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轶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1899年生于北京,由于父亲早亡,全家只能靠母亲做活以维持生活。也许是小时候的苦难经历,他的很多作品都取材于市民生活,描写了许多城市贫苦人民的命运。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老舍先生轶事

老舍先生


早年间,老舍先生在北京教育会做文书,同时还在市第一中学兼教两小时的国语,每月收入只有四十多元,除要赡养母亲外,自己还要去燕京大学念书,平时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他却谢绝了许多人的帮助。一天,好友罗常培去看他,老舍含泪告诉他:“昨天我把皮袄卖掉,给老母亲添置些寒衣和米面。”罗常培说:“你怎么不早说?我手头还拿得出几个钱,你又何必在三九天让自己受冻?”

老舍答道:“不!冷风更可吹硬我的骨头!希望实在支撑不下去的时候,你再帮助我!”

不过,生活的苦难带给老舍先生的却是乐观的性格,尤其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他文笔幽默,字里行间中透露出他的满腹才华。他认为:“文字要生动有趣,必须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涩、无趣,是文艺的致命伤;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

老舍先生的作品幽默,生活中也有不乏许多趣事。

1934年的一天,山东大学请老舍先生做学术报告,老舍先生在讲到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时说:“一般文艺作品中的坏人形象大都是脑满肥肠,一脸横肉的大胖子。”谁知,一个星期后,来做报告的是一位形象比较粗大的白胖子,西装革履,举止稳重,看起来颇有几分洋绅士派头,这就是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梁实秋。他针对老舍先生先前讲到的坏人形象问题,振振有词地说:“就我所知,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坏人都是些瘦子,脖子细得像猴子一样.......”一时间,两人的关系一度十分尴尬。

老舍先生轶事

梁实秋


但也可谓不打不相识。后来,抗战胜利后,有一次各机关团体以国立编译馆为首发起募款劳军晚会,老舍先生自告奋勇要说一段对口相声,他选中梁实秋做搭档。在对口相声中,有一段是老舍先生拿折扇要狠敲梁实秋的头部,但梁实秋坚决要求,敲的时候只能略微比划而不能真打,老舍先生欣然同意了。

到了演出的那一天,两人走到台前,泥雕木塑一般绷着脸肃立片刻,观众们看到便开始大笑不止。在观众们阵阵笑声中,两人开始表演。期间,到了老舍先生该用折扇敲打梁实秋的时候,也许是说到即兴处,也或许是老舍先生使坏,抡起折扇狠狠向梁实秋打去,梁实秋看老舍来者不善,向后一闪,折扇正好打落了梁实秋的眼镜,说时迟那时快,梁实秋手掌向前平伸,正好托住了掉下的眼镜,梁实秋保持那个姿势不动,台下叫好、喝彩声不绝,有人还以为这是有意安排的绝活,还大声叫道:“再来一次!”当时可把梁实秋气坏了。

老舍先生为人平时也比较热心,他还是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媒人。1957年时,吴祖光被下放到北大荒去劳动改造,新凤霞也受到了牵连。有一天,老舍先生碰见新凤霞,知道她处境困难,便把她叫过来,悄悄地问:“给祖光写信了吗?”新凤霞说:“没有。”老舍说:“不行不行,一定要写,而且要每天写,一天一封。”新凤霞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有好多字不会写。”老舍先生笑道说:“正好让他给你改嘛。”

老舍先生轶事

新凤霞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老舍先生被打成了右派。他很惦念自己的老友臧克家,但是两人又不能见面。一天早晨,臧克家家里的电话铃响,臧克家抓起耳机,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我是老舍。”接着,声音低颤:“我这些天,身体不好,气管的一个小血管破裂了,大口大口吐血。遵从医生的决定,我现在烟也不吸了,酒也不喝了。市委宣传部长告诉我不要去学习了,在家修养修养。前些天,我听一位参加批判大会的同志说,其中有我们不少朋友,嗯,受受教育......”臧克家与老舍先生相交几十年,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听到这种声音。

老舍先生轶事

臧克家


1966年8月23日,老舍先生因不堪忍受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一代大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老舍   燕京大学   北大荒   多字   山东大学   满族   对口相声   大口   折扇   轶事   北京   坏人   声音   形象   幽默   作品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