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日本城市概况

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日本京都市

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梁思成夫妇

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美军飞行员

早在1938年,爱因斯坦和思齐拉德就专门写信给当时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加紧制造原子弹。

随着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空军基地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迅速启动了名叫“曼哈顿工程”的原子弹研制计划。

1945年7月,经过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通力合作,美国制造成功三枚原子弹,分别是“大男孩”“小男孩”和“胖子”。

1945年春,太平洋战争已向日本本土逼近。3月26日,位于日本和马里亚纳群岛之间的硫磺岛被美军攻占,冲绳岛成了掩护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南部屏障。冲绳战役历时3个多月,美军伤亡7.5万人,损失飞机763架,舰艇404艘,坦克372辆;日军伤亡11万人,被俘9000人,损失飞机7830架,舰艇20艘。

仅仅是冲绳战役,美军在登岛过程中的伤亡数字就已经如此惊人,对日日本本土的最后进攻,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军至少要有伤亡五十万士兵的代价才能够攻下日本本土。此时的罗斯福认为,使用原子弹攻击日本,才是迅速结束战争的最佳方式。

并且在同年7月26日向日本发出一份最后通牒,要求日本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公告”。据说,日本当时通过德国科学家暗地里帮助,也在积极研制原子弹,打算通过玉碎战术保卫本土,直到原子弹研制成功,日本可以扭转战局。

自然而然,日本人对于美国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就这样,美军对日本使用原子弹,有了法理上和道义上的支持。

为此,罗斯福还专门成立一个目标委员会,研究决定把仅有的三颗原子弹投到哪些城市。众所周知,美国也只是投了两颗原子弹,因为第三颗没来得及投下,日本就已经投降了。

最初,目标委员会有人主张,第一颗原子弹应该投向日本最大城市东京,但是因为东京遭美国B-29大规模轰炸,而房屋以木质结构为主,大部分建筑早已在火海中化为灰烬,已经失去了投放原子弹的意义。

随后目标委员会最终选了5座城市作为投放原子弹的候选城市,依次为京都、广岛、横滨、小仓和新泻。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没有被原子弹轰炸的长崎呢?战后解密说的是,当时由于小仓天气状况不佳,云层较厚,飞行员找不到目标和最佳投弹位置,所以一直在天上绕圈圈,最后发现长崎天气状况良好,经过批准,把原子弹扔到了长崎。

第二个疑问可能是,为什么日本人心中的首都京都也逃过了原子弹的轰炸呢?这个事,日本人真该感谢一位中国人。

大家可能觉得日本人自己都说没有首都,我非要添个首都多此一举,大家错怪我了,日本京都历史上以中国唐代京师长安城为蓝本,公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到公元1868年东京奠都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同时京都是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是所有日本人认同的心中的首都。

早在1944年夏天,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和他的学生们就拟定了一份建议书,日本的文化首都京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建议美军将京都作为保护对象免于轰炸,经过多方奔走,这个建议得到了杜鲁门的肯定,所以美军放过了京都,第一目标选在了广岛。事实证明,如果原子弹真的投在了京都,日本人是永远不会原谅美国的。

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B-29重型轰炸机

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

一位中国建筑学家,挽救了日本的文化之根,也化解了两国间仇恨。

京都市文化活动

对于梁思成这种国际人道主做法,大家们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区评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太平洋战争   日本   长崎   冲绳   罗斯福   广岛   京都   东京   日本人   原子弹   美国   伤亡   中国建筑   美军   本土   首都   学家   体育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