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麦郎进精神病院了,我很喜欢他的歌

庞麦郎进精神病院了,我很喜欢他的歌

本文来源:往事叉烧


3月12日,歌手庞麦郎的经纪人在微博发出一条视频,宣称庞麦郎行为失常,几次想要杀掉自己,已经因为精神分裂入院治疗。


庞麦郎最出名的作品是《我的滑板鞋》,2014年,这首歌打败《小苹果》等诸多神曲,成为当年流行歌曲第一名。贾樟柯导演发微博力挺,觉得歌词写出了“精准的孤独”。华晨宇也改编过这首歌,改编后的《我的滑板鞋2016》拿下多个热搜。


然而几年后,庞麦郎依旧穷困潦倒,音乐理想并没带给他想要的生活。


命运


1984年,庞麦郎出生在陕西汉中宁强县。他小时候读书成绩不错,尤其作文写得好,老师总是表扬他。庞麦郎的作文经常刊登在校报上,有一次还拿到了98分的高分。


庞麦郎从小人缘就不好,有同学说他是个拐棒子(脾气古怪)。没人和庞麦郎一起玩,他就和姑姑家的奶牛交朋友。庞麦郎一边喂牛一边看奶牛吃草,他说那奶牛“吃得特别快,边吃边屙”。


宁强县夹在大巴山和秦岭之间,非常穷,这里大部分人都务农,没什么娱乐。庞麦郎小时候最期盼的是那种四处走穴的民间艺人来表演,他觉得他们“神秘而且捉摸不透”,比如一个男魔术师,他手里的东西会突然消失,然后又出现在旁边穿西装的女人手里。


这一幕留在了庞麦郎心里,好几年后他写了首歌,叫《陌生的魔术师》:


一个陌生的男孩,来到他们的小镇,

一个晚上,他表演了自己的魔术。

他们如此神秘而且捉摸不透的眼神,

在他手里的面纱瞬间化为乌有。


家里人也不知道庞麦郎每天在想什么,爸妈想让他下地干活,但庞麦郎天生瘦弱,干不动。在西安外事学院读了两年书后,庞麦郎辗转好多地方打工,有的活太累他干不了,有的活又要求技术,庞麦郎不会。


庞麦郎进精神病院了,我很喜欢他的歌

< 庞麦郎 >


最后他在汉中的KTV找到了事情做,当服务员。他上大夜班,负责切果盘和修理坏掉的话筒。


在KTV的时候,庞麦郎听了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觉得:“太潮了,非常国际化。” 那之后,庞麦郎立志要做 “中国最国际化的歌手”。


庞麦郎开始写歌,有的同事会听,但大部分人欣赏不来。


其实庞麦郎的歌很简单,比如有一首叫《打吊针》(后改名《摩的大飚客》),说得是和工友比赛骑摩托,后来工友摔了下去,被送到了医院打吊针。整首歌就讲了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瞧瞧公婆骑着摩的

高速公路上要和我比一比

只差一点点距离

我和公婆齐头并进不分高低


注:宁强话中,公婆为“光头”的谐音。


这首歌毫无章法,歌词也写得怪异,前面“公婆”要把庞麦郎从摩的上踢下去,庞麦郎骂“真垃圾”,但“公婆”真的出事后,庞麦郎却对“公婆”唱:“不要受伤,不要哭泣。你始终和我在一起。”


庞麦郎就一直这么写歌,他的歌词写满了整整一个笔记本,大部分写的都是生活中的事。2008年,除了《摩的大飚客》,他还写了一首歌《我的滑板鞋》。


有些事我都已忘记

但我现在还记得

在一个晚上我的母亲问我

今天怎么不开心


我说在我的想象中有一双滑板鞋

与众不同最时尚跳舞肯定棒


这一年,影响庞麦郎命运的两个人也还在家乡的小镇,过着自己的生活。


日后庞麦郎的经纪人白晓,和庞麦郎一样有个音乐梦想,后来他也尝试写了好多歌,但大部分无人无津。他还喜欢写诗,想出一本诗影集。读完高中后,白晓去无锡打工了三个月,又辗转多地,最终在录音棚找到了事做,从事着和音乐相关的工作。


而日后写下《惊惶庞麦郎》一文的实习记者,这会还在念高中。


她和庞麦郎一样,出生乡镇,那里的生活闭塞落后。镇上经常有暴力流血事件,她的学校每隔几年就会死一个人,在这种环境下,她总是十分警惕。


留守的暴力少年要强奸女同学,她就冲上去和他打了一架。高年级的女生要找自己麻烦,她就干脆先找到她,让她到某个地方等着。


“她去了。那是个很长的楼梯口,我一脚就把她踢了下去。她没来得及反应,摔得很惨。”


这个记者和庞麦郎一样,非常会写作文。


2013年,她刚大二,给韩寒的ONE一个投了篇稿子,叫《镇上的男老师》,在这篇文章里,她刻画了她少年时期见过的男人:


“空气中看不到的花粉和粪水,和春风一起附着在他油腻板结的头发上。”


几年后,这个擅长写作文的女孩再一次用到“板结油腻”这个形容词,不过那一次形容的对象,是庞麦郎。


分歧


2013年,庞麦郎已经写了很多首歌,他十分想要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但贫困的生活不允许。很长一段时间里,庞麦郎为了省钱,只吃一点零食,喝凉水果腹。睡网吧,睡大街,他省吃俭用攒下了6000元钱,坐了18个小时的火车硬座,去了北京。


庞麦郎不知道做音乐要找什么地方,就在网上打“录音、专辑”,一家一家搜索,最后他找到了一家名为“华数”的公司。到公司的那天,他衣服没换,澡也没洗,接见他的华数公司唱片运营总监说:“他穿得很普通,身上味儿挺大,经济状况也不是很好。”


庞麦郎表演了多首歌曲,包括《摩的大飚客》和《我的滑板鞋》。在场大部分人都听得出来,庞麦郎唱歌跑调又难听,但是看了他写的歌词后,总监嘉霖觉得非常励志:“能看出他对音乐的热情。”


音乐制作人阿俊也被庞明涛的执着所打动,他说:“虽然他把歌唱成那样,但还是坚持唱歌,还是很热爱音乐。”


公司的人一商量,都觉得庞麦郎有火的潜质,和他签订了唱片约,着重包装《我的滑板鞋》这首歌曲。公司还给原名庞明涛的庞麦郎,想出了一个十分有记忆点的艺名:约瑟翰·庞麦郎。


华数的员工说,为了推广《我的滑板鞋》,公司动用了6名企宣,不分昼夜刷关键词“摩擦摩擦”和“时尚时尚最时尚”,还动用了许多业内资源对其进行推广,终于将歌曲上传到“虾米音乐”平台,拿到了官方微博推荐和专访的机会。


2014年6月,《我的滑板鞋》在虾米的点击率和下载量都在疯涨,7月初,公司把庞麦郎又叫到北京,与他签订了长达五年的“专属艺人”合同。合同规定,公司和庞麦郎的分成比例为“二八分”。


7月底,庞麦郎彻底火了,网上形势一片大好,各路演出商也纷至沓来,华数一口气为庞麦郎接了30场商演,每场价格在三、四万元。


眼看名声就要变现,庞麦郎却突然消失了。


总监嘉霖去庞麦郎住的快捷酒店找他,一开门人去楼空,服务员说庞麦郎已经退房。电话打过去,庞麦郎说:“想出去转转,散散心。”再后来干脆联系不上了。


华数发现,庞麦郎跑了。


按照华数的说法,他们和庞麦郎的合约是“公司2,庞麦郎8”,且花了重金打造推广庞麦郎。但庞麦郎后来却说:


“他们以要合作和制作为由拿走了我的身份证,然后把我关在了一个房间里面,三个男人看守着我,让我签一份连看都不让看的合同。”


至于为什么消失,庞麦郎解释道:


“我在北京孤身一人,当时很害怕,于是为了安全起见,我就签了,他们便还了我的身份证,因为我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也从未接触过媒体,我便用过去生活里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和事情,拿到身份证的那一刻,我便买了火车票,连夜逃离了北京。”


不管华数说的是实话,还是庞麦郎说的是实话,总归有两件事是真的:一个是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彻底火了,大街小巷都在传唱。


庞麦郎进精神病院了,我很喜欢他的歌

< 我的滑板鞋MV >


另一个是庞麦郎确实逃离了,他跑到了上海,那边有个叫李达的人和庞麦郎搭上了线。李达还给《我的滑板鞋》重新拍了个MV。


李达说:“能帮助一个草根,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李达的身份是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开了一家叫墨润风华的影像工作室,他要求庞麦郎在MV的末尾加上工作室的名称。


庞麦郎觉得李达是自己的朋友。


庞麦郎十分信任李达。李达牵线搭桥,全国多家媒体蜂拥而至,在采访中,庞麦郎介绍自己:约瑟翰·庞麦郎,出生于1990年,家乡台湾基隆。


这个自我介绍又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庞麦郎的口音,实在不像台湾人,有认识他的人在贴吧发言,证实他从小生活在陕西汉中,而且也不是90后,而是出生于1984年。


在联系李达的媒体中,日后写下《惊惶庞麦郎》的记者和庞麦郎一起待了两天,对他进行了专访。为了搞清楚庞麦郎的身世问题,她还联系了庞麦郎以前的同事和家乡的伙伴,认识庞麦郎的人说:“他唱的啥玩意?土得一逼。你们还采访他?!!


特稿


记者在上海普陀区的街道十字路口见到了庞麦郎,庞麦郎说:“去我酒店吧先。”


推开庞麦郎房间的门,记者写道:“一大股食物腐烂、被单潮湿的味道。”


庞麦郎正在说话,记者的注意力在房间的床单上:“女服务员正在把旧床单扯下来,一抖,毛发、皮屑泼泼洒洒散在空气里。他(庞麦郎)起身,冲水,马桶剧烈抖动。”


在说到庞麦郎究竟在哪里出生时,记者打开电脑,调出地图,让庞麦郎指出自己在台湾的出生地。庞麦郎“突然火了,摔了电脑,机身边缘被磕出一个小坑。”记者这么写道。


记者描述庞麦郎:“他能坦然地说出有违事实的话——即使这能被人轻易戳破。”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庞麦郎的经历,记者着重写了庞麦郎的一些细节,比如头发“板结油腻”,床单沾着“已经硬掉的、透明的皮屑、指甲、碎头发和花生皮“,和父母关系不好,为了20块钱半夜去警察局闹,和相亲网站合作想找到女朋友等。


记者还看了庞麦郎的QQ空间,摘录了一条庞麦郎成名之前写下的心情:“从2008年至今本人一直在药物中痛苦挣扎。


《惊惶庞麦郎》发表之后,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有人评论:“文章很客观,白描。”


也有人评论:“虽然有血有肉,但是把一个人的仓皇与不堪这样赤裸裸的拉出来,不是一个媒体该有的道德和素养。”


在公众号文章《惊惶庞麦郎》下,前一条评论获得了197个赞,后一条评论获得了409个赞。


而在知乎发表的文章《惊惶庞麦郎》下,高赞评论写道:“这篇采访写得很好,通过纪实和白描揭穿了一个人。但是其中带有记者的个人揣测和情绪,不应该吧。”


《惊惶庞麦郎》发表之后,几乎是爆发式的刷屏,也让作者一夜成名,2017年作者在线上开写作课,课程主题是“如何动笔写下你所感受到的一切”,代表作排第一的就是《惊惶庞麦郎》。


但这篇特稿的内容却给庞麦郎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庞麦郎否认了其中很多描述,比如“摔记者电脑”。庞麦郎还认为:为什么要写头皮屑呢?洗干净不就没有了吗?


《惊惶庞麦郎》发表好几年后,庞麦郎才亲自写了一篇文章回应,他写道:


她和我都是同样来自小地方的人,我觉得她会帮助我,她在我这里表现的特别的像我的朋友,可是结果谁又能知道呢;她用笔作刀,将我最后的一点尊严刺穿,文字内容让我不寒而栗,也与我的很多真实情况不符。”


这篇文章标题为《成名之后的我》,在文章中,庞麦郎没有直接写出记者的名字,他写的是“精疏”。这篇文章的流量似乎还不到《惊惶庞麦郎》的百分之一,看过的人寥寥无几。


在《惊惶庞麦郎》闹得沸沸扬扬时,庞麦郎觉得压力很大,又躲了起来,这一年他的创作也一度停止。


朋友


2015年9月,在《惊惶庞麦郎》发表之后的半年,庞麦郎几乎都躲着不见人,歌曲也一首都没写。秋天,在陕西人民医院背后的一家商场,庞麦郎遇到了约自己见面的白晓。


白晓在录音棚上班,也做一些商业拍摄,他提出可以帮庞麦郎策划巡演。


当时白晓的同事提醒他,“庞麦郎很土,唱歌严重跑调。”但白晓觉得:“庞麦郎热度尚存,专心负责唱歌,票房收入不至于太差。”


庞麦郎进精神病院了,我很喜欢他的歌

< 白晓和庞麦郎 >


就这样,白晓成为了庞麦郎的经纪人。白晓帮庞麦郎联系了场地,在杭州酒球livehouse,第一场“演唱会”来了200多人,非常热闹,白晓说:“《我的滑板鞋》前奏响起时,台下观众的合唱和欢呼声甚至淹没了庞麦郎的声音。”


前几个月的巡演一直在沿海城市,票房收入很不错,一个月能赚到20多万。庞麦郎最有钱时,卡里有200多万。那会两人心情都不错,经常混在一起。没演出时,两人出去玩,坐在马路牙子上,“一边吃泡面一边看过往的漂亮姑娘”,见到地上有小卡片,白晓就捡起来,对庞麦郎说:“你喝了我买的饮料(红牛),我给你把她叫过来。”庞麦郎说:“真的吗?”白晓说:“肯定真的啊。”


他打电话把女孩叫了过来,庞麦郎给女孩钱又让她打车走了。


2015年庞麦郎只写了一首歌曲,叫《我将停留在哪里》,庞麦郎有一个独唱的版本,白晓还和他合唱了一个版本。


我多想回到故乡重温那时的美好

我多想回到故乡找到儿时的伙伴

你我手牵着手好喜欢

你我手牵着手仰望天空


那是一个夜晚我离开了故乡

那是一个夜晚我在海角天涯


白晓觉得,帮庞麦郎也是在帮自己,因为他们都是底层出来的,很不容易,白晓有时候还问自己:


“我也特别喜欢音乐,有自己的音乐理想,我如果像他这么执着,我是不是也能成了?”


2016年中旬开始,庞麦郎的热度下降,巡演开始赚不到钱,一个场子就二三十个人看。2017年,网上有人放了一段视频,庞麦郎在一个婚庆活动上唱歌,没有一个人认真听。唱完后,庞麦郎大声说“谢谢”,没有人鼓掌,也没有人回应。


2017年开始,白晓作为经纪人,开始让庞麦郎接受一些媒体采访,其中有拍纪录片的,也有公众号自媒体。在纪录片中,白晓经常作为庞麦郎的代言人出现。


媒体去了陕西庞麦郎的老家,庞麦郎原本答应让记者去他家拍摄,但最终在距离家门口100米的地方,他说:“不拍了。”


庞麦郎进精神病院了,我很喜欢他的歌

< 庞麦郎老家 >


白晓说:“他会觉得公众人物应该是,有很好的生活很好的背景。但他下了舞台转身一看,一座大山,一座破旧的房屋。他说的一些不真实的东西,是他的自我保护。”


在纪录片中,庞麦郎说自己的家乡宁强县不叫宁强,叫古拉格。汉中也不叫汉中,叫加什比克。庞麦郎经常强调自己是国际化歌手。


庞麦郎这个行为经常让人们觉得好笑,白晓会替他解释:


“他只是思想上和别人不一样而已,他只是思考的方式和他表达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而已。”


因为经常替庞麦郎发言,媒体的关注焦点有时候会移到白晓身上,但白晓经常不满意媒体写他的措辞。


白晓替庞麦郎做了个网店,卖滑板鞋,在庞麦郎的老家陕西搞了个宣传活动,一家自媒体去做采访,写了篇《庞麦郎和他的国》,里面说:“白晓是庞麦郎故事的主要讲述者,甚至是有着一些最终解释权。他知道人们想要获得什么样的故事,也在意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文章里面还曝光了白晓的一段语音:


我们要赚钱,我们要改变命运,我们不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像蝼蚁一样满大街乱跑。


但白晓看了之后好像并不满意,他亲自用自己的微信号在下面回复:“我本人从文中看到的自己让我心生怜悯和恶心。”


2018年,X博士写了篇《庞麦郎最近在搞咩?》,里面提到“白晓自称‘生活艺术家‘、‘民谣音乐人’和‘环保爱好者‘”,还引用了白晓的一段话:“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挣钱,庞麦郎不在乎挣钱,他就在乎他的音乐梦想。”


白晓也不满意X博士的这篇文章,他录了一段视频发到了网络上,说:“去你*的。”


2018年年底,白晓在自己的微博发了篇长文章《我和庞麦郎的1095天》,文中他写道:“我也是有音乐梦想的年轻人呐。”他说自己也写了首歌曲,要求网友们“听完之后再骂爸爸”,打开歌曲的链接,评论的数字那里显示着:30。


白晓自己的账号,用的是庞麦郎的头像,他在自己的歌曲下面问大家:“你说你,干嘛不评论?”


在文章《我和庞麦郎的1095天》中,白晓还写道自己出了本诗集,叫《诗影》,以后还计划出《诗影II》和《诗影III》。文章结尾,白晓说:“现在的焦虑就是《诗影》的印刷,祈祷众筹能印刷出来吧。”


文章下面评论不多,66条,有个人评论:“其实我觉得他很优秀,这个社会对梦想的容忍度太低了,大家都不愿意看最真实的东西。”


白晓回复:“有点道理!所以说,你要不要支持我几本书《诗影》呢。”


结局


庞麦郎的故事,本来更早时候就有了结局。


《我的滑板鞋》是庞麦郎打工时候写的作品,当时他花200元,买了一双心爱的红色平板鞋,穿了整整三年。


这是我生命中美好的时刻

我要完成我最喜欢的舞蹈

在这美丽的月光下

在这美丽的街道上

我告诉自己这是真的这不是梦


庞麦郎的故事如果停在了这里,就是最好的结局。


可惜现实不是如此。


《我的滑板鞋》走红不到一年时间,庞麦郎的梦就醒了。


《惊惶庞麦郎》后,他被大家嘲笑,一度躲着不敢见人。后来热度慢慢下去了,没有人再在意他,经纪人白晓带着他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但无论庞麦郎再写多少歌曲,也没有人再关注他。


他的网店店铺滑板鞋常年销量为“3”,开了直播没有人看,出了新歌曲无人问津。直到因为行为失常,被确诊精神病。


“庞麦郎进精神病院”这个消息,依然是由白晓公布的,而且公布的方式不是文字,而是一段长达七分钟的视频,在视频里,除了庞麦郎行为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的消息,白晓还说庞麦郎有“几次想杀掉自己”。


有网友在视频下评论,质疑白晓的动机:“我觉得他(白晓)想红,表情一直在憋笑。”


白晓解释说,发布视频是希望大家资助庞麦郎。


但庞麦郎的母亲却说:“白很狡猾。我不相信他说的话。”而庞麦郎的父亲则认为白晓是在伤害他,并不是真正对庞麦郎有帮助。


有没有帮助谁也不知道,因为庞麦郎已经进了精神病院,再也没了发言权。


梦想


在白晓和庞麦郎合唱的歌曲《我将停留在哪里》中,开头有一段念白,白晓问了庞麦郎一个问题:为什么企鹅不怕北极熊?


庞麦郎说,因为企鹅有翅膀,在天上。白晓说是因为企鹅在南极,北极熊在北极,这是常识。庞麦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庞麦郎进北京的第一天,因为没钱,在公园的长椅子上睡了一天。他说自己身上的6000元钱一毛都舍不得花,最后都给了录音棚,制作自己的音乐。


庞麦郎小时候喜欢音乐和表演。上小学时,他第一次登台表演了和搭档一起写的作品,虽然庞麦郎很紧张,但是最终表演很成功。下台时,同学们都为他鼓掌。


庞麦郎说:“我们的表演为大家带来了欢乐。那是我小学时候最难忘和最有意义的一天。”


这是2019年庞麦郎接受采访时说的,按照经纪人白晓和庞麦郎父母的说法,那个时候庞麦郎已经生病了。


记者在庞麦郎家不远处采访他。


他的背后是一座又一座大山,溪水流过山涧,庞麦郎住的老屋有一些漏水。他的房间里有一张大床,床边是女式的梳妆台,庞麦郎说这是自己的工作间。桌上有笔记本电脑,但庞麦郎所有的歌词依然用铅笔写在笔记本上,翻开来,歌词写满了每一页。


发表了的,还没发表的,都在这个笔记本中。


在农村的土屋旁,背对着大山,庞麦郎说: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碍我做音乐。”


作者:叉少

本文来源:往事叉烧


部分参考资料:


[1]、《梦与路:摩擦之后,时间给了他什么答案?》,纪录片

[2]、《流浪歌手庞麦郎》,纪录片

[3]、《惊惶庞麦郎》,人物

[4]、《庞麦郎和他的国》,三声

[5]、《庞麦郎和他的经纪人:没钱巡演靠网贷,坚持国际化路线》,aha视频

[6]、《成名之后的我》,庞麦郎

[7]、《独家调查庞麦郎爆红背后》,腾讯娱乐

[8]、《鲸书,一个写作者的画像》,三明治

[9]、《我的老板庞麦郎》,真实故事计划

[10]、《我和庞麦郎的1095天》,白晓微博

[11]、《庞麦郎最近在搞咩?》,X博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汉中   宁强县   惊惶   公婆   陕西   精神病院   北京   经纪人   记者   媒体   体育   歌曲   文章   视频   音乐   公司   滑板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