的热穹顶又让加拿大一些地区的气温直逼50℃,欧洲也发生了罕见的洪灾。

河南再迎大暴雨,水到底从哪里来,这样下去北方是否将变成江南?

郑州车主将车停在高架上防水淹

因此,虽然我国北方有可能一改多年以来干旱少雨的局面,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利好,但我们还是要谨防极端天气造成的灾害,未雨绸缪,做到有备无患,才不至于在灾害来袭时措手不及。

#郑州将开启特大暴雨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长江中下游地区   河南   中原地区   北方地区   盛唐   河南省   水汽   江南   郑州   北纬   暴雨   湿润   高压   我国   地区   体育   副热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