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导语:健康是福,是人都会生病。虽然疾病非常可怕,但大部分人都比较幸运,与那些无法治愈的病症擦肩而过,一辈子都是平平安安地度过。可是现实中有这样一类人,因为先天性的原因或者是意外状况,他们需要不断与病魔做抗争,花上一生的时间。比生理性疾病更折磨人的是精神类疾病,让这些病患家庭各方面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当疾病找上门来,亲人该何去何从,2017年4月7日在内地上映的一部香港电影《一念无明》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该片聚焦深刻的社会话题,余文乐和曾志伟难得地组成父子档,为我们演绎病患家庭背后的悲惨命运,以及不离不弃的感人父子情。一对父子的苦难生活,折射出现代社会的人情冷漠,这一点尤为真实。

人生,平平安安才是福,与金钱和权势无关。当一个缺乏对家庭关爱想赎罪的父亲,面对失去情感能力患上躁郁症回归社会的儿子,会产生怎样的亲情嫌隙的弥补。从剧情设定来看,从父亲到儿子,整个家庭所面临的困境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也许,看到这种底层病患家庭,很多人想到的是放弃。

电影所要表明的观点的恰恰不是遗弃,而是不离不弃。剧本的诞生来自一则真实的新闻案件,编剧通过走访社工、患者以及医生各个不同群体,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些源自真实生活的生活要素被应用在电影里的很多情景和对白上。在某种意义上说,类似电影里所讲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都在发生。

很多观众都称赞这部电影是港片中为数不多的好片之一,豆瓣评分也很高,足以说明这部电影让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一个简单的故事,却道尽了现实生活的辛酸与苦涩,让我们重新认识疾病患者这个已被人忽视和冷落的群体。值得一提的是,导演黄进凭借本片拿到了第53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足以证明这部小成本电影的厉害之处。

家庭与责任,却在面对疾病时显得无能为力。人生的不幸是失去了健康,当幸福变成无尽的深渊,家庭也在摇摇欲坠中面临被摧毁的命运。如果你决意不再逃避,那么请你努力活下去。

少有的精神病人题材,凸显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冷漠和孤立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整部电影是围绕着一对相互愧疚的父子展开的,冷淡的亲情关系,精神病人的身份标签,逼仄犹如牢笼的栖身居所,无法言语沟通的压抑感,充斥着他们生活的全部。再加上社会正常人的排斥,让他们的处境更加艰难。

其实,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会不约而同地去关注某一种社会群体,但精神病人却很少有人去提及。除了那种专题纪录片会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情感,这类题材观众不是很感兴趣,也让很多电影人不敢触碰这类题材。这部电影不仅细致地利用好这个少人问津的题材,还在压抑的氛围中传递出积极的正能量。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精神疾病,比生理疾病更可怕,现实中的精神病人,人们往往避而远之,他们真实的生活又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去了解。这部电影的难度在于,如何将一个简单甚至有点乏味的故事演绎好让更多的观众主动地去关怀这个特殊群体。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再加上演技实力,让人真正深入了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

社会大众对精神病人的看法以及态度展现出这个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待遇。影片里有很多桥段都很好地表达出普通人的冷漠和不友善。被邻居孤立、被家人抛弃、失去爱的权利,这些凄惨的遭遇只能刺激他们的病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其实,精神类病人被接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态度,回归社会大家庭才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慰藉。

以“非正常人”的视角,观察社会众生相,看透人心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曾志伟在这部电影里奉献了影帝级的演技,他认真地饰演一个对家庭和儿子充满无尽愧疚感的父亲黄大海。因为职业的关系,常年在外,扔下瘫痪的妻子和患病的儿子。等他静下心来想要赎罪的时候,眼前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接连的打击。

电影里,曾志伟饰演的黄大海有很多靠情感互动的戏份,矛盾的角色定位对演技是一个大考验。他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突然想要弥补,付出的是更多的心理煎熬,但是他坚持下来了。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余文乐成为电影里最沉默寡言的那个角色,一名罹患躁郁症的失业男青年。从小家庭的不幸让他很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精神类疾病的折磨让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余文乐饰演的阿东从精神病院出院想要重新融入社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被彻底鼓励了,好在父亲接纳了他,这就是亲情的力量。阿东渴望与人交往,连交个朋友的行为都被人误解,这对他极不公平。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金燕玲在这部电影里的表现可谓惊艳,她饰演的阿东妈妈瘫痪多年,饰演一个行动不便的角色,更多地是站在“非正常人”的角度去思考角色间的互动。金燕玲用非常到位的演技见证了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的生活遭遇,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纠结在她身上都表现了出来。

正是这个特殊的家庭,让我们对底层疾病患者的生活有了一个了解。精神上的失常和生理上的残疾,让父亲黄大海这个角色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他看清社会冷漠背后的人心。

小人物的病态遭遇,成为以歧视排斥为常态的社会缩影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余文乐在超市里狂吃巧克力的镜头让人印象非常深刻。当一个精神疾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抑制亢奋的情绪,这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种保护。然而,正是这种无意伤害的举动却招来众人异样的眼光。旁人拿起手机拍下这“丑陋”的一幕,实际上是对患者的无形伤害,这是一种极不尊重人的做法。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在社会普遍排斥的情况下,只有家和亲人才能接纳那些精神病患者。电影在强调父子之间消解愧疚心、冰释前嫌的亲情感召力的同时,也道出因病返贫的现实。精神疾病也是大病的一种,以现在的医疗条件很难治愈,唯有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很多家庭面对高昂的费用支出也是无能为力,更何况是那些底层贫困家庭。压抑的居住条件和沟通不畅,无形之中更加重了病情,这就是现实的无奈。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一旦罹患某种精神类疾病,这也就意味着患者的人生将从此改变。无论以前的条件如何优秀,到头来只能沦落到一无所有。亲情牵挂是他们最后的情感联系,现实里的爱情、友情也就离他们远去。无法参与到正常的社会活动当中,只会让自己的圈子变得越来越狭隘,这就是社会对他们的偏见。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就像余文乐饰演的阿东那样,在遭遇社会种种不公正待遇的他,也在进行着多样角色的转换。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三个自己,也表达出三重性格的寓意。在家里,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对亲情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包括原谅自己的父亲;在社会上,他是一个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人们对他敬而远之,独来独往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在哪里;在感情中,他失去了爱情,没有选择的权利,注定孑然一身,成为社会歧视排斥的牺牲品。

电影的现实意义:社会应当对精神病患家庭多一份理解关爱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精神病人”谈之色变,恶意伤人而可以免于法律制裁,这是人们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初始印象。出于保护自己的考虑,很多人都是对这一类群体保持距离。为了把他们对社会的危害降到最低,这些精神病患家庭所要面对的是将他们留在家中或送往专门的康复机构。

一对父子的遭遇,电影《一念无明》指引病患家庭出路:努力活下去

对于这些特殊的家庭而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往往使这些家庭处于崩溃的边缘。他们遭遇了人生的最大不幸,无法跟正常人一样生活,焦虑的心态伴随这些家庭。除了将精神病患送到专业医院或者康复机构进行封闭治疗外,更需要的是社会的理解和关爱。他们的人生注定被限制在某一个小房间里,他们也渴望自由和阳光,消除社会的歧视和排斥才能让他们活出自己的精彩。勇敢活下去,他们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病患   无明   家庭   电影   正常人   演技   父子   出路   亲情   患者   群体   父亲   现实   疾病   努力   精神   人生   情感   社会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