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被称为“府”的建筑中为什么纪晓岚的“纪府”不是府

在历史上,尤其是明清两朝,北京是“府”最多的地方。不仅仅是王府,还有许多以“府”命名的街道与胡同。按《周礼·天官大宰》所称,“百官所居曰府”。不过,后世则仅以贵族和大官爵的居处为“府”。

封建王朝的等级观念很强,官员的级别不同,住房的等级也有差异。清朝对“府”的界定更加严格,不允许没有资格的人称自家宅院为“府”。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两位的宅子。

在影视剧中,纪晓岚是和珅的死对头,但是宅子却完全的不同。

北京被称为“府”的建筑中为什么纪晓岚的“纪府”不是府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和珅是乾隆宠臣,又是满人,其地位远远高于纪晓岚,在飞黄腾达时曾是大学士、尚书、都统,而且还被册封为公爵。清代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和珅是头等爵,其又与乾隆皇帝是儿女亲家,即便如此他也不敢称自家的居所为“府”。和珅贪婪成性,老奸巨猾,同时又是一个聪敏过人的人,绝对忠实于朝廷,不会是电视剧中那样呆头呆脑、糊里糊涂的。他家虽是王府的形制、规模,但他从不张扬,像历朝历代的贪官一样给人以假象,不会公开称后海的住宅是“府”的。像近年揪出的“军虎”谷俊山在河南老家用赃款盖“将军府”,招摇过市自我炫耀的蠢事,在和珅那个朝代是不会发生的。

北京被称为“府”的建筑中为什么纪晓岚的“纪府”不是府

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恭王府,就是和珅的故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目前府邸内,和珅宅第时期代表性的建筑主要有两处:一为“嘉乐堂”,是现在府邸中路的最后一进正厅,五开间,大门正上方现悬有“嘉乐堂”匾额,传为乾隆帝御赐和珅的,但该匾无署款、钤记,故无由证实。由于和珅集有《嘉乐堂诗集》,当可推断出是和珅时之室名。另一个为“锡晋斋”,原名“庆宜堂”,源于乾隆所赐“庆颐良辅”匾额。锡晋斋是西路院落最后一进的正厅,七开间,前后出廊,后檐带抱厦五间。正厅的东西北三面是两层的楼,上下安装了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断。此隔断式样是和珅家太监呼什图受和珅指使前往紫禁城宁寿宫画下图样仿造的,是明显的僭侈逾制,这也成为嘉庆皇帝赐死和珅的二十大罪之一。

北京被称为“府”的建筑中为什么纪晓岚的“纪府”不是府

和珅被赐死后,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在永璘住进去之前, 内务府按照郡王府的规制进行了改建。到了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恭亲王名奕訢,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咸丰元年(1851年),咸丰帝遵照宣宗(道光)遗旨,封奕訢为恭亲王。同年,将原庆郡王府赏给其居住。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二日(1852年6月9日),奕訢迁入府邸。奕訢在迁入府邸之前,内务府在原庆郡王府的基础上进行了整修,以便更符合亲王规制。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是“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北京被称为“府”的建筑中为什么纪晓岚的“纪府”不是府

纪晓岚的住宅不是“府”

虽然清朝的王府这么多,但没有一家会在大门上挂上某府的牌匾。现今一些电影、电视剧中有“某府”的牌匾或门口挂着某府的灯笼,显然是缺少历史常识使然,是一种想当然而已。尤其是刘墉、和珅和纪晓岚在电视剧中的家门口都悬有“刘府”、“和府”及“纪府”的牌子,挂着写有同样字的灯笼,都是不谙历史的想象。刘墉和纪晓岚在清代虽官高位显,但他们毕竟是汉大臣,与清朝亲贵相比属二等公民。尤其是纪晓岚并无实权,只是搞些文字工作,编编《四库全书》。他们是不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称自家的宅子是“府”的。

北京被称为“府”的建筑中为什么纪晓岚的“纪府”不是府

纪晓岚故居位于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241号,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纪晓岚之前,此处原为岳飞二十一代孙、雍正时权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的住宅。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此处住宅是两进四合院格局,占地570平方米。素材来源,张双林

北京被称为“府”的建筑中为什么纪晓岚的“纪府”不是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刘墉   咸丰   嘉庆   乾隆   宅第   郡王   正厅   宅子   匾额   府邸   清朝   王府   剧中   北京   住宅   建筑   体育   恭王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