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最近做的几个婚姻辅导,实在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婚后的问题,实在是远远要大于婚前的问题。

常常被人们说起来的“七年之痒”竟然已经大幅的提前,借用被辅导姊妹的话:“用爱维持的关系,只有短短两年”。

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是,这几对 “主内”的婚姻,双方都有信仰,但他们所经历与这个世界上的人所经历竟然一样……


为什么婚姻的倦怠期越来越短


根据珍爱网最新发布的《2019第一季度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有逾三成的人表示他们的婚姻倦怠期仅仅只有两年,紧随其后的则是三年、八年。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这样的分界,与恋爱的倦怠期数据有着相似的规律,可以说:两年是婚姻中靠爱维持的时间段。

而超过了这个时间,爱最初的激情要么发生转化,变为平淡而更深刻的其它情感;要么一拍两散,激情冷却后,再重新恢复单身寻找新的爱情。

选中真爱就是婚姻的答案吗?我们看到太多令人羡慕的美好婚姻,在众人的眼中化为灰烬,也有太多的童话故事在人们唏嘘中破碎。

当然我们也看到很多不离不弃的婚姻,改变对方命运的婚姻,坚守在一起婚姻,给我们带来的巨大震撼。

但把这些悲伤的和喜悦的故事放在一起来看的时候,的确有太多的规律和功课值得我们学习。

在遇到爱情时,很多人都会带着一层滤镜,Ta是我心目中最美好的人,Ta会带给我世界上最美好的爱情。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但是再厚的滤镜,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流逝而日渐消瘦,当那些美好的光彩逐渐褪色的时候,留下来的就是鸡毛蒜皮的琐碎。

当我们带着美好的憧憬走入婚姻,但随着柴米油盐、家人孩子的复杂关系、生活琐事、作息问题、钱财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慢慢出现时。

你会发现:当初那个爱你的人,Ta真的变了,而你真的被骗了……

Anny姊妹的故事

Anny姊妹和她先生结婚,从2017年到现在,差不多两年。

曾经的她是那么渴望婚姻,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憧憬,觉得只要两个真心相爱,就能跨越所有的障碍,牵手走过一辈子。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可是两年后的今天,她却在电话的那头哭得泣不成声,像个祥林嫂一样抱怨丈夫可恶和婚姻的各种悲哀。

她的丈夫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爱他了,婚姻也不再是她想要的样子,甚至一向温文尔雅的丈夫,竟然常常充满愤怒。

他总有加不完的班,她总有做不完的家务,宝宝总是各种生病、各种哭,在宝宝身上总有花不完的钱。

面对这些生活中的琐碎,他们经常说不到三句话就会吵起来。爱和耐心,包容和理解似乎早就在这些鸡毛蒜皮的柴米油盐中消散而去。

当年的激情和美好早已不复存在,红地毯上的盟约也只剩下如今的互相猜疑和一地鸡毛。

她不停慨叹:难道传说中的七年之痒,这么快就来了吗?为什么新婚的美好还没有享受到,绝望就这么猝不及防的临到?

如果婚姻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婚姻呢?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其实姊妹的“倦怠”深层的原因,仅仅是从甜蜜的蜜月期到缺点暴露的平淡期的结果。

面对眼前越来越懒惰,越来越冷漠,越来越没有情调,暴露出一大堆毛病的丈夫,不满和抱怨也就积重难返,对这个人也就越来越愤怒。

其实,不是嫁错了人,对方也没有越变越差,只是之前这个积极热情的男人,对你、对婚姻的目标感大于亲密感。

婚姻的“恩典”和“可怕”足以磨掉一切外在的伪装,而看到本质的真相,人性罪恶的本质只有时间才会让它们显出原形。

他不爱洗澡、爱玩游戏、爱发牢骚、脾气暴躁、极端的自私等等的坏习惯,也就在这些时光的消磨中,真正的显出了真相。

原来步入婚姻殿堂的美好憧憬,执着地相信自己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想象。

就在柴米油盐、婆媳相处、孩子学习、供房养车、观念冲突等一系列的崩溃中土崩瓦解了。

丈夫心中的苦

弟兄沉默了半天之后也终于爆发了,滔滔不绝的讲了一个多小时,把他内心深处极深的苦倾倒了出来。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他们需要得到妻子的欣赏,希望自己在外面打拼之后能得到妻子的理解和认可。

但男人不能像女人一样撒娇,他们需要树立坚强的男人形象,所以,他们的情感需求很容易被忽视。

很多姊妹认为,丈夫应该是自己的大树,为自己遮风挡雨。但是很多姊妹却不知道,男人的内心也很脆弱,需要女人的理解和支持。

他不善于表达情感,吵架吵不过妻子,又不敢动手,情绪根本就没有地方宣泄,忍耐到临界点之后,终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妻子不断的抱怨、挑剔、强势,已经快把他“逼疯”,所以才会脾气越来越大,差点动手打了她。

圣经教导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规律,早就在现代社会的“进步”中了无声息。现代社会给了女人很多机会,女人也越来越能干。

女人的职位和工资远远超越男人,男人甚至成了女人的附属品。

最可怕的是女人会把工作上的习惯带到家里,很容易使男人心中产生自卑感,甚至就此在压力和郁闷中沉沦下去。

相对的爱与绝对之爱

听完双方的倾述,的确没有办法说谁对谁错,但明显的是他们之间的确存在这巨大的问题,这看起来无法解决的差异和似乎无法逾越的鸿沟到底怎么解决呢?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芝加哥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博士约翰•威尔伍德在《完美的爱,不完美的关系》中对此有很精彩的解释。

他在书中表述,我们会觉得自己爱的人变了、自己的爱退却了,是因为这是一种“相对之爱”。

“相对之爱”就是一切视时间和状况而定,是动态变化着的,它不断生起退去、盈满亏缺,甚至连表现和强度都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把这个概念套用在Anny的婚姻中,就会发现特别有意思的规律:

Anny的家境不错,人也长得漂亮,特别喜欢购物,但丈夫却总是对这件事兴致不高,不过因为他爱她,所以还是每次都陪她一起出去。

直到婚后的某一天,Anny又提出要求丈夫陪着她一起出去时,但他却表示自己想待在家里看书。

虽然Anny当时没说什么,自己和闺蜜一起出去了,但有意无意之间,她比平时买了更贵的东西,花了更多的钱,结果回来他们就大吵了一架。

这就是约翰•威尔伍德“提出来的相对之爱,这种爱更像是两个人在慢慢靠近中所作的“牺牲”。

虽然从表面上看,他们都为对方付出了,但是实际上,他们在付出的过程中,都在计较着自己的付出。

婚姻中两个人所习惯的行为模式,并不一定是你伴侣所习惯的一套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所有的生活细节中,都有可能出现分歧,于是争吵出现了。

但每次的争吵往往不是你们婚姻问题的问题,你甚至很难确定,你们真的仅仅是在为这件事而争吵。

当你抱怨对方不再爱你时,究竟是Ta不再爱你了,还是不再以你认为是“爱”的方式爱你?

其实我们往往带着自己的伤痛在吵架,我们不是在跟那个站在我们对面的人争吵,而仅仅只是把自己的情绪和伤痛像倒垃圾一样,借这次机会发泄出来而已。

从这个层面来说,其实愤怒并不是因为对方如何伤害了自己,而是根本无法面对自己的真相,面对自己过去的创伤。

而最可怕的底层逻辑是我们早已习惯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想用这种低级的自我保护方式,帮助我们遮盖从前的伤痛。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我们都在不知不觉中用虚假的自我、虚假的情感,来要求一份真正的、完美的“绝对之爱”。

作者在书中这样定义它:“绝对之爱”就是无条件地接纳自我的价值,心怀感恩,使身心充满温暖,让生命焕发出喜悦、平静和美

所以,在发生矛盾准备争吵的时候,我们应该停止让自己沉浸在那种强烈、刺激的情绪当中,而是用心理解自己。

我们应该坐下来,问问自己:我想从这次争吵中获得什么?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敞开自己,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心,并把这些心声,如实的、不加修饰的向你爱的那个人说出来。

只有真实的面对自己,我们才能看见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爱”。

解决不了罪的问题,一切都是虚空


这是我看到的最靠近圣经真理的一个阐述,但还是非常可惜的与真理擦身而过,因为如果没有办法解决掉原罪的问题,人类是无法无条件接纳自己的!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这个特别的“对”的道理就会让人更加的虚空,更加的无助,更加的不知所措,看看在团契中听完真理,仍然我行我素的婚姻,不就清楚了吗?

所以,对于没有生命的夫妻,婚姻中的伤痛看起来似乎就是婚姻的魔咒,但对于真正属于主重生得救的人来说,我们看到的却是机会和恩典。

只要真正看到“婚姻之痛”的本质是人性的罪恶,我们才可以摆脱它的束缚,因为在罪的泥潭中,婚姻就像不断重复“老唱片”:

A(女人抱怨)——B(男人辩解)——C(女人生气)——D(男人发火)——E(女人新的抱怨)——F(男人新的辩解),当婚姻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状态时,那么这桩婚姻将走向G(婚姻破裂)。

所以认罪和悔改之所以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本源,就是因为这个死循环是罪恶的循环方式。

没有一个人可以靠着自己,靠着技巧,靠着道理来改变罪恶这个致命问题的。

他们听了太多的道理,也在主内寻求过帮助,甚至也找过心理咨询和婚姻辅导。

但辅导完都会好一些,但没有多久又会死灰复燃,甚至在新的争吵中,多了更多抱怨和指责对方的武器。

如果不真正的认罪悔改,投靠到主的怀抱中,他们的问题永远没有办法彻底解决。

因为是否真诚的认识到自己自我中心的罪恶,不是一个口号和感觉,而是一个真实的生命经历,如果没有经历到赦免之恩,一切就毫无意义。

而对于“老基督徒”来说,最难到部分就是真诚的认罪,这是真实的面对自我,而不是任何感觉和头脑中的知道。

只有双方真正承认自己是罪人,才会心存感恩的去看待对方的软弱;只有真正尝过主恩的滋味,才会愿意放弃自我。

这就是终极的解决方案,无论是什么样的“倦怠”在主的恩典中,就必然会被改变,被医治,被释放。


“七年之痒”变成了“二年之痒”,婚姻的倦怠期为什么提前到来?



甚至对于真正认罪悔改,接受主为自己主人的人,伤痛和软弱都会成为祝福,不仅不会继续伤害对方,还会成为恩典,让双方都更依靠主!

这样的恩典你愿意得着吗?愿这篇文字能够成为你的祝福!帮助你成为福杯满溢,祝福满满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倦怠   滤镜   约翰   婚姻   恩典   柴米油盐   姊妹   罪恶   伤痛   规律   丈夫   美好   习惯   男人   女人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