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没有政治颜色?体育从来不曾“独立”

体育当然不应该和政治搅和在一起,这是人类的共同认知。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笼罩在国际奥委会头顶的政治阴霾始终都存在。奥林匹克的独立之路,依然漫长,崎岖。

2016年在里约,阿尔德哈尼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夺得金牌的“奥林匹克独立运动员”。当时许多人就断言——只要国际奥委会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孤独的枪手阿尔德哈尼就不会是历史上最后一位。

东京奥运会没有政治颜色?体育从来不曾“独立”

今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难民代表团”和“俄罗斯奥委会代表队”的出现,让不少看热闹的体育小白懵圈。当然,还有烟花落寞处喊哑了嗓子的抗议人群。很快,领奖台上也被涂抹上了政治的色彩——25岁的非裔美籍田径选手桑德斯在8月1日女子铅球比赛获得银牌后,在颁奖典礼上用双臂摆出一个“X”的手势。是的,她在声援LGBT。

东京奥运会没有政治颜色?体育从来不曾“独立”

政治,无论它打扮成什么模样(左中右),一直都像苍蝇一般萦绕在奥运会周围。

事实上,一向标榜“独立”“以运动员为本”的国际奥委会,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于政治之外的机构。1936年柏林奥运会,在希特勒淫威下亦步亦趋的是国际奥委会;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在美、苏两大阵营夹缝中委曲求全的还是国际奥委会……在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国际奥委会主席一职从来都被欧洲人垄断——仅有的例外,也是一位美国人(布伦戴奇,1952年至1972年在任)。

国际奥委会信奉的“既不干涉政治,同时反对政治干涉体育”原则,实际上也是一条充满“弹性”执法的原则。对于服软的对象(如印度、伊拉克),禁令可以解除;对于不服软的对象(如俄罗斯),禁令也可以解除。与其说这是一条“弹性”原则,倒不如说是一条“看脸”的原则——弱小而驯服的脸,胡萝卜对待;弱小而强硬的脸,棍棒对待;强大而强硬的脸,落荒而逃……

体育当然不应该和政治搅和在一起,这是人类的共同认知。然而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笼罩在国际奥委会头顶的政治阴霾始终都存在。奥林匹克的独立之路,依然漫长,崎岖。

(效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里约   国际奥委会   体育   奥运会   奥林匹克   独立   政治   东京   俄罗斯   禁令   崎岖   弱小   强硬   阴霾   认知   颜色   原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