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提到淞沪抗战,大家想到的应该都是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淞沪会战,但其实,早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上海就遭遇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守卫上海的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迫使敌人三易主帅,伤亡过万,但最终因为缺少支援而最终失败,只得和敌人再次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淞沪会战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鲸吞了我国整个东北,遭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分散国 际视线,决心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再在为国际所注目的上海制造一场战争,同时,日本帝国主义者以为在上海采取 军事行动既可“威胁我政府,使屈服于 丧权辱国条件之下”; 又可使西方各国 承认它在东北入侵的既成事实 , 再加之九一八事变日军轻松成功的经验,使得他们认为占领上海不是什么难事,于是他们开始不断在上海寻衅滋事,以挑起战争。


在九一八事变中充当侵华急先锋的板垣征四郎这次站在幕后遥控局势,他暗中授意日本驻沪武官田中隆吉“在上海搞出一些事情来”,同时送来了两万日元的经费,田中和日本著名女间谍川岛芳子策划,于1932年1月18日指使5名日僧向马玉路的中国三友实业社总厂的工人义勇队投石挑衅,双方随即发生互殴,两名日僧被殴成重伤,日方声称一名日僧在医院不治身亡,并以此为借口,指使一伙暴徒于19日深夜焚烧三友实业社,砍死砍伤3名中国警员。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川岛芳子

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市长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条件,22日日本驻上海第1遣外舰队发布恫吓声明,并从日本国内向上海调兵,27日村松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在28日18时之前给予满意答复,在得到满意答复之后日方却又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中国军队撤离闸北,不待答复便于28日晚突袭闸北,一二八淞沪抗战就此打响。


当时守卫上海至南京一线的是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一共3个师3万余人,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楷任军长,由于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行为,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中普遍有一种和日军决一死战、虽死无憾的心理,在判明日军将要在上海发动战争的意图后,1月23日第19路军召开了营级以上军官紧急军事会议,作出了卫国守土的决定,讨论了抗击日军的计划,并密令全军对来犯日军“应以全力扑灭之”,同日第19路军军部又刊发了《告19路军全体官兵同志书》,号召“不抵抗无以救国,认清此次与仇日拼命,迥非寻常之作战可比,意义丰富,价值无上”,19路军的这种御侮精神,让人们看到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回老家的希望。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第19路军士兵

28日23时30分,第1遣外舰队司令盐泽幸一率海军陆战队及退伍日军数千人在装甲车掩护下兵分三路进攻闸北,攻占了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日军在进攻的同时,纵火焚烧各商店,用手榴弹从屋顶掷下,气焰极为嚣张,侈言“十二小时可以底定上海”,守卫上海市区的第19路军第156旅在前来接应的宪兵第16团配合下予敌以重大打击,共毙伤日军千余人,俘获装甲车5辆,经一昼夜激战,第19路军打退了日军的进攻,收复了天通庵车站和上海火车北站,日军只得败退到公共租界,并请求英美等国领事调停。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守卫闸北的第19路军

经过调停,双方停战3天,在这三天里,中日双方都在进行增援补充,调整军 事部署,至2月2日,日本从国内增调航空母舰2艘、各型军舰12艘、陆战队7000人援沪,蒋光鼐急调第60、第61师入沪参战,2月3日上午,日军再次兵分三路向闸北进攻,均被守军击退,陆战队进攻的同时日本军舰也开始轰击吴淞口,4日上午,随着增援部队到达,日军发动了淞沪战场第一次总攻,战火蔓延到江湾、吴淞一线,其中八字桥、江 湾阵地,自晨至暮,激战不已,与敌三度肉搏,毙伤日军五百余名,毁敌装 甲车二辆,使敌不支而退,其他方向上日军的进攻也以失败告终,日本内阁得知上海战况失利,大发雷霆,遂将盐泽撤职查办。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盐泽幸一

日方改派第3舰队司令野村吉三郎接替盐泽指挥,同时再次增兵,日本陆军部调第12师团独立混成第24旅团赴沪参战,第24旅团于2月7日下午6时前在吴淞铁路码头成功登陆,2月8日,野村令第24旅团进攻吴淞,陆战队进攻江湾,其中主攻方向是吴淞,8日拂晓,第24旅团兵分三路在海空支援下向张华浜、蕰藻浜、吴淞镇发动进攻,在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下,日军进攻未能得逞,至当晚8时,第24旅团全线转入防御。


日军不甘心失败,又接连发动进攻,12日上午,第24旅团为在蕰藻浜北岸夺取进攻吴淞的支撑点,派一个大队占领沈家宅,并以一个工兵中队在永安纱厂附近架桥,当即被守军击退,当晚,日军利用夜色成功架桥,13日拂晓,日军在烟雾弹掩护下强渡蕰藻浜,在曹家桥附近突破守军防线,第60师第122旅紧急增援,将渡河日军包围,被围日军在接应部队下全力突围,但最终只有少数日军成功突围,大部被消灭。连战连败,野村也得到了和盐泽同样的遭遇,被调令回国。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坚守吴淞炮台的中国士兵

为了攻占上海,日军只得又一次增兵,2月14日调第9师团参战,并让第9师团师团长植田谦吉统一指挥在上海的部队,第19路军在上海连战连捷,首都南京的国民党军队也跃跃欲试,第88师师长俞济时、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均向蒋介石请战,蒋介石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何应钦把第87、第88师、中央教导总队、税警总团合编为第5军,张治中任军长,这是当时全中国最精锐的部队,第5军在2月14日前后入沪,在对外上还是用第19路军名义并接受第19路军统一指挥。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中央教导总队

2月18日,植田向中国军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所有中国军队于20日17时前自租界起后退20公里,19日,第19路军严词拒绝了日军的荒缪要求,20日晨,在植田指挥下第9师团及第24旅团在 飞机舰炮立体作战支援下向淞沪铁路 全线,重点指向江湾镇及北庙行镇以南 的88师右翼阵地,对闸北、江湾、吴淞三方面发起全力疯狂进攻,达三昼夜。


尤其是22日庙行镇战役,战事激烈为淞沪战役中最大的一次会战,日军以6千人进攻八字桥,万余人进攻江湾,以做牵制,主力3万人攻击庙行一线,企图中央突破,结果交战双方反复肉搏,历 20小时之久,第19路军官兵都抱有与国土共存亡之决心,奋勇迎战,最终将日军击溃,此战总计毙伤敌第9师团及第24旅团之精锐三四千人,此战中国守军也付出了重大伤亡,交战之激烈,为开战以来所仅见,连攻三昼夜无果后,植田只得向东京请求援兵,日本内阁经过讨论后决定派第11、第14师团支援,将其编为“上海派遣军”,陆军大将菱刈隆任司令,前陆相白川义则任海外派遣军总司令。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第11、第14师团分别于27、28日抵沪,至此上海的日军已达9万人,而经过连日激战,第19路军和第5军还能继续战斗的官兵已不足5万人,战场态势无疑是敌强我弱,按理说南京国民政府此时也应该向上海增兵,但蒋介石此时奉令的对日政策是“一边抵抗,一边交涉”,即以外交和谈作为解决事变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日军向上海增兵2个师团的同时,驻扎在江苏、浙江、江西的蒋介石60个嫡系师均按兵不动。


本来形势就对第19路军不利,川岛芳子又从上海警备司令部参谋王庚手中威逼得到了第19路军的绝密布防图,日军由此得知第19路军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是吴淞要塞的背后,2月29日白川下达了总攻淞沪的命令,3月1日晨,日军继续在闸北、八字桥、南市、竹围墩、庙行、纪家桥、吴淞等线发起总攻,同时第11师团万余人绕过吴淞要塞,在浏河七丫口、六滨口一带成功登陆,第19路军面临着腹背受敌的险境,为避免被全歼,当晚21时,蒋光鼐下令全军总撤退,3月2日全军全部脱离原战场,日军在占领第19路军阵地后也停止了追击,一二八淞沪抗战到此结束。

一二八淞沪抗战:第19路军英勇抵抗连胜日军,但因缺少支援而失败

日军准备发动进攻

5月5日,在美、英、法、意四国公使见证下,中国政府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以及3个谅解备忘录,规定中国军队不准在上海驻兵,市内治安由保安团负责,日方则在上海可以驻扎3000名海军陆战队,可以说,这绝对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第19路军和第5军与敌激战一个多月,数次击败日军,迫使其三易主帅,最终增兵至9万,但终因国民党的妥协退让政策,导致缺少支援而最终失败,根据日本参谋本部的数据,此战日军伤亡率为17%,据此可以推断出日军在上海伤亡过万,一二八淞沪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此后5年都不敢在华中再有什么动作,而中国军队这边,累计伤亡超过1.4万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川岛芳子   吴淞   日军   海军陆战队   闸北   丧权辱国   师团   守军   日方   日本   事变   伤亡   英勇   连胜   蒋介石   上海   中国军队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