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第一太子朱标之死

太子朱标生于1355年,薨于1392年,时年38岁。朱标的死,在某种程度上讲,改变了明朝政治的发展走向,引起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身为一国之君,痛失爱子的朱元璋不得不强忍着悲痛为大明帝国立一个靠谱的继承人。最后因为刘三吾的一句话:“皇孙世嫡承统,礼也!”朱允炆是嫡长子,礼法只古以来立嫡立长,朱允炆当之无愧!于是,朱允炆成为天选之子,成为后来的建文帝。

刘三吾的话乍一看天衣无缝,但仔细一琢磨,又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朱允炆并不是嫡长子!朱标的太子妃为常氏,为常遇春之女,生下朱英雄和朱允熥;次妃吕氏,生下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说到底,朱英雄才是朱元璋正儿八经的嫡长孙,不过这个嫡长孙运气不好,洪武十五年,才八岁就死翘翘了。太子妃的运气常氏更加不好,洪武十一年就去世了。朱允炆排行老二,按照古代的长幼尊卑顺序,老三朱允熥虽然年纪较小,地位绝对比朱允炆尊贵。

可朱元璋为何选择朱允炆呢?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朱允炆自身的优势。朱允炆年纪相对比朱允熥大九岁,培养起来比较容易,毕竟朱元璋年纪大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撑多少天。加之朱允炆从小在朱标身边长大,朱标身上的仁爱宽厚也学了几分。朱允炆是个孝顺的孩子,朱标死后自个哭得跟个泪人似的,这一点,很抓一个老人家的心。第二,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不太符合。朱棣的能力是最适合当皇帝的,奈何他只排行第四,老二、老三不争气,行事荒唐,难堪大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允炆的母亲吕氏娘家势力一般。吕氏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常寺卿,吕氏还是家里的独女,家庭人脉比较单薄,这本来是劣势,可按照福祸相依的原则,就成了优势。朱元璋相当忌讳外戚干政,若是选择了朱允熥,也就无形之中选择了朱允熥背后的常家,常遇春虽然已经去世,但他的儿子们都还在,极有可能发展成一支无法控制的外戚力量,小小年纪的朱允熥是无法制衡的。朱允炆登基后的一系列操作被后世人认为是不成熟的。若是朱标没有早死,朱允炆会不会登基也是个未知数。即便后来朱标同样选择了朱允炆,朱允炆也有更多的时间历练,成长为一个老练、成熟的帝王。蓝玉党案、大开杀戒

朱标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为人比较仁爱宽厚,作为一个守成之君,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凡是爱操心的朱元璋眼中,这就成了软弱。朱元璋怕自己死后,朱标无法驾驭跋扈的开国功臣,于是借助胡惟庸案将一些开国功臣牵扯其中,大开杀戒,尽一切力量铲除朱标继位的障碍。朱标看不惯朱元璋的狠辣,多次和朱元璋发生冲突。晚年的朱元璋也开始放缓了杀戮,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又一次拿起大刀,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蓝玉案。蓝玉之死,除了自己嚣张跋扈咎由自取外,更因为他外戚的身份。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的女儿又是朱标的妻子,蓝玉就成为朱标的舅父。因为这一层关系,蓝玉和朱标的感情很好,尽管蓝玉嚣张跋扈,但他完全是站在朱标这一边的。朱标若是顺利登基,就有能力驾驭蓝玉。朱允炆登基就不一样了,朱允炆不仅年纪小,在政治上不成熟,而且辈分小,性格比父亲朱标更加宽厚。朱允炆没有母亲这一支力量加持,和蓝玉等元勋功臣的关系比较疏远。朱元璋担心孙子登基后无法驾驭跋扈的蓝玉,于是大开杀戒,把一切可能的障碍都铲除了。

不过,朱元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苦心孤诣,获利最大的不是孙子朱允炆,而是四儿子朱棣。蓝玉和朱棣不对付,早有端倪。朱棣野心勃勃,多次在朱元璋面前挑拨朱标和蓝玉的关系。蓝玉看朱棣不顺眼,曾劝朱标加紧防备朱棣。蓝玉之死,等于除掉了朱棣一根眼中钉。若是蓝玉不死,朱棣的靖难之役或许不会那么顺利。

总而言之,朱标之死作为一个导火索,影响了明代的政治走向,朱标若是不早死,明代的历史或许应该换一种写法了。这就是所谓的“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亚马逊河   得克萨斯州   长孙   生下   明朝   孙子   外戚   杀戒   跋扈   仁爱   长子   宽厚   标的   太子   年纪   力量   关系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