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立冬: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立冬 11月7日辰时(7-9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立冬“立,始建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四立”为四季之始。立冬从收获开始主储藏。立冬三候:“水始冰;地始冻;雉始入水为大蜃(蜃为大蛤)。”

立冬: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一候水始冰: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

二候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后,日照继续缩短,温度下降到10℃以下。北方风干物燥、寒气逼人,但有地表储存夏季热量的影响,时有阳光灿烂的“小阳春”;南方虽早晚凉风习习,仍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立冬文化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因此,形成了很多传统习俗。

1、天子迎冬

古代立冬,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汉魏时期,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饿寇的掠夺与侵袭。

2、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许多地方还延续保留着贺冬的传统风俗。

3、冬学

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冬学非正规教育,有各种性质:如扫盲的“识字班” 、专业知识训练“训练班”、推广普及科学技术的“科技班”。冬学的校址,多设在庙宇或公房里。教员主要聘请本村或外村里人承担,适当的给予报酬。

4、拜师

冬季里,好多村庄都举行拜师活动,是学生拜望老师的季节。入冬后城镇乡村学校的学董(学校管理人员),领上家长和学生,端上方盘(盘中放四碟菜、一壶酒、一只酒杯),提着果品和点心到学校去慰问老师,叫做“拜师”。

立冬: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5、吃饺子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是源于饺子的谐音“交子之时”。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千百年来,这一习俗流传越来越广,现在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6、祭祖祭天

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立冬养生

“立冬为冬日始,养生以御寒养藏为主。”《黄帝内经》云:“冬三月,此谓闭藏。”立冬后以进补度严冬为原则,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形象比喻,多吃一些温热补益食物,以补肾藏精,增加身体御寒热量。立冬日吃饺子,取“交子之时”的谐音,实际上是进补之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提倡早睡晚起,情志恬淡,使阳气内藏,阴精蓄积。

1、生活起居遵循节律规律原则

睡觉与起床都要科学把握时间。人只有顺应一年四季的变化,与变化的时空和谐相处,才有利于生命健康。强调在生机潜伏、万物闭藏的冬季里,要养精蓄锐,使阳气内藏。具体的方法是“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阳气外泄。

2、恬淡安静 畅快心情

立冬到立春称为“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养生要顺应自然的变化,以“养藏”为主。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

立冬: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3、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入冬后的饮食可以适当厚重,食材以滋阴为主。中医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因为秋冬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顺应这个趋势养阴,效果要比其他时候要好。

2016 年 11 月 3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我国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民出版社》邀请著名书法家赵学敏,编著了《中华二十四节气诗书》,详细介绍了中华二十四节气文化知识!

立冬: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作品欣赏:

著名书法家赵学敏《立冬》诗:

立 冬

欣迎瑞雪踏琼瑶,放眼河山分外娇。

乍暖阳春飘赤叶,经寒高木尽精条。

庆丰歌舞开怀笑,望远蓝图着意描。

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诗文赏析:

赵学敏先生《立冬》一诗,着眼于立冬节气大自然的宏观表现,通过对初冬壮观的雪景,落叶的树木,广大群众庆丰收欢乐场面的描写,用简短鲜活的语言勾画出了祖国大好河山波澜壮阔的气象,虽是描写几个物候的景象,但使人领悟到了气势磅礴的祖国山川;虽是初冬寒来万木落叶,但丝毫没有凄凉寒冷,却是庆祝丰收、再绘蓝图的热烈劲头,整首诗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家国情怀,渗透着对祖山河深深的爱恋。

首句“欣迎瑞雪踏琼瑶,放眼河山分外娇”,通过观赏踏步雪景,一下子把人引入了初冬节气的氛围,身临其境,倍感心旷神怡。三、四两句 “乍暖阳春飘赤叶,经寒高木尽精条”和 “庆丰歌舞开怀笑,望远蓝图着意描”,是两个对仗句,工整珠联,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照。“赤叶”、“精条”把立冬万木落叶描写得贴切真实,“庆丰”、“望远”把广大群众既庆贺总结丰收成果,又着意规划来年生产计划。《立冬》这首诗是写立冬节气特点,而内涵却是写人民群众,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歌颂。尾句“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进一步描写祖国山河的多彩多姿,预示冬天到了,绚丽勃发的春天不会遥远!

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副主席,楷书委员会主任顾亚龙,书写了《立冬》诗作品。

立冬:地北天南呈异彩,严冬窅处绽桃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地北天南   立冬   阳春   月令   阳气   野鸡   节气   初冬   书法家   立春   恬淡   异彩   祭祀   蓝图   天子   秋冬   体育   严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