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酒仙赵九斤(一)

酒仙赵九斤

故事:酒仙赵九斤(一)

酒仙,这是同事给赵九斤的雅号,其实就是给取的诨名。

送给他这个“雅号”,是因为他特能喝酒。怎么个特能法?就是从没有见过他喝醉喝倒过。一次喝斤把酒是小菜一碟。但是他到底一顿能喝多少,没有人知道,他也不知道。别人问他,他就一句话,我又没试过,像那晓得咧。

大家说他能喝酒,是因为他的名字取得好。九斤者,酒精也。而且姓赵,那不是造酒精吗?

这完全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他父亲给他取名九斤,是因为他生下来有九斤重。那时一般人家给孩子取名不像如今这么讲究。

赵九斤打懂事起,就暗暗地发过誓,长大后滴酒不沾。

他为么事要发这个誓呢?因为他的父亲不是一般的嗜酒,可以说是一个酒鬼。喝多了酒,就撒酒疯,发火,骂他的母亲,还有他和弟弟妹妹,有时还动手打母亲和他们几个伢。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赵九斤后来却成了很能喝酒的酒仙。这是他没曾想到的。

赵九斤第一次喝酒,是他参加工作半个月后的一天。

赵九斤技校毕业,分配到了野外勘探队。那个年代,技校毕业生是包分配的。他被分配的勘探队正在给远郊的一个物资供应站打水井。那时的物资供应站是个肥的流油的地方。

他拿着简单的行李去了工地。到工地的那天,水井的钻探正好完工,准备做抽水试验。好客的东道主就摆了几桌慰劳大家伙。

赵九斤初来乍到,同事们都入了座,他还手足无措地东张西望。正好队长看到了他,就招呼他过去坐。他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坐到了主桌上。

酒席开吃起来。开始,倒也文文明明的。渐渐地,随着空酒瓶地增多,大家伙就不怎么拘礼节了,大呼小叫地敬起酒来,碰杯声,打翻酒瓶声,逼着喝酒的声,大笑声,在阔大的饭厅里飘来荡去。

赵九斤呢,只顾着埋头吃菜,他不给人敬酒,也没有人给他敬酒,因为这桌除了他是“白板”(即老百姓)一枚,其他个个都是“冒号”。队长看不过去了,就说,小赵,这桌上数你最年轻,你得给我们刘站长敬杯酒。赵九斤闻言,看着队长。队长有点恼火,说你望着我干什么?快给刘站长敬酒。赵九斤慌忙火急地给自己倒了满满的一杯酒。队长便对刘站长介绍道,站长,这是刚分到我们队的大学生小赵,他要给你敬酒哩。喝得满面红光的刘站长朝赵九斤看了过去,笑呵呵地对队长说,人家大学生能不能喝啊,别难为人家。赵九斤乖巧地说,站长,能喝。我能喝。站长,我干了,您随意。说完,他站起来,端起酒杯,仰起头,咕隆咕隆,一杯酒就干了。刘站长,北方人,豪爽,能喝酒。他看到赵九斤梗都没打个,就把一杯小一两的酒喝了,顿时眉开眼笑,对队长说,这个小赵,我喜欢。真不像你们队的人。你们队里的人,酒桌上个个像......他本想说“像太监”的,但没有说,只是露出极度瞧不起的表情,摇了摇头。

干活似猛虎的队长在这方面实在硬气不起来。他只有二两的酒量。队里最能喝的也只是半斤的量。每次聚餐喝酒,都被这个刘站长整得趴下。在喝酒上,刘站长总是取笑他,把他当下酒的菜。他听了刘站长的话,也只好打哈哈。

在酒桌上历来很讲究公平和公正的刘站长,站了起来,端起酒杯说,酒桌上无大小,你干了,我也得干。话音一落,一杯酒就下肚了。

他拿着酒杯,对一旁的办公室马主任说,拿酒来,给我满上,我敬小赵一杯。来而不往非礼也嘛。赵九斤赶紧给自己倒了满满的一杯。两人碰杯后便一干而尽。

就这样你一杯我一杯,直到刘站长说话舌头打起卷来两人方才罢休。赵九斤呢,像无事人一般,只不过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

酒席散后,队长搂着赵九斤的脖子,乐滋滋地说,小赵,你这小子,行,给我们队出了口恶气,给我们队长脸了。

赵九斤不好意思地说,队长,我......

没等他把话说完,队长就说,小赵,你不知道。你没来之前,刘站长他们请我们吃过两次饭。每次刘站长都把我们队里几个能喝的人都喝得趴下。为这我这当队长的没少遭他奚落。这次,哈哈,好啊。你就把他喝得“下猪娃”了(即喝的醉得吐了)。哈哈,真他娘的过瘾。看他还敢不敢再嘚瑟了。

赵九斤真个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第一次喝酒就喝出了能喝酒的名声。

从此,他就成了队里的喝酒利器。队上只要有应酬,队长就把他叫了去。队里的一些小青年是既羡慕又嫉妒。他们怪爹妈没给他们一副好肠胃。

(待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水井   猛虎   勘探队   雅号   大家伙   酒席   技校   供应站   酒杯   工地   酒精   队长   分配   酒桌上   站长   故事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