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在大家的印象中,近代以来中日发生的第一场冲突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但其实早在1874年,日本就妄图侵占我国的领土台湾,日本的侵略企图最终没有得逞,但是软弱无力的清政府却赔偿了日本50万两白银,军事上没有失败却还要赔款给对方,放眼全世界这也绝对算的上是闻所未闻的荒唐事。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中日甲午战争

台湾是我国东南海疆的屏障,不仅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而且“百物殷实”,故“各国通商以来觊觎已久”。荷兰、西班牙、英、美等国都先后对其进行过侵凌和掠夺,明治维新以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日本,由于特殊的社会经济原因,一开始就采取了对外武力扩张政策,把“相距尤近”的台湾作为它的首要侵略目标。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台湾全景图

为实现明治立国时提出的“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扩张计划,日本竭力鼓吹和推行其“大陆政策”,其步骤为: 一是征服台湾 ;二是征服朝鲜;三是征服满蒙;四是征服整个中国;五是征服世界。 据此,日本扩张的第一步就是中国的台湾。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1870年日本明治政府遣使来到中国,表面上是要和清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实际上是想通过签订通商条约获得和西方列强一样的在华特权,1871年9月23日双方签订了中日《修好条约》和《通商章程: 海关税则》,日本在这两个条约中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好处,明治政府因此大为不满,于是打算利用琉球事件出兵侵略台湾。


琉球曾是东亚一群岛国家,为中国众多的藩属国之一,自1372年(洪武五年)起琉球开始向明朝朝贡,历代琉球国王都要接受明朝册封,明朝灭亡后,琉球于1651年(顺治八年)起向清朝朝贡,每两年一贡, 同清朝建立新的、稳定的宗藩关系,琉球和日本本为平等的关系,但是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日本的萨摩藩以武力入侵琉球,强迫琉球向萨摩“朝贡”,尽管如此,琉球一直在反抗日本的入侵,琉球也一直保持着事实上的独立。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1871年11月30日,琉球宫古岛民的两艘进贡船,离开琉球那霸港驶往中国。不幸中途遇暴风,漂流海上, 一艘幸还,另一艘漂到台湾西南海岸高山族牡丹社的八遥湾,该船共有船员69名,其中3名淹死,66名登陆。登陆的琉球人和岸上的高山族人发生冲突,54名被高山族杀死,12名逃出,在凤山县受到清政府的保护,这个事件纯属中国与琉球之间的问题,与日毫不相干,日本却以此作为对外侵略的借口,1873年明治政府再次遣使,利用到中国换约之际,借机窥探清政府对于台湾地方和琉球事务的态度。


日本副使柳原前光受正使副岛种臣的指使,专门跑到总理衙门质询琉球岛民被杀之事,总理衙门大臣毛昶熙答称: “二岛俱我属土,属土之人相杀,裁决固在于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预贵国事,而烦为过问?”柳原前光无言可对,于是说: “贵国已知恤琉人 ,而不惩台番者何?”毛昶熙答曰“杀人者皆属生番,且置之化外,未便穷治。”柳原前光断章取义 ,曲解为台湾东部番社不属中国领土 ,扬言琉球的居民现在是在它的保护之下的 ,来威胁清政府 ,为日本侵台制造舆论。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台湾高山族

1874年4月,日本政府设立台湾‘番’地事务局,任命大隈重信为事务局局长 ;任命西乡从道为台湾‘番’地事务都督,陆军少将谷干城 、海军少将赤松则良为参军;又任命外务省雇用的原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为台湾事务局准二等出仕,作为西乡从道的助手 。4月9日,西乡从道率舰队赴长崎,准备出兵台湾 。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准备入侵台湾的日本军舰

当时的列强大多反对日本此次出兵,纷纷向日本外务省质问。英国害怕中日冲突会影响英国对华贸易,更不愿日本独占台湾,因而反对尤为强烈。列强中只有美国支持日本入侵台湾,因为美国和日本一样觊觎台湾,1867年6月19日美国曾以失事船员被台湾高山族人所杀为借口,派舰入侵台湾,但遭到失败,这次日本出兵美国给予积极支持, 妄图利用日本充当在中国扩大侵略的急先锋 。熟悉台湾情况的美国人李仙得为日本侵台献计献策,另有三名美国陆海军军官参加日本侵略军,美船“纽约号”受雇为日本运兵。


日军3600人分3批出发,先后抵达台湾东海岸,这些侵略者甫一上岛,便遭到高山族人的攻击,双方于5月22日爆发“石山之役”,高山族死伤70余人,日军死伤20余人,6月1日日军发动“牡丹社之役”,出兵分三路围剿高山族人 。6月5日,日军攻破牡丹社,并焚毁多社,但高山族进行顽强抵抗,时常从山中出来袭击。日军防不胜防,终不能胜,只得退守龟山,在这里建造都督府,设医院,修桥梁,筑道路,开荒屯田,作长久之计。由于水土不服,当时日军中疟疾流行,2000多人患病,500 多人病死,日军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日本侵略军假惺惺地修建琉球被杀岛民墓

清政府得知日本出兵台湾后,派沈葆桢和潘蔚前往台湾,6 月中旬, 沈葆桢和潘蔚到达台湾 。一方面同西乡从道交涉,要求退兵;一方面招募兵勇, 修筑炮台,加强军备。为了把日本赶出台湾,清政府开始积极备战,在澎湖诸岛建造炮台,在台厦间敷设海底电缆,向德国购置毛瑟枪,向丹麦订购铁甲舰。并不断向台增兵,“一时兵勇骤增,声势颇壮。”到这年秋,清军在台湾已集结了超过万人的军队,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日本此时国力不强,支持不了在台湾长期作战,形势对清政府十分有利。


但是此时主持与日本交涉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却始终抱定妥协求和的方针,他害怕中日交战,不但对战争缺乏胜利信心 ,而且认为“若我军齐集,遽与接仗,即操胜算,必扰各口,恐是兵连祸结之象。”因此,他虽也主张调军布防,但“非必欲之用武”,而只是用于为和谈服务。他说: “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庶和可速成而经久。”他一再要沈葆桢“只自扎营操练,勿遽开仗启衅,并密饬唐提督到台后,进队不可孟浪。”对日兵“断无驱逐之理。”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李鸿章

7月,进退维谷的明治政府向清政府提出以赔款为条件换取日本从台撤兵,10月份,双方在北京开始正式谈判,日本特使大久保利通一方面要求清政府承认日本此次出兵是“保民义举”,另一方面要求清政府赔偿军费200万两,在被拒绝后,大久保利通假装收拾行李回国,摆出谈判破灭的姿态,以战争相威胁,英国公使威妥玛又从中串通 、哄骗、恫吓;清政府软弱害怕,一味求和,不敢开战 。中日双方终于定议,1874年10月31 日,中日两国在北京签订《北京专约》,清政府承认日本的出兵是“保民义举”,这等于变相承认了琉球是日本领土,同时赔偿日本抚恤费10万两、出兵费40万两,总计50万两白银。

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事件:日本遭到失败,却获得50万两白银赔款

大久保利通

就这样,日本的强盗侵略,不仅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反而满载50万两的犒劳费回国。尤其重要的是取得了清政府对琉球属于日本领地的公开承认。这无疑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开了中日外交史上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先河,对于这个条约,连李鸿章也不得不承认“以怃恤代兵费未免稍损国体,渐长寇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高山族   台湾   日本   琉球   西乡   明治   岛民   明朝   高山   族人   日军   条约   中国   中日   清政府   事件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