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四大刺客中,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要离刺杀了吴王僚儿子庆忌,聂政刺杀了韩国国相侠累,唯独荆轲没有成功杀死秦王嬴政。

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功败垂成的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虽然刺杀失败身死秦国,却是四大刺客中名气最大的一位。

他与高渐离的易水悲歌,在秦王座前的图穷匕见,都已成为了历史典故,为人所熟知,我们赞颂他的忠勇,却也叹息他的结局。

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易水诀别

时光冉冉,历史车轮碾压而过。我们后人回望过去,可能会不禁联想,假如重来,荆轲还能在什么地方改进,荆轲当初是败在了哪里?

为了完成这次任务,燕丹和荆轲可谓做足准备。

燕丹为荆轲准备一幅燕国都亢的地图(古代交通不便信息极度不发达,地形图一般都是国家机密。献地图就差不多等于献地了)。

而荆轲秘密会见了流亡燕国的秦将樊于期(樊于期本是秦将,因为战败而流亡燕国,秦国那边已经把他灭族了。而且为了得到樊于期的首级,秦国悬赏金千斤,封邑万户),告诉樊于期这次任务。他说: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我想要得到将军的首级去献给秦王。秦王肯定大喜过望召见我,这时候我左手抓住嬴政的袖子,右手一刀子把他捅穿,这样将军你的大仇就得报了,我们燕国也不用害怕秦国的进攻。将军您意下如何呢。

樊于期已经是孤身在外,想到自己家族全部被杀,恨嬴政那是恨得想把嬴政断骨抽筋,想到国仇家恨,同意了荆轲的请求。

他脱下半边衣服,一只手抓着另一只手手腕(偏袒搤腕),说:我早就想报仇了,可惜一直没有报答,现在才听到您的计划啊!(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得闻教!)

说完热血沸腾,拔剑自刎。

燕太子丹还派人去赵国请当时最强锻造师徐夫人(徐夫人姓徐名夫人,只是名字起的中性了点。可是天天打铁造武器,想必也是铁骨铮铮的彪形大汉)锻造了一把匕首,花了百金,然后用毒药淬炼,使这把匕首削铁如泥见血必杀。

进入秦宫的见面礼具备了(地图和人头),杀秦王的武器有了,行刺的勇士(荆轲之勇路人皆知)也有了,可谓万事俱备,才有了易水行舟,众人恭送壮士。

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荆轲

按理说计划到此也只能尽人事知天命了,刺杀失败是天命也非战之过。只是翻开历史,我们发现,还有一些小细节似乎隐隐约约暗示着此次计划的某些疏漏。

而细节,往往是可以决定成败的。

燕丹的急躁

《史记》在这里记载: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

到了还要出发的日子,荆轲一直没有动身。因为他在等一个人,那个人住在很远的地方,荆轲连行李都给那人准备好了,等了几天,一直没有出发。

燕丹急了,这万事俱备,行刺秦王关乎我燕国国运,成了就不怕秦国,不成要被灭国的,到了这个时候荆轲大侠您还在等什么呀,该不会后悔了吧?您后悔的话我让秦舞阳去。

(燕丹: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

这话说的实属见外,荆轲是什么人?他会后悔吗,他后悔也不会一开始就接你这个一去就不复返的活儿,他害怕就不会为你出谋划策去取樊于期将军的人头!

只是人在危难关头有时候总会多少失去判断力,燕丹这个时候还是心急了些,他害怕夜长梦多。觉得赶紧收拾掉秦王,越快越好!

荆轲被这话说得也怒了,怒怼燕丹:

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你特么这么催我干嘛!只顾去秦国却不顾能不能完成任务那是没有出息的小子!况且是手持一把匕首迁往难测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还留在这里,是因为在等一位朋友和我一起同生共死。现在太子觉得我迟疑拖延时间,那我就和你告辞诀别吧!

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荆轲究竟在等谁?

说完,启程出发。

从事后看刺秦时秦舞阳的表现,荆轲是对的,这就是个竖子,哪有什么胆识。不过是少年杀人犯脾气暴躁被吹上天了,后来他还坑了荆轲一把(这个我们下文说)。荆轲等的这个远方友人如果早几天到,大概结局会很不一样。

荆轲是去刺秦的,此行无论成功与失败都必死无疑,这件事恐怕谁都知道。荆轲敢于邀请这位友人(肯定邀请了,不然还等他干嘛),那说明这个人一定在刺秦这件事上有用得着的地方,这个人肯定有特殊能耐!

只可惜燕丹太着急了,没有让荆轲和这个友人汇合,这是第一个细节上的失误(其实这个细节挺大的)

关于这个友人,有人猜测是燕之狗屠,有人觉得是剑圣盖聂。

可是翻阅《史记》,燕之狗屠分明就和荆轲同城(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天天在一起喝酒,能不同城吗。而且这样天天见面的两人,也不至于让荆轲等这么久。

至于剑圣盖聂,就更加没有这个可能。《史记》中荆轲与盖聂并不是什么挚友,两人唯一的交集在这里: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

荆轲曾经游走榆次,和盖聂论剑,两人不对付,盖聂瞪了他一眼,荆轲转身就走。

就这样,在没有别的交集了。你说盖聂难道会为了这个一面之交还不欢而散的剑友拼了这条命?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荆轲就在等谁,可能是历史谜团了,除了几个当事人,没有人知道荆轲在等谁。

秦舞阳的胆怯

荆轲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号称燕国勇士的秦舞阳,竟然最后怂了。

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突然怂了的秦舞阳

秦舞阳号称13岁杀人,市人都不敢正眼看他,全燕国都知道他是一个勇士,于是燕丹就派了秦舞阳去协助荆轲。

两人离开燕国来到秦国,经过一番操作,嬴政相信荆轲是真心诚意来献地图献人头的,安排了隆重的礼仪招待荆轲。

荆轲和秦舞阳进入秦王宫,荆轲在前秦舞阳在后。

荆轲捧着装着樊于期将军首级的匣子,秦舞阳捧着地图。

结果秦舞阳怂了(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

你杀过人,睥睨众人,可是你见到的是千古一帝,五千年来最霸道的雄主,在他面前,你还是怕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霸气侧漏的秦王嬴政

群臣感到很奇怪(群臣怪之),你一个使者怕个球呢,难道有阴谋?

群臣这么想,嬴政看不出吗?戒心可能在那时候就已经预先提高了。

荆轲无奈,上前谢罪:北蕃蛮夷之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我们北方蛮夷之邦,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所以这二货被吓得这样。希望大王大人有大量,宽恕他一下,让他完成使命。

秦舞阳是指望不上了,荆轲自己拿着地图就上,后面的剧情我们也熟悉。

四大刺客为何只有荆轲刺杀失败?荆轲:太子丹太急,秦舞阳太怂

荆轲只能单独上前,最后图穷匕见

只是这里有一个假设,秦舞阳如果不怂呢?

如果秦舞阳不怂,荆轲拿着樊于期首级匣子,秦舞阳拿着督亢地图一起进献给嬴政:

荆轲这边:秦王您看,秦国罪将樊于期人头在此!

秦舞阳这边:秦王您看,燕国最险要富庶的督亢在这里!

然后图穷匕见,秦舞阳纵身一跃拦住嬴政,荆轲一匕首红刀子进白刀子出。

秦王薨……中国历史就此改写。

其实失败这个结果也和燕丹的心急有关,燕丹不赶荆轲赶紧出发,荆轲等到了这位友人,也许结局就不一样。和友人和秦舞阳三人行,即使秦舞阳怂了,这位让荆轲久等的友人肯定不会怂,两人也可以一前一后送上地图和首级和死神。这无疑增大了容错率,不必让荆轲把唯一的助攻期待压在秦舞阳身上。

一个燕丹太心急,一个秦舞阳太怂一起,把荆轲坑了一把。虽然荆轲刺秦在历史角度看大概是消极的,但那是后人的角度。站在当年燕国立场,剩余关东诸侯的立场,谁不希望荆轲刺秦成功?

如今,我们也只能看着这些古籍。想象着那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那一场紧急的追逐,那图穷匕见的决绝与秦王绕柱的机智。

也许在地下,看到后来的大一统,看到车同轨书同文,荆轲可能会笑了,刺杀嬴政不成功,似乎也挺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舞阳   吴王   秦国   秦王   易水   太子   史记   图穷匕见   首级   群臣   匕首   刺客   人头   友人   将军   地图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