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你为何没富?

新中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每个人都在经历和目睹的,这样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社会与人民共同努力之后的成果,这一切都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

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你为何没富?

而既然政策打开了,那么就会有人进行尝试,国家不可能全面带动每个人致富,所以只能让部分分先富裕起来,而后带动其他不富裕的人,这样国家才能在建设时共同发展,但在这些富起来的人当中究竟是哪些呢?而为什么有的人没富起来呢?

发家致富

过去的年代,中国的处境还是十分窘迫的,当时国家正在处于高速建设的时期,但是国民经济难以跟上这样的建设,那么国家必须要推动这样的局面,所以国家在八十年代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

这样能够使得国家人民能够富裕起来,但这样的富裕也并不是全面的,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只能给出富裕的道路和机会,但是真正要发家致富的人,还是要自己找寻这政策当中的时机。

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你为何没富?

而在这样的时机之下,“下海”是当时最主要的选择,由于当时大多国家资源和信息传递是有距离的,那么可以将不同的产品信息进行比对,而后选择更好的产品方向,进行销售。

如此一来,便能够将不同地方的经济信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有了第一时间的市场信息,那么富裕只是时间问题。

就相当于在各国存在的同一个商品,价格本应该保持一致,这样市场经济不会被打破,但是由于信息有传递性,所以有的地区会依旧按照原定市场价格买进,所以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很多下海经商的人,就是看准这样的机会,才会获得成功!

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你为何没富?

发财的人

但是即使道理对于那些下海经商的人,他们都懂,但是在这条道路还是没那么好走,所以在这条路上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要么就是暴富,要么就是金钱散尽,甚至家破人亡。

这样的情况很是真实,那么抛开在经商道路之上,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先富裕起来的就是永远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而没有富的人根本原因还是当时的社会开放政策才下达,国民早已接受了计划市场经济的思想,当时的人工作大多是固定的,尤其是对当时国家建设时急需的人才来说,大学生不断涌现,成为了国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人才往往会被安排进国家企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铁饭碗”,这样的工作稳定,而且福利还不错。

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你为何没富?

的确,在这样的不稳定的年代之下,要想吃饱饭依旧是勉强了,更何况是对于“铁饭碗”来说,就是拿着一个固定身份一般,由国家供给日常所需,在住房问题上大多也是由国家补贴。

这样安逸的生活,很显然风险和待遇都优于下海经商,所以很多人选择还是安稳在社会当中工作就好了,完全没必要投入这么高的风险。

富与没富

没错,对于没富的人大多是有所顾及,尤其是在风险这一块,便是一种负担,放着安逸的生活不过,非要把自己搞的倾家荡产这样的风险是常人难以承担的。

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你为何没富?

稳定是计划市场经济的优势所在,至少国家能够稳定发展,但是对于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说,这样的计划市场经济难以维持这样的时期,所以必需要让一些人先富起来。

很显然,先富起来的这些人当中,确实对于风险能够承担的起,在大批下海经商的人当中,第一手资料确实很关键,但是这样的开拓市场风险难以预料,所以很多人往往是赔的血本无归。

但是他们即使失败之后,便会再积攒一定的积蓄,再次迎合这样的政策进行拼搏,而就是这样不犹豫的想法,很快淘汰了那些犹豫的人,使得这批人能够先富起来。

八十年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是哪些人?你为何没富?

而终归结底,还是当时的社会不稳定,国民的思维难以全部开放,依旧抱着铁饭碗这样的思想,这才逐渐有了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

结语:

暴富确实存在,除去那些运气的中奖的概率,剩下的暴富大多承载得太多的风险,若是难以承担,最好选择安逸的生活,在稳定的工作单位当中享受生活,而有理想、想要逆天改命的人,确实没什么风险不好承担的,要回报必须要付出,只是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参考文献:

《中国新闻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发家致富   铁饭碗   中国   安逸   富裕   市场经济   时机   确实   道路   风险   稳定   政策   社会   国家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